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662章 效忠于谁

第662章 效忠于谁

“可陛下跟皇族能接受吗?”
他唯一能期盼的,便是自己不要与明良帝朱见清,走到万历帝与张居正的那一步。
社会变革带来的人心改变,不仅仅发生在江南水乡的作坊之中,哪怕处在深宫之中同样能受到影响。无论谁坐在那张龙椅上面,孙氏都是雷打不动的太皇太后。
要么沈忆宸意识到情况不对,选择功成身退移交权力,要么就是皇帝到了按捺不住的那一刻主动来抢。真走到了这一步,在皇权面前所谓的“师生情谊”很有可能不堪一击,就好比万历帝为了泄恨,险些把张居正给挖出来鞭尸!
“你的举动,是在挑战帝王的权威,后患无穷!”
只有被囚禁过的人,才能理解自由的珍贵。太皇太后孙氏被景泰帝朱见深足足囚禁慈宁宫接近四年,还是沈忆宸给了她随意行走的自由,同时开放了整个后宫的宫禁。
“公爷,可如果晚辈不出手对付曹吉祥,他造成的危害可能更胜于王振。北方也先已经联合了关西七卫跟东察合台汗国,大战一触即发,攘外必先安内!”
能与妻儿子女多相处一会儿,就是目前沈忆宸最大的夙愿了。
比如说京师重新征召的班军跟天子亲卫,北方防线的边军,南方靖远伯王骥统帅的麓川军等等。这里面任何一支兵马,都能对沈忆宸掌控的势力进行镇压,皇帝不太担心出现一家独大无法制衡的场景。
“我唯一能赠送给你的告诫,只有四个字。”
沈忆宸不想在权力斗争这个话题上继续,于是询问起平叛过程中的伤亡。
掌控的权势越大,就越应该小心谨慎,不要流露出自己的实力让皇帝感到惊恐。成国公朱勇不知道现在还算年幼的明良帝朱见清怎么想,但凡一个成年皇帝面对这样的臣子,恐怕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成国公朱勇没有凌驾皇权的野心,他给出沈忆宸的建议是移交权力。
和-图-书我能理解。”
“不担心,可能是我给了太皇太后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吧。”
“就如同当年处置忠国公石亨宫乱的方式一样,参与过谋逆的普通士兵抽调出来,混编入北伐军到漠北参战。一方面能降低把他们留在京师的威胁,另外一方面也是将功赎罪。”
沈忆宸的方式太过于宽厚,没办法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同时也不足以给皇帝一个交待。
沈忆宸笑着摇了摇头,他身上的血渍是曹吉祥的,只不过显得比较恐怖而已。
“对了,这些叛军你打算如何处理?”
说实话,对于成国公朱勇跟大公子朱仪,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沈忆宸又岂能完全不知?
可能是感受到沈忆宸心中的无奈,成国公朱勇缓和了一下自己情绪,尽量心平气和的说道:“我能理解你的身不由己,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再多说无益。”
说完这句话后,朱仪就踱步离去。
成国公朱勇痛心疾首劝诫了沈忆宸一句,经历数朝他见识过太多飞鸟尽良弓藏的场景,最是无情帝王家,不要以为自己有着帝王师的头衔,就可以肆意妄为。
“什么东西?”
但问题是,沈忆宸什么时候才能退?
“向北,你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听到沈忆宸的回答,成国公朱勇当即怒急攻心的回道:“你……”
虽然这些年太皇太后表现的要亲近不少,仿佛还放下了当年的那些恩恩怨怨,但是把沂王朱见深送到她手中,就相当于把皇权更替的底牌送了过去,这可是她的嫡长孙啊。
如果北伐成功,那么沈忆宸的个人威望将达到一个无法企及的巅峰,又能轻易的从朝堂退下吗?
“大公子,平叛五军营伤亡如何?”
看到沈忆宸过来,还有衣领上那些已经凝固的血渍,陈青桐死死拉着丈夫的双臂,眼神紧张无比的上下打量着,生怕会在哪个地方https://m•hetushu.com.com看到一道深深的伤口。
说完这句话后,成国公朱勇轻轻拍了拍沈忆宸的肩膀,就一个人朝着宫外走去,在落日余晖照射下,留下一道长长的影子。
如果顺从皇权,牺牲他人精致利己,就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那么沈忆宸宁愿不做!
“夫君,你突然把沂王送到太皇太后的慈宁宫,就不担心会真的政变吗?”
曹吉祥身死,再加上山东卫跟福建卫的兵马集聚京师,下一遍便是开赴边关拉开北伐序幕。沈忆宸准备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跟天圣汗也先决一生死的时刻。
“人生在世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即可。”
“父亲大人历经六朝,他一辈子都效忠于大明皇家,自然是不愿家族站在皇帝的对立面,期望能捍卫忠义之名。”
简单点解释,就好比沈忆宸培养明良帝朱见清,他不期望大明未来出现一个昏君,定然就得把对方望着雄才大略的方向发展。
朱仪同样反问了一句,这次抓捕的叛军高达数万人之多,完全不属于当年忠国公石亨的兵乱。
太皇太后领着沂王朱见深去往前朝,陈青桐简直把心给提到了嗓子眼,幸好最坏的局面并没有发生。
“好了青桐,不说这些了,我们俩还是先回公府,安安心心的过完这个年,把其他的都暂且抛之脑后。”
文武百官纷纷退朝,大批山东卫将士押送着叛军离开宫中,朱仪这时候来到了沈忆宸的身边,望着已经远去的成国公朱勇背影,开口询问道:“父亲大人与你说了些什么,方便告知吗?”
现如今时过境迁,靖远伯被封为靖远公永镇麓川,边军派系基本全换上了沈忆宸的人,就连死对头忠国公石亨,恐怕都会唯沈忆宸马首是瞻。
“山东卫跟福建卫兵马已经来到京师,北伐在即难道我还要在内部大开杀戒搞得人心惶惶吗?”
可是这个“你”字刚说出口,就和_图_书立马因为气急而剧烈的咳嗽起来。见到这一幕的沈忆宸,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再如何盛极一时的大明国公,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岁月的洗礼,成国公老了……
这些涉及到权势斗争的东西,沈忆宸不想过多提及,说实话他对于这场权力的游戏,早就已经有些疲惫了。
自由……
退?
就算沈忆宸没有告知聊了些什么,以大公子朱仪的智商依然轻易猜测到了内容。只不过他同样没有明说,只是解释了一番成国公朱勇的想法,忠义两字很多时候在老臣心中份量,是要高于自己性命的。
哪怕明良帝朱见清是名义上的学生,沈忆宸期望对方能成为一代明君,这依旧改变不了他的初心跟理想。
于是乎沈忆宸伸出手来,轻轻的拍着成国公朱勇的后背,一边帮他捋顺气,一边开口说道:“公爷的告诫晚辈心里面明白,可很多时候有所为有所不为,北伐在即我必须要保证后方的安定,让大明将士能安心在前方浴血奋战。”
“公爷,晚辈没得选择,我不能赌提前把计划告知给陛下,曹吉祥是否能提前得知。没有了先发制人的优势,全面爆发内战京师将生灵涂炭,连带影响到即将要开展的北伐。”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除了他们两人本身飘了,很多行为有意无意的凌驾于皇权之上,给小皇帝带来了压迫跟屈辱感外。
可掌控朝野的大臣换了一个人,恐怕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如同沈忆宸这样的心胸宽广。
陈青桐默念了一句,相比较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性,她确实能更切身的感受到这两个字的意义。
“陛下就算真的忌惮于晚辈,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人要更看重当下!”
“殿内我已经说了,尽量只诛首恶,不要把问罪扩大化。”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封建社会你培育的皇帝能力越强,双方权力争夺上面的矛盾就愈发不可调和,www.hetushu.com.com直至最终爆发只有一方能成为胜利者。
朱仪之所以会再问一遍,就在于古往今来处置叛乱这种事情的处罚,向来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就是为了杀鸡儆猴给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一个严厉警告。
陈青桐仔细打量了一番,好像确实没有伤口的存在,她这才松了口气紧紧的环抱住沈忆宸的腰身。好不容易在京师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结果又出现了这种危机局面,她实在不想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生活。
“急流勇退。”
对于沈忆宸的安排,朱仪淡淡一笑。
同时这也是大明跟蒙古之间的国运之战!
想到这里,沈忆宸嘴角又流露出苦笑,明明是拿下曹吉祥的“喜悦”日子,却带来了一场更大的危机感。
“没什么大事。”
“公爷说的没错,假以时日晚辈终将成为皇帝最大的威胁。”
陈青桐跟沈忆宸在承天门分别之后,就前往后宫参加命妇朝贺仪,结果仪式进行到一半沂王朱见深被一队锦衣卫给送了进来,同时在后宫之中也了解到了前朝发生了什么。
华夏这数千年来的悠长历史,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几乎任何事情都能从历史长河中找到先例。身为权臣却励精图治,扭转国家的衰败走向,为江山社稷带来繁荣跟发展的,最出名者莫过于霍光跟张居正。
很不凑巧的是,这两人死后都遭到了“好学生”皇帝的清算。
可问题是,真要培养出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还愿意处处受限制于“老师”沈忆宸的掣肘吗?
“自由。”
“不多,只有几千伤亡,主要是曹钦跟一众曹氏宗族子弟负隅顽抗。”
说罢,沈忆宸默默长叹一口气。
沈忆宸点了点头,现代人思维可能认为皇帝是封建落后的象征,背叛不背叛的无所谓。可是在古人的思维里面,就完全不同,这是他们毕生效忠的精神图腾。
更重要的是,相比较忠国公石亨没有对皇帝,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曹吉https://m.hetushu•com•com祥就差点把明良帝给手刃了。如果把问罪给扩大化,那么恐怕得杀的人头滚滚。
沈忆宸伸手抚摸了一下陈青桐的秀发,他今天关于政务的事情已经谈的太多,已经有些心力交瘁。另外就是不出意外的话,大明的北伐即将要展开,可能未来几年都不一定有时间跟陈青桐共度除夕。
沈忆宸苦笑着回应一句,其实这个道理他并非不懂,相反很久之前就已经预判到这种情况的发生。
经历过这么多风风雨雨的太皇太后,想必能做出明智的抉择。
当年沈忆宸无召领军赴京能安然无恙,明面上的理由是国之危难之际不拘小节。实际上真正的理由,是那时候的沈忆宸害很弱小,哪怕有地方卫所军几万兵马效忠,朝堂中枢依旧有着随意制衡他的能力。
不过当笑容褪去之后,沈忆宸摇了摇头脑袋,脸上的神情逐渐坚毅起来。人生很多时候还是洒脱一点好,瞻前顾后岂是大丈夫所为,真到了直面皇权的那一天,沈忆宸同样有信心去驯服真龙!
“没事,这不是我的血。”
想明白这些之后,沈忆宸嘴角出现了一抹嘲讽的笑容,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宫外。远远就看到公府马车停靠在城墙根,陈青桐掀开了侧面的窗帘,用着焦急担忧的眼神望着承天门。
“攘外必先安内没错,但向北你不应该无召调集山东卫跟福建卫兵马,陛下他今年已经十一岁了,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
无非就是顺从皇权,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臣子,从而避免出现未来权力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沈忆宸走到如今位极人臣的高度,他效忠的从来都不是某个皇帝,而是大明。
“夫君,你没事吧?”
沈忆宸无奈的为自己辩解一句,哪怕明白终有一日与皇权产生冲突的道理,也不意味着能就此收手。相反沈忆宸的终极目标,恰恰是限制封建王朝皇权无限扩张,把家国命运不再寄托于个人英明神武上面。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