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回到旧石器时代

作者:此物天下绝响
回到旧石器时代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二卷 发展与繁荣 第二百二十六章 繁荣,从这里开始

第二卷 发展与繁荣

第二百二十六章 繁荣,从这里开始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好的苗头。
他琢磨着这袋小麦要怎么处理,是不是现在就做几条面包尝尝鲜?
看得出来,画中的生活方式和过去很像,只不过以前种的是果树,现在种的是小麦。
他们劳作的地,长着整齐而清一色的小麦。
众人明白,王扬发现了新食物,于是兴高采烈的分散出去。
眼前这株狗尾巴草……小麦,生长在了须芒草的原野中,倒真的是奇葩了。
骨学家等人已经按捺不住了,赶紧来问王扬,怎么处理?
看到这里,众人怔怔无言,都被王扬的画带入了美妙的场景中,仿佛已经身在其中,无比陶醉。
这一天,就这片小小的区域,他们就发现了不下几百株的小麦,看起来它们在这种干旱炎热的气候下非常适应。
他画着一幅很简单的图画,一个村落。
村落中有许多间屋子,四壁是土墙,屋顶是茅草,人们住在屋子里,出入屋子。
看样子没什么变化,没和*图*书有变化,他们就完全认可了王扬的想法,夸张的不停点头。
只见这株高达七十厘米。
以前身旁的水道叫溪流,现在身旁的水道叫河流。
才有时间将自己脑海中的一切,全部用出来。
王扬看着这片草原,握了握拳头,他要在这里定居,这里的环境很适合小麦生长,旁边又有河流和黏土矿,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他们意识不到其中的意义与好处,但王扬却是知道啊,上辈子的历史是白学的么?
王扬当即卷起袖子,执起树枝,挥毫成画。
之后的十几天,他们一直疯狂的寻找,收集的小麦颖果,装了足足一麻袋。
叶鞘无毛,绿油油的,叶片平展,条状披针形,长十七厘米,宽八厘米。
其他人盯着这袋小麦很是眼热,想着是什么味道,要怎么吃才好吃。
麦子已熟,整片金黄,在微风的吹拂中,掀起一波一波的麦浪,人们欢快的收割着,丰衣足食www.hetushu.com.com
小红问的是为啥要在这里居住?
他发现了小麦,就发现了面包!
他想着日后部落欣欣向荣的景象,握了握拳头,心中满满的澎湃激动。
王扬丢了一粒到嘴中,轻轻一嚼,一股特有的面粉遍布舌尖,其中还夹杂着微微的涩感。
看着手中黄黄的颖果肉,王扬很兴奋,颖果肉有的长得圆圆的,有的长得像矩圆形,腹中有条沟,从上贯到下。
发现了小麦,便可以开辟出农业的新篇章,将不稳定的游猎生活带入稳定的农耕社会。
他也很想吃,非常想吃,可以说是所有人中最想吃的了,正所谓不知味,不食髓,上辈子吃过不少面粉做的美食,现在想起来,口水哗哗的。
而包着谷壳的粒子布满了蕙脊,与叶鞘笔直的站立着,一柱擎天,根本不被风所折腰,看上去十分硬气。
他越找越开心,越找越兴奋,简直有种磕了药停不下来的趋势。
驱赶者和图书见王扬这么开心,犹豫了一会儿,决定还是把他拉回现实,弱弱的问了一句。
王扬反问:“为啥?”
王扬沉吟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表示不吃。
但它的外形,真的很像一株狗尾巴草,如果不是它的果实已经饱满,王扬真的会完全认错。
可是他必须考虑以后,这些颖果既是食物,又是种子,这么一大袋,少说也是几千株小麦,就这么吃了,岂不是太浪费了?
小红当即表示反对,画着图画表明,这里没有峡谷,没有山洞,没有树木,不能住这里。
“又是一株!”
转过头,看出其他人同样也很疑惑,他们还是倾向于住进深山老林里边儿,下意识的以为那里才是“家”。
王扬每天起来以后的事儿,就是不停的在一米高的大须芒草堆中翻来覆去的寻找小麦。
这意味着,他们会停下来,并且不到一个月的脚程就是黏土矿,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建造。
这种生活方式重在稳定,持久hetushu.com.com,利于促进民生发展,王扬需要这样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他才不用每天一个头两个大的思考下顿吃什么。
以前屋子是给动物们居住的,现在是给自己住的。
王扬顿时眉头一挑。
“下顿吃什么?”
穗状花序圆柱形,直立,长八厘米,宽约一厘米。
眨着奇异的目光,王扬抓住麦穗,轻轻的撮了撮,一粒粒的穗子掉了下来,或许不该叫它穗子或者谷子,专业点儿叫,得叫颖果。
场景美妙得让人神往。
可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在支持王扬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将人类的历史翻到了新的篇章,从游牧生活,转为村落模式。
他们没有见过这种景色,但丰富的想像力,已经让他们能够完全明白。
直接吃,味道确实不怎么样。
王扬真的没见过小麦,他只是尤记得这里的气候和环境应该很像北非和西亚,小麦在这里被大量耕种。
小红也问:“为啥?”
这是非常大的收获,真正意和*图*书义上的收获。
想到这里,王扬兴奋异常,那句话咋说的?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
王扬问的为啥,是为啥没峡谷山洞和树木就不能居住?
但他知道,小麦不同于大麦水稻,那些是米,可以做成米饭,而这些,则是拿来做成面粉,制作馒头啊,包子啊,面包啊什么的。
和其他大米水稻比起来,就像是一个又矮又胖的胖子,形象点儿说,就是一颗缩小了很多倍的板栗。
他将几十粒颖果捧在手中,又撮了撮,再一看,那些壳纷纷裂开,脱落,一点儿都不沾颖果,和大麦水稻等农作物很不一样。
有的人正骑在羊驼上放牧,有的人正在劳作。
“一株。”
还有的人收集羊驼身上的毛,编织新衣。
他迫不及待的拉来大人,要他们扩散出去寻找小麦,全部采集来。
以前养的是小动物,现在养的是“草泥马”。
“又一株!”
他拉来众人,指了指这片茫茫无边的草原,坚定的表示,自己要在此地定居了!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