退出阅读

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669章 血色夕阳

第669章 血色夕阳

这句迟来的致歉,沈忆宸同样忍了五年。
“敌暗我明贸然出城,颜面事小,丢城事大,还请郭将军三思。”
站在他身旁的是同窗好友李达,这次北伐沈忆宸仅征调了三千营的骑兵部队,神机营依旧留守在京师。原因在于这个时代的火器更偏向于阵地战,而沈忆宸的目标却是打一场彻底的歼灭战,饮马瀚海让北方游牧民族,再次沦为像匈奴、突厥那样的历史名词!
“对不起……”
身为长期戍边的大明边军,他们早就磨砺成为了标准的战争机器,就等着主将的一声号令,便将展开属于大明的杀戮!
那里整整一千的养马场守军,面对这样的局面依旧选择寸步不退,他们的身后就是大明最为优良的马种,马在人在,马失人亡!
“郭将军你若是出城迎战,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如何向老侯爷交待?”
结果谁能想到,鞑虏主力却绕过了接壤的几座卫城,直接突袭到了泰宁卫城的集市跟养马场,一时间烽火四起传来各种哭天喊地的哀嚎声。
如果北伐战争能顺利结束,那么就不用担心某一天醒来,开门迎接的会是自己父亲、丈夫、儿子的遗物跟唁信,老百姓们都能过上安安稳稳的太平日子。
同样是站在城墙上的泰宁卫守将郭参,就没有京师沈忆宸的那种意气风发,他正悲愤交加的望着城池外面,鞑虏肆意的烧杀抢掠。
吴瑾归顺番将的身份,其实并不是挑选他接管腾骧四卫的决定因素,根本原因在于他满门忠烈,对于皇族的赤胆忠心,能让明良帝以及后宫中的太皇太后孙氏安心。
可能是戍卫的大明士卒举动,惹怒了攻伐过来的蒙古人,他们仿佛进入了狩猎模式,用着更为残忍的手段对待那些四散奔逃的百姓,大地被染红了一片!
这些战马是大明数年来培育的成果,更是未来大明骑兵纵横漠北万里的资本。人可以死,地不能丢,哪怕战至最后一人,鞑虏也得从尸体上踏过去!
www.hetushu.com.com不过面对郭参的愤慨,副将很明显要冷静的多,他本身就是定襄侯郭登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放在孙子的身边培养他逐步成才,对于战场形势见多识广。
沈忆宸回应了李达一句,他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却是当初跟麓川孟凡的对话。只有付出一代人的鲜血跟性命,才能彻底的结束战火跟杀戮,从此再无华夷之分。
乾清宫的君臣对弈,明良帝表达了他对沈忆宸的师生之情,同时会放权给内阁形成真正的“相权”,来推动朝廷中枢的政治改革。
“本将身为主将自有守土之责,赵副将不用多言!”
“要么本将救下养马场的袍泽,要么就践行一名守将的职责,与将士跟百姓共赴黄泉!”
“呵,你小子在说些什么,咱们兄弟还有谁对不起谁的说法?”
古代十几万大军不可能同时行军,李达将会先沈忆宸一步抵达边关筑造防线,随后才是中军主力跟统帅的到来。中间的时间差,就是留给沈忆宸用来跟亲人的告别,再一次得胜回朝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只不过为了沈忆宸的安危,他没有跟白胖子张祺等一众兄弟返回辽东,硬生生留守在神机营五年,置身于京师这个复杂且浑浊的官场。
热血澎湃的战争动员宣读完毕,沈忆宸便登上了德胜门的城墙,望着犹如一条黑色巨龙的行军队伍,源源不断的从门洞中涌出,朝着北方的草原方向前进。
虽然五军营跟腾骧四卫的兵权沈忆宸没有介入,但他手中依然还掌控着三千营跟神机营,以及情报特务机构锦衣卫。地方更是有着山东卫、福建卫跟大明水师,这几支强力兵马的为首是瞻。
说罢,李达再度把目光望向远方,喃喃补充道:“这一仗打完,辽东的弟兄们也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再也不用过着枕戈待旦的日子了。”
随着石亨跟曹吉祥的失败,京师原本势均力敌的军事平衡被彻底打破,https://m.hetushu.com.com沦为沈忆宸一家独大。很多事情过犹不及,当满城兵马皆掌控在一个臣子手中,无论这个人再怎么表示自己淡泊名利,恐怕都没有人会相信。
“希望如此吧。”
泰宁卫的守将郭参,并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是定襄侯郭登的唯一孙子。
可无论守卫养马场的大明将士多么英勇,仅用来围住马匹的简易木制栅栏,如同纸糊一般根本就无法抵御蒙古铁骑的攻势。他们很轻松的就用钩索,拉开了挡在面前的障碍物,然后发挥出自己最为擅长的骑射,漫天的箭雨朝着明君士卒射了过去。
“好,边关见!”
李达声音有些颤抖,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情绪,当年还在应天府的成国公家塾时候,一群儿时同窗互相诉说着自己未来梦想,李达就坚定不移的表示自己无心科举,只想投笔从戎前往北方的草原金戈铁马。
“赵副将,防止鞑虏夺城很简单,当本将出城之后立马就关闭城门。除非是打退鞑虏,否则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开门营救。”
这一幕幕让守将郭参双眼通红,他已经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更无法坐视同袍跟百姓被鞑虏屠戮。哪怕出城马革裹尸,至少不是一个懦夫,做到了与袍泽生死与共。
“向北,五年了,我终于可以回到战场,与辽东的兄弟们生死与共。”
定襄侯郭登好不容易老来过继才有了传承,要是郭参出城迎战出现意外,泰宁卫的守军是无颜面对老侯爷。更何况就目前局势,就算出城迎战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何必做毫无意义的牺牲?
要知道定襄侯郭登无子,于是过继了兄长的儿子郭嵩为嗣子,然后一脉单传有了郭参。这么多年下来定襄侯郭登始终驻守北疆,可以说九边兵马或多或少跟他有过交际,军中威望极高。
“郭将军,鞑虏能突然出现在这里,就代表着他们制定了缜密的计划,并且还有内应传递情报绕过了前方战线,对于泰宁www.hetushu.com.com卫的情况一清二楚。”
短暂的情绪流露过后,李达依旧是展现出这副毫不在意的姿态,留守京师是自己的选择,沈忆宸不需要为之愧疚。
“是啊,战争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每个人都在期盼着曙光到来。”
为了自己家国天下的情怀,就压制住了李达金戈铁马的梦想,对于大明是有利,可对于个人却是不公平的。
“别在这里矫情了,等灭了鞑虏四海清平,我还不是要解甲归田回到京师府邸。无非就是早跟晚的区别,提前体验五年罢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看着城墙下的熊熊大火,以及那些哀嚎了大明百姓,副将赵信握紧的拳头请命道:“那就由末将出征迎战,郭将军坐镇城池。”
听到李达这句话,沈忆宸转过身来,充满愧疚的向他道歉了一声。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定襄侯郭登武将世家的传承,加上一辈子戍边的经历,注定了他培养不出纨绔子弟。哪怕身为勋戚三代,郭参依旧充斥着大明军人的勇武跟热血,护得一方平安就是守将的职责。
“鞑虏单单从目前看来,突袭人数就接近万人左右,还不知道他们是否藏有伏兵就等着城门大开。我军整个泰宁卫只有五千人,养马场就占据了一千守军,目前城内不足四千人。”
可是就如同猜测到了城墙上守将的犹豫跟挣扎,城墙下方的鞑虏骑兵,开始泼洒桐油放起了熊熊大火,并且火势朝着马厩的方向蔓延。
更令他肝胆欲裂的是,养马场还有着一对大明士卒没有回城,他们坚守着自己的职位跟使命,倚仗着简陋无比木制栅栏,誓死不退捍卫着身后的马场。
站在旁边的副将听到郭参的命令,当即就死死抱住他的手臂劝阻。
但是很明显鞑虏也没想着去攻城,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直铺城外建造的集市,以及大明官方建造的养马场!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养马场,是大明战马的养殖地,很多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域运回来的优良马和*图*书种,就被关押在守军身后的马厩里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沈忆宸会选择让郭登戍守收复的漠南蒙古,除开他本身的军事才能外,还看重他有着在军中一锤定音的威信。有这位老侯爷驻守漠南,定能如擎天一柱般保整个北疆无忧!
那么沈忆宸就必须投桃报李,向皇帝跟天下人立下一张投名状,来表明自己制衡皇权不是为了争权夺势,李达顺势放弃京师神机营的兵权,就是政治妥协的一环!
泰宁卫城距离大明九边防线较近,最初这里就是边关贸易的集散点,相对来说热闹繁华。随着整个漠南蒙古的收复,沈忆宸还把第一座育马场设立在这里,更是促进了牧民跟边民的集中,形成了一个不小规模的集市。
“泰宁卫将士听令,准备与本将出城迎敌!”
早在远方扬起滚滚尘土的时候,泰宁卫城的哨兵就已经发出预警关闭了城门,以蒙古骑兵的攻城水平,短时间内想要攻陷一座边关卫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达笑了笑,然后拍着沈忆宸肩膀说道:“好了,我就不跟你在这里多愁善感,该下城墙随师启程了。向北你就回府去跟青桐好好告别一番,我们边关见!”
“本将首先是一名大明军人,其次才是定襄侯的子孙,身为泰宁卫的守将,岂能眼睁睁的看着治下百姓被鞑虏屠戮,如果这般怯弱畏敌,才会令老侯爷蒙羞!”
郭参是个热血的年轻守将,并不意味着他只有一根筋,副将所言并非毫无道理,一旦泰宁卫城沦陷以骑兵为主的郭登部,想要短时间内攻城拿下也不太容易。
不过身为神机营统帅的李达,将随沈忆宸一同出征,并且卸任神机营都督一职。这里面除了李达本人的要求,期望能与辽东军的兄弟浴血沙场外,还有就是沈忆宸对皇帝跟朝廷百官的政治妥协。
按照常理来说,泰宁卫城上方有着朵颜卫城跟福余卫城两座大明边城,下方就是老牌堡垒居庸关,西方向有着整个漠南蒙古中心卫城云中城,相和*图*书对来说处于一个安全的位置。
这些年心中的压抑跟苦闷,李达从未跟沈忆宸提及过一个字,现如今即将要踏上征途,他还是没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皇帝晚上睡不着,京师文武百官有许多人同样睡不着。
明明站在原地就会成为靶子,但这些大明将士还是举着单手盾,死死把马厩给围成一圈,尽可能多避免箭矢穿透过去射杀马种。
“郭将军不可!”
军人为战争而生,却并不意味着他们时刻渴望着战争,虽然沈忆宸废除了明朝的军户制度,但是接近百年的执行下来,很多大明将士的家庭,早就过够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其实当年李达选择留守京师,那副故作洒脱的黯然神情,他始终没有忘记过。可沈忆宸却没得选择,他只能依靠这群应天府的儿时同窗,从而制衡曹吉祥在军中的权势扩张,并且顺势把自己的手深入京师三大营。
说罢,郭参就径直冲下城墙楼梯,此刻城门后方整齐排列着两千泰宁卫的守军。他们面无表情的坐在战马上,身上的甲胄跟马刀的刀锋,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光芒。
浩浩荡荡的大军朝着北方进发,此时科尔沁草原上却迎来了血色夕阳。原本居庸关外兀良哈三卫中的泰宁卫领土,被沈忆宸攻占下来之后,筑造起了一座泰宁卫城,永镇漠南蒙古防止鞑虏的反扑。
所以沈忆宸在处理曹吉祥谋逆的时候,没有选择如同上次对付忠国公石亨那样,派遣自己人朱仪跟李达直接接管兵马,而是选择了恭顺侯吴瑾。
到时候本来防卫蒙古人的卫城,将成为一颗钉子切断漠南跟大明之间的联系。万一他们阻断了从居庸关前来的援军,全力围攻整个漠南蒙古的郭登部,将会对大明造成极大的战略劣势。
京师规模最大的一支兵马五军营,沈忆宸除了抽调番将悍卒参与北伐外,一直没有安排勋戚或者五军都督来统辖。他准备把这个权力移交到商辂手中,或者由阁部大九卿廷议推选,来确保安抚京师的各方势力。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