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668章 君臣对弈

第668章 君臣对弈

就算商辂是沈忆宸的党羽,放在朝堂中枢的代言人,可问题是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还能安安分分的当一个傀儡吗?
帝王,几千年时光下来,注定至高无上!
“今日校场的很多将士,曾与本阁部一同北出塞外,见识过战场的累累白骨,见证过边疆百姓的民不聊生。当年本阁部与尔等,用手中的刀剑,用无数袍泽的鲜血与性命,杀的鞑虏仓惶北窜,光复了漠南蒙古成为我大明的养马地。”
面对这句堪称“杀人诛心”的话语,换作是一般的大臣,要么就是惊慌失措的下跪磕头认错,要么就是破罐子破摔,干脆彰显出自己身为权臣的掌控力。
“陛下,臣主动离开京师率部出征,并且推荐商中堂接任内阁首辅一职,您觉得这是为了扩大权势吗?”
“陛下,臣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山东卫跟福建卫的将士们已经在校场集结等候,还请陛下批准臣亲率诸部挥师北伐!”
“杀敌,灭虏!”
“杀敌,灭虏!”
沈忆宸借助契机说出了自己想要限制皇权的真心话,与此同时明良帝朱见清,终于说出了在曹吉祥背叛影响之下,对于沈忆宸权势的猜疑跟忌惮。
“陛下,臣要扩大的不是自己权势,而是整个内阁的权势。”
沈忆宸的这句回答,让明良帝朱见清若有所思,他仿佛已经有些意识到自己的老师想要做什么,就如同曾经说过的那样,永远不要把家国兴衰寄托在个人的英明神武上面。
“这个机构就是内阁!”
一道比一道响亮的战号,如同浪潮一般朝着沈忆宸袭来,其实压根不需要他过多煽动,大明跟鞑虏百年世敌积攒下来的血海深仇,只有伴随着一个民族的灭亡才能消除。
许多人的亲人家眷,手足兄弟,袍泽战友,倒在了鞑虏的屠刀之下。这份血海深仇都还没有报,怎么可能当一个懦夫,再度任由蒙古铁骑在大明的疆土上横行和*图*书
“参见沈元辅!”
“那朕岂不是架空成为了傀儡天子。”
“另外为了以身作则,制度改革当从内阁首辅始。从即日起内阁首辅五年一任,最多连任两届十年,期满除非遇到战时情况,否则即刻致仕不得以任何理由留任。”
说罢,沈忆宸躬身向明良帝回了一礼,然后缓缓往后退去。
说到这里,沈忆宸明白依旧无法解除,小皇帝对于“权臣”诞生的隐忧,于是乎他把自己跟商辂讨论过的官员退休制度搬了出来。
对于这山呼海啸一般的行礼声,沈忆宸拱手深鞠一躬当做回礼。然后便走到了用铜箔卷起来的简易喇叭面前,同时数百名传令兵也严阵以待,确保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清晰的传递到每一名士卒的耳中。
沈忆宸听懂了这句话背后的蕴意,他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跨出门槛整个人沐浴在艳阳中。
自己与沈先生有着师生之谊,都无法避免权势利益冲突带来的猜忌,商辂又能淡泊名利到哪里去?
这句回答,不仅仅是对沈忆宸的感谢,还有就是对沈忆宸的承诺。
“好,朕允了,在这里祝先生早日得胜回朝。”
“谨遵沈元辅教诲!”
就好比明良帝朱见清哪怕当场同意成立议会,恐怕那些代表着士农工商的议员,绝非是真正万民推选出来,更大可能是朝中各方势力的代言人。
明良帝朱见清心境复杂无比的站起身来,朝着沈忆宸以学生礼拱手鞠了一躬。
首辅任期制,就是沈忆宸安抚明良帝的杀手锏,同时也是制衡皇权的政治妥协。
可沈忆宸却制定了这么一套规则,让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告老还乡,难道说先生的本意真的不是为了当一个权臣,自己错怪了?
“天子垂拱而治,明确首辅的决策权,票拟批红全面收归于内阁!”
除此之外,校场还有着朱仪跟武锐统帅的两万三千营骑兵,山东卫跟福m.hetushu•com.com建卫毕竟是地方兵马,特别福建卫还是以水师为主,极其缺乏骑兵部队。
震惊许久,明良帝朱见清脑海中想起沈忆宸经常教导的一句话,叫做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很明显内阁首辅失去了什么,就得从另外一方面得到什么。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明良帝朱见清迟疑了片刻,然后仿佛鼓足了勇气继续道:“究其根本是为了扩大自己权势吗?”
“这有何区别?”
“想必诸位将士已经得知,今日集结校场的原因了,可本阁部还是想要复述一遍,让尔等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听完沈忆宸这段话,明良帝朱见清瞪大眼睛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他的观念里面认为没有人会舍弃唾手可得的权力,就如同曹伴伴临死前说的那句话。
“并且致仕制度将以律法形式明文确定,编入到《大明律》中,违律者将追究其连带责任!”
“臣恰好跟商中堂有过讨论,决定恢复历朝历代七十致仕的传统,结束大明文武百官终身制任命,来促进朝堂新鲜血液的涌入。”
“自古有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勒石燕然,从今往后我大明的日月星辰旗,也将插在蒙古汗帐的金顶之上,荡平四海不臣之人!”
“如今鞑虏不甘失败,贼首也先统一蒙古诸部,联合女真三部、关宁七卫、东察合台汗国再度卷土重来。号称控弦之士百万,要让大明的良田成为他们的牧场,让我汉家的儿郎沦为做牛做马的奴隶。”
广袤的草原作战,光靠着辽东军跟漠南蒙古的骑兵,不足以完成大规模的机动作战部署。三千营这支骑兵部队,是成国公戍边的老底子,加上由朱仪跟武锐两人的统帅,战斗力方面不用怀疑。
不管自己是否会与明良帝的产生权力冲突,两人终究有着师生名分相处了这么多年,身为一名老师自然期望对方能继承自己的衣钵观念,至少得hetushu•com.com成为一位聪慧的明君。
另外一边的京郊大营,山东卫跟福建卫的八万兵马,已经整整齐齐的站在了校场,一眼望去简直无边无际,无声的彰显着属于大明的武德昌盛!
“那先生所谓的制衡朕……”
“寇可往,吾亦可往!”
可是沈忆宸脸上却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至少皇帝能把心中的猜忌明说出来,代表着他没有把自己摆在敌人的位置上面,双方还能如同师生那样袒露心扉。
当走到乾清宫大门前的时候,沈忆宸却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回头以老师的身份,朝着朱见清笑着说道:“陛下,你长大了。”
“谢陛下,臣定将驱逐鞑虏,开辟我大明万里河山!”
明良帝不解反问了一句。
沈忆宸的这句反问,让明良帝朱见清当场无法回答。
沈忆宸回答的非常坦然,没有丝毫的遮掩隐瞒。
“朕永远不会忘记先生的教导。”
“不,您如果实在不满意,可以召集阁部大九卿廷议罢免首辅。”
除了这两支嫡系兵马,校场上还站着一个小阵型,那便是涉及过曹吉祥叛乱的三万番将悍卒。他们是属于要拿战功去将功赎罪,士气明显要弱于地方卫所军跟三千营的骑兵,很多人脸上神情有带着彷徨跟担忧。
“身为老师这么多年的教导,臣知道陛下天资聪慧,来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但还是那句老话,人不可能保持永远不犯错误,必须得有一个纠错的机构存在,来制衡皇帝过于任性的权力。”
“大明立国八十余载,鞑虏就始终是心腹大患,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一战,二十万将士埋骨他乡,百万边民遭受掠夺屠戮,成为铁骑刀下的一缕亡魂!”
思前想后,沈忆宸还是决定把他们抽调出来,一同挥师北伐。
“目前无法保证,只能一步步的广开民智,等到时机成熟再成立议会。”
“区别就在于您可以罢黜内阁首辅这个人,却不能随意hetushu.com.com否决他颁布的政令,法治带来的程序正义,才是国家行政的最高准则!”
沈忆宸点头称赞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本阁部承皇帝御命,决定亲率诸部挥师北伐,草原从来不是鞑虏的牧场,万里北疆也不是他们的故土。”
如果把他们的任期加以限制,就没办法培养出掌控朝野的势力,同时一旦用律法形式固定下来,文武百官皆知道内阁首辅是要下台离任的,那么就会间接削弱掌权者本身的权威,失去了诞生权臣的土壤。
沈忆宸的这句反问,让在场的十几万将士们义愤填膺,曾经那些在北疆战场上,与蒙古铁骑浴血奋战的一幕幕涌上心头。
确实从逻辑上面来说,沈忆宸留在京师主持朝政,才能更好的对内遥控皇帝,对外号召百官。他远去边关,就等同于主动放弃了内阁首辅的权势,脱离了对于朝野内外一切局势的掌控。
没有谁在权势面前还是个忠臣!
更别说口口相传的爱兵如子,以及给予了大明将士身为军人的尊严跟待遇。好比今日校场上的捶胸礼,都是沈忆宸制定的军礼,彻底竖立起了介胄之士不拜的规则。
古往今来权臣不是一日而就的,他们往往身居高位数十年,历经多位皇帝更替,从而把触手伸到了朝野各处,才能做到独揽大权。
“本阁部就问尔等一句,身为保家卫国的军人,是愿意做一个畏敌如虎的懦夫,眼睁睁的看着妻儿子女被鞑虏屠戮,还是愿意奋勇杀敌,用蛮夷的脑袋来让他们明白自己找错了对手?”
“很好,这才是我大明虎贲应有的悍勇!”
能明白政治的妥协跟退让,就是一位合格君王的基础,朱见清没有让自己失望。
明良帝朱见清举一反三,直接就问出了关键点,确实议会制度不可能凭空产生,它需要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跟文明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权力的互相制衡,不会由某一个强权人物全面hetushu•com•com掌控。
十几万人就这么站在校场等待着,直到大营门口出现了一队人马,为首的绯袍大员跃下战马,就直接奔赴早已搭建好的高台,注视着下方黑压压的大明将士。
“杀敌,灭虏!”
又是如同雷鸣一般的回应声传来,很多时候身为一名军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每个人脸上神情都流露出一股崇拜、向往、狂热,哪怕三万戴罪立功的“叛军”都是如此。战士自古推崇强者,沈忆宸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了,哪怕身为状元及第,依旧可以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去,儒家理学思想教导下的朱见清,必然会陷入传统“顺昌逆亡”的帝王思维,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威权。
“先生曾经说过议会,可又如何确保他们一定能代表万民,而不是由某一人在背后全权掌控呢?”
直到听到这句话,沈忆宸脸上才出现了一抹欣慰笑容。
如同雷鸣一般的行礼声音,瞬间响彻在整个校场,然后这十几万将士伸出右手,拳头猛砸在自己左胸的甲胄上面,“哗啦啦”的金属撞击声音不绝于耳。
毕竟历朝历代,往往这种待罪的士卒,会在战场上充当死士的角色。就算能够将功赎罪,又有多少人会在这场规模浩大的北伐战争中活下来?
因为他心里面很清楚,可能这辈子与皇帝如此开诚布公的谈话仅有一次,必须在明良帝朱见清的心中打下权力制衡的烙印,防止皇权无序扩张。
这个人不仅仅可以指皇帝,还可以是掌控大权的内阁首辅。
甚至可以说句夸张点的话语,只要沈忆宸愿意,他完全可以让“沈党”成员占据绝大多数席位,这样的议会诞生有何意义?
“那沈先生,首辅任期制的前提是什么?”
简单的一句话语,瞬间击中了明良帝朱见清的内心,往日师生相处的很多画面犹如幻灯片一样,从记忆中一幕幕的涌现。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