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武王灭商
姜炎和婱翜下界,姜炎化身为一个老者,去了姬昌为君的诸侯国,以等待时机。而婱翜来到朝歌,潜入鹿台御苑。那天帝辛和众“王后”们在鹿台宴饮作乐,看到湖中的鱼,然后兴致大起,笑道:“这水中之鱼饥饿,朕颇了解鱼之所思,鱼让朕蒙着眼睛捉你几个美人儿,但被朕捉到者喂鱼。”说罢,命令众“王后”排成一队,然后他用丝巾蒙住眼睛去捉。众妃害怕被他捉到喂鱼,早就躲起来,帝辛左一把右一把抓摸,全都捉了虚空,知道众妃们都躲藏起来,生气地扯下丝巾,正要发火,抬头却看到一个美女。帝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暗思道:“这个美女一定是仙女下凡来找我的。”于是二话不说,便一把搂住她道:“美人儿!朕这不是在梦中吧?”这美女正是婱翜,见这帝辛果然好色,便腰肢一扭,轻盈闪在了一旁。帝辛哪里甘心,一边追一边道:“朕自从那天见你之后,茶饭不思,为你建了这人间仙苑,没想到你果然来了!”谁料这庭苑深深,没追几步,婱翜就消失在假山中了。帝辛失望,茫然望假山出神儿,不料婱翜又出现了,他怕吓走仙女,这一次便不追了,只是央道:“请问仙子芳名,既来此间,为何不与朕同乐?”婱翜生气道:“妾乃妲己,是姬昌王之妾,本来探望太后莫氏,误入鹿台,不想陛下如此无礼!”帝辛惊道:“你说什么?”说罢就见妲己消失在花丛之中。帝辛想道:“朕乃一国之君,尚未有此艳福,他姬昌不过是朕的属臣,却有如此一个绝色美妾!”帝辛越想越气,回宫之后,召来费仲、飞廉、恶来三臣,问道:“朕闻姬昌戎政于岐周,不知他如今怎样?”费仲答道:“姬昌在岐周戎边,率我天朝之兵攻打戎狄部落,几番大捷,边庭太平。”帝辛怒道:“姬昌反心昭然,竟敢自封为王,罪不可赦!”费仲惊道:“竟有此事?”飞廉拱道:“姬昌称王已久,臣闻先帝时,他自称为西周之国王,本以为是居心叵测者谣言,如今看来确有其事,姬昌金屋藏娇,据说前些天又得了一个美人儿叫妲己。”帝辛大怒,拍案道:“妲己对朕说,她是姬昌王之妾。飞廉、恶来,你二将速率兵往岐周,将姬昌绑来见朕!”飞廉、恶来二人领命而去。
帝辛回到朝歌,逼问姬昌妲己下落,姬昌道:“臣闻苏氏部落族人有女,名叫妲己,臣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帝辛怒道:“狡辩!朕亲自于鹿台见过此女,她亲口说她是妲己,是你的妾,你为何不认!”说罢又严刑拷打,直到将他打死,也未问出个结果。又听说姬昌之子姬发造反,便召集群臣商议平叛之策。其时朝歌有臣,名叫比干,听说帝辛杀了姬昌和姬考,心里本来就不平,奏道:“陛下妄杀忠良,这是何故?”帝辛怒道:“姬昌势大,自封国王,反心昭然,故而杀之。”比干奏道:“陛下贪色,偏信奸佞,以致朝政荒废,民生凋零,时下怨声四起。今陛下又滥杀无辜,以致群臣恐慌,陛下若不改过,贸然兴兵伐周,商朝必亡。”帝辛勃然怒道:“老贼,你当朕不知你这老贼心思!莫非替姬发说情不成?先帝在时,曾有意立我为君,而你与朕兄微子启、微仲、子期三人密谋篡政,对朕多有诽谤,那微子启、微仲、子期三人暗中与姬昌来往,妄想卖主求荣!而今你又来御前胡言乱语,想让朕放那姬贼,是何居心?”比干回道:“昔日,陛下亵渎天神女娲,惹怒天阙,臣昨日夜观天象,见北斗天枢、摇光二星,忽明忽暗,预示陛下大祸将至,请陛下设坛禳星,乞求天神宽恕,如此可望太平。”帝辛起身怒道:“朕闻北斗有七星,皆由天神司掌,朕却不信。上古之人云‘【圣人心有七窍】’,朕更不信,你常以圣人自居,然而却居心叵测,群臣之中,就你心眼儿最多!朕想看看,你心是否真有七窍。来人!将老贼拿下,剖其腹肠,摘下其心呈上!”兵甲一拥而上,将比干拖了出去,只听一声惨叫,比干死在血泊中,兵甲将比干的心置玉盘中呈了上来,帝辛见心脏在盘中跳动,近前细看,而后笑道:“哪有七窍,朕分明见老贼黑心一颗,还不扔出去喂狗!”说罢,兵甲奉命将比干心脏捧出喂狗。帝辛开始发兵征剿姬发,飞廉、恶来率兵连克数部落,竟然在苏氏部落族发现一女,名叫妲己,于是将其解送朝歌,帝辛见苏妲己虽然天姿国色,但与自己那日在鹿台中所见的仙姿不同,问她道:“妲己,你可是姬昌之妾?”苏妲己见问,一头雾水,回道:“妾年方十六,尚未出阁,如何为人|妻妾?”帝辛这才恍悟,原来真是冤了姬昌。帝辛将苏妲己纳入后宫,封为王妃不题。
姬昌次子姬发继承王位,带领兄弟保护母亲太姒逃到周河,听闻父亲被押走,兄长又死于恶来之手,大家都痛不欲生,母亲太姒一病而亡。九个兄弟乱作一团,又怕帝辛派人追杀,便一直东躲西藏。一日,姬旦对姬发道:“周河上有个老者,颇具仙风,王兄何不去看看?”姬发一时没有主意,只好跟着姬旦去看,见周河上有一叶扁舟,上面坐一个老者在垂钓。姬发见老者,疑惑道:“就是此人?”姬旦不答,姬发前去一揖,问道:“舟中之人是谁?”这老者正是姜炎所变化,此刻正在垂钓,见姬发施礼相问,就将那渔竿儿拉了上来,姬发和众兄弟伸颈去看,那鱼钩儿却是直的,钩针上还滴着水,姬发低声道:“老叟愚也。”姬旦却不以为然,他劝姬发道:“王兄,大智若愚,我看此人必是大贤,你还不敬拜?”姬发摇头笑道:“天下哪有用直钩钓鱼的!如此愚人,焉能助我克成帝业!”姬旦忙道:“老者乃是神仙中人,因不忍杀生故而如此,王兄求贤,焉能以貌取人?”姬发叹道:“如此,且问问再说。”姬发又朝姜炎高声问道:“敢问老者姓名?”姜炎不看他,答道:“老夫姓姜,名尚。”姬发又问道:“老者用直钩垂钓,鱼儿焉能上钩?”姜炎将鱼竿儿扔在一边,起身道:“公子钓誉,老夫钓鱼,彼此彼此罢了。”姬发不解,问道:“此话怎讲?”姜尚走下扁舟,来到他跟前,打量他半晌,笑道:“我看公子虚骄恃气,未必能克成帝业,不过沽名钓誉之辈罢了,而老夫直钩钓鱼,不求闻达,但求随缘而已。”姬发大悟,即叩拜道:“如若不弃,愿拜为师,助我伐无道昏君,拯救黎民。”众兄弟忙跟着跪拜。姜尚忙扶起姬发,笑道:“那帝辛昏君倒是一个昏君,但不见无道,老朽愿为大王效力,顺天命而已!”此后,姬发封姜尚为太师,封姬旦为宰相,举贤任能,练兵秣马,公然与帝辛分庭抗礼,并传檄各地举义,建立周朝,自称武王。
且说姬昌不知大祸将至,那天正在后园陪姬考、姬发、姬鲜、姬旦、姬度、姬振铎、姬武、姬处、姬封、姬季载十子舞剑,却听宫人来报道:“陛下令飞廉、恶来二将发兵至此,要拿大王问罪!”姬昌大惊,顿足叹道:“我说过多少次,不要称王,不要称王,你们总是不听,如今陛下定是为此事而来,看看如何收拾!”忙又派人打探,已知兵围王宫,便对众子道:“为父听闻陛下沉溺酒色,甚是无道,今兴兵来此,定是听信奸佞谗言,以为我周国兴盛,危及朝歌,故前来杀我。尔等速去躲藏,为父若死,长子代父王位,使我后嗣不绝。”说完,就见飞廉、恶来二将怒气冲冲前来,姬昌跪地道:“臣不知所犯何罪,将军为何引兵前来?”飞廉怒道:“大胆姬昌!你自封为王,大逆不道,该当何罪?”说罢便将姬昌五花大绑。姬考吩咐众兄弟们保护母亲太姒从后门逃走,自己放心不下父亲,便去察看,见父亲姬昌被邦,一怒之下挥剑去救,被恶来下令乱箭射死,然后又令众兵闯入王宫抄没家财,搜寻妲己,却不见金屋,也未见美人,于是羁押姬昌返回朝歌。
如同往常,姬晋在宫内为他父王姬泄心吹笙,桃神元灵和二石女灵体进入王宫去看,听到这悒悒之乐,九曲回肠,令他们为之怆然。一曲奏罢,姬晋跪地再三叩首,灵王掀起珠帘儿问道:“我儿这是何故?”姬晋泣道:“儿不久将要离开这人世了,儿叩求父王怜悯娌氏,放她出去吧。”灵王猛地将珠帘儿放下,怒道:“不准!你是天朝太子,她一个卑贱庶女,焉能结为夫妻!乘龙配凤,门当户对,此乃天道之常,人事之正,何必多言!”只见那珠帘儿如碎玉般抖动起来,发出琳琅之声。桃神见状,对二石女道:“想不到世俗之人果然寡德而无道,我听圆融神曾道:‘【凡人交往而不论志趣,逐名趋势,攀高结贵,多是那有利则来,无利则去之徒,姻缘之事实难为】’,我原来不信,今日亲眼所见,才知事实如此。”二石女道:“看着也伤心,不如现在接他走吧!”说完吹出一口仙气,弹指而出,那姬晋立即口吐鲜血,倒地身亡了。灵王见太子暴死,肝肠寸断,抱着尸体痛哭不止,谁知那姬晋灵魂https://www.hetushu•com.com出体,见二位神仙来接他,高兴不已。才出宫门,二石女就变化为凤和凰,鸣叫一声,只见瀑布下有一只仙鹤飞来,载着姬晋灵体,跟随凤和凰去了南方。几天之后,有人见到太子骑鹤吹笙的情景,于是飞报入王宫,灵王听后越发思念姬晋,可怜他为娌氏女而死,就释放了娌氏女。此后,灵王一病不起,一晚梦见太子骑白鹤前来见他,梦醒之后,对群臣道:“儿来接我,我当离去了。”说完也一命呜呼了。灵王死后,灵魂出体去找儿子,不觉就来到幽冥关,被正欲去王宫拿他的白无常碰见,白无常暗思道:“那些为恶的、缺德的、享乐的人死后,见我都是拼命逃跑,离这幽冥关越远越好,而他却自己找上门来了。”白无常朝灵王大喝一声道:“姬泄心!哪里去?!”灵王犹如在梦里,见对面来个牛头鬼,手里拿着一根青绳,就知道来到幽冥关,大吃一惊道:“朕寻儿至此,你可看到朕之子?”白无常道:“你道你还是灵王不成,不要自称朕了!小心冥王听着送你下地狱,快随我去吧!”说着就扔过青绳来,那绳子转了一圈儿将灵王绑了个结实。白无常押灵王去判府,正巧判官陆正经过,见灵王被押来,将他们喝住,问白无常道:“他是阳间帝王,我看他阳寿未尽,你为何将他拿来?”白无常答道:“他自己来的,正好被我碰着了。”陆正怀疑,问灵王道:“你来这里作甚?”灵王哭道:“我儿暴死,见他骑鹤来接我,我就追来了。”陆正惊道:“什么?太子死了?”灵王跪地叩道:“正是,正是。”陆正问道:“这是谁所为?扰乱阳间秩序,毁坏帝统,触犯天戒,简直罪不容诛!”于是又唤来生死簿吏,说道:“你查一下阳世的灵王和太子的阳寿。”簿吏翻开生死簿,第一页便是阳世间帝王将相的寿考,一看慌了神,答道:“灵王姬泄心阳寿尚有二十六载,太子姬晋阳寿尚有六十二载。”陆正怒道:“既然如此,是谁个追其魂,夺其命的?”生死簿吏战战兢兢,不知如何回答。陆正忽然想到灵王刚才说太子骑鹤而来,就吩咐黑、白无常道:“尔等速去,将那花果山仙鹤擒来!”黑、白无常领命去花果山,果然见有一只白色仙鹤,就将它魂魄抓入幽冥判府。仙鹤在陆正追问下道出实情,陆正知是神仙所为,更是愤怒,对仙鹤道:“你身为凡间仙禽,怎能做出违背天理的事儿来!今罚你去卵生道轮回,脱了你这身仙皮!”第二天,人们发现仙鹤倒在湖中死了,仙鹤本来是胎生,自那以后都成生蛋孵卵之禽了。原来,这仙鹤本是伏羲昊在凡间时养的一只天鹅,后来得了仙气,成为仙鹤,与当时“龙、凤、凰”并称为仙界四灵,在凡间很少看到,自仙鹤被打入卵生道轮回凡间以后,仙鹤便成了凡禽,就为人们常见了。
话说帝辛灭亡后,姬发将朝歌九鼎和黄钟大吕搬入王宫,举行建国大典,令乐师奏黄钟之乐,听大吕之声,观云门之舞,率文武百官祭祀天神。姬发一手拉着姬旦,一手拉着姜尚,笑道:“你二人并肩作战,助本王一统九州,真可谓是黄钟和大吕,黄钟之声,大吕合之,故有今日之胜。姬旦乃是本王之弟,功高不赏,而太师则不同,本王就以这大吕赐太师为姓,以示器重。”姬发为了让姜尚安心辅政,并赐婚给他,姜尚在人间留有后人,从此姓吕。姜尚活了一百六十岁,归一之时从人间度来不少神仙,其中有李靖与哪吒、金吒、木吒父子四人。不料此事惹怒笪殷顼,听说女娲暗助姬发灭亡商朝,大发雷霆,将女娲告到玉帝那里,玉帝不理其奏,笪殷顼无奈作罢,只得再待时机不题。
话分两头。那娌氏女被释放后,也是一病不起,她母亲以为是热病,每天摘一些草根煎给她吃,这草也长得稀奇,植株上有白色柔毛,果实如人头状,看上去就像是一堆白发,所以人们都叫它为“白头翁”,吃了很久也不见病有好转。桃神元灵急了,等不到娌女康复,自己便不能投生,见娌女家院子外有一棵李树,只得暂寄一枚李子上,只等她病好之后再投胎,不想这一等就是八年,元灵所寄生的李子都长出八个核来。一天中午,娌女来到李树下纳凉,桃神元灵见机会来了,就挣扎一下,将李子落下,正巧砸在娌女头上,娌女见一枚水灵灵李子,便狼吞虎咽吃了,没过几天,她那一身病就痊愈了,娌女觉得神奇,就将那八个李子核小心收藏起来。数月之后,娌女肚子大了,娌母惊道:“一个黄花闺女,怎的就怀孕了?”娌女指着院子外那棵李树,泣道:“皆是李耳!”娌女未婚而孕的事传了开来,周围的人纷纷议论,娌母不堪羞辱,便带着娌女离开那里,朝东走去。娌母因年迈死在途中,挺着大肚子的娌女见母亲死了,自己又行动不便,就哭号着祈求神灵护佑,恰好被轩辕媓听到,轩辕媓吐了一口仙气儿,一道紫气直达界下,那娌女哭着,忽然就见一头梅花鹿朝她奔来,伏在她面前,娌女跨上鹿背朝东走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居下来,梅花鹿离去了,为了感念梅花鹿的搭救之恩,娌女便将这个地方叫作“鹿邑”。娌女挺着肚子等了整整一年零八个月,才临盆分娩,孩子生下来后,娌女见孩子须发全白,俨然像个小老人,就给孩子取名为“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看到自己须发全白,就问娌女道:“我怎么这般模样儿?”娌女取出保管多年的八个李子核,嗔道:“皆是李耳!”长大后,老子就为他自己取名为“李耳”。
李耳归一之后,尹喜听从他的话,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并将他一生的论道编写成经书,取名为《老子》,继续以此布道。尹喜晚年时,遵从老子遗言,来晋国布道。叔虞死后,其子姬燮即位,将国号“唐”改为“晋”。尹喜来晋国布道,已是晋出公姬凿统治时期了,尹喜布道在这里却遇挫折,原来晋人唯独信奉的乃是一个名叫重耳,一个名叫重阳的神仙。尹喜发现,晋国百姓不但信奉这二神,而且每逢九月九都禁火,滴食不进,破忌者都被抓去砍头了。尹喜细细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所敬奉的二神是晋文公重耳和他的大臣介子推,被晋国赐号为重阳神。当年,晋文公重耳逃亡时,大臣介子推跟随服侍他十九年,十九年后,重耳复国,并建立晋国,称霸于诸侯。文公在封侯时,却把跟随了他十九年的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非常失望和伤心,担心自己了解逃亡十九年的重耳的所有事情,重耳会杀他灭口,就躲进深山之中。第二天,重耳才想起介子推来,为自己一时的疏忽懊悔不已,忙去找介子推,却发现介子推不辞而别,重耳对手下大臣道:“寡人落难时,子推尚随寡人,而今寡人富贵,子推却离寡人而去,不知这是何故?”后来听说介子推藏身于绵山,重耳便亲自上山去找,找了一个月也没找到,于是就下旨在绵山建立一座行宫,名为“重阳宫”,每天住在重阳宫等候介子推,这一等就是三年,也不见介子推出山。重耳一急之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下山来,可是熊熊大火烧了一天,还是不见介子推出来,重耳就上山去找,所见情景令他痛心入骨,原来介子推抱着一棵树被烧死了,重耳大哭道:“子推宁抱木焚死,也不愿见寡人,此皆寡人不义之罪。”从此后,重耳每日哀思如潮,每月逢十五便到绵山重阳宫,来祭奠介子推,一连三年从不间断,最后于重阳宫郁郁而终。
却说轩辕健被消除记忆后,回到太阳宫,再也不去蕊珠宫了,一天心里懵懵的,就连云珡、妡婵两个仙婢都觉出异常,一时也不好问,只得跟在他身后,在园子里各处走走。众婢因轩辕健生得俊俏,说话又和和气气,也乐得同他亲近,轩辕健见云珡和妡婵、望舒有时进来屋里玩耍,也搭着话儿说笑两句。轩辕媓察觉出异常,但不晓得真相,便一再嘱咐望舒和云珡、妡婵,让她们不要去太阳宫外游玩,怕的是冤家路窄,万一被人撞见了,传说到宫廷里,被邪神知道了惹来麻烦,自此以后,婢子们都深居简出。
魔天王阴灵得知天廷派下芃神来布道,人们都信奉起天神,很多人都追随了他,阴灵本来就为此事愤怒,再一看《极经》,见其中未提及盘古以及泰初四神,倒是把玉帝说得天花乱坠,更是怒上加怒。一天晚上,亚门独自在山洞静坐,阴灵前来见他。他们原来都是泰初之神,彼此都很清楚。阴灵怒道:“好个天帝之子,你是与盘古同出的泰初之神,都是那轩辕昊和女姬的祖宗了,怎来到了这里却成了姬轩辕的儿子?”亚门回道:“来到这地,天为大,玉帝乃是天帝,我奉命来布道,就是天帝之子了。”阴灵怒道:“仙界一群恶神邪仙,乱臣贼子!他们都是那逆贼天斗所造化的恶灵,却妄称什么天神!他们不知泰初也就罢了,而你身为盘古太师的和*图*书侍神,却也行此悖逆之事!我若不杀你,我就枉为太师所化的阴阳之气了!”说完气呼呼离去。
值姬满统治时,是为周穆王。当时西方犬戎不朝贡,姬满大为恼火,欲派兵征讨,大臣祭公谋父闻讯,谏阻道:“圣上当以德服天下,西地遥远,犬戎不朝,或因此故,圣上只要遣使垂问即可。”姬满大怒道:“他们不来朝贡,寡人御驾亲征,亲自去取!”祭公谋父劝阻不成,只得随驾亲征,结果一战被犬戎击败,姬满回朝,忧愤交加,以致一病不起。昆仑一战惊动西王母婉妗,为使姬满罢干戈,便入定,使灵出窍去前往点化他。姬满于病榻上得一梦,一个仙女入宫觐见,姿容冠世,美貌堪佳。姬满恍惚问道:“你是何人?”仙女答道:“妾自昆仑山来。”姬满又问道:“卿乃仙女乎?”婉妗笑道:“妾正是西王母杨回。”姬满惊道:“仙人来见寡人何事?”婉妗笑道:“愿携圣上往仙界一游。”说着便携起姬满出殿,腾空而上,直达中天乃止,来到一宫殿,其中自是金玉满堂,锦绣富丽,数百个仙娥歌舞侍奉,琼浆玉液、美食肴馔应有尽有,姬满与婉妗每日或游历于中天,或娱戏于仙宫,醉生梦死,乐不可支。不觉已过十年,竟然忘返。婉妗问道:“思汝国否?”姬满答道:“不思。”婉妗又问道:“思王位否?”姬满答道:“否否。”婉妗笑道:“既如此,何以攻城略地,以致民坠涂炭?”姬满不能答,婉妗叹道:“圣上不在天界,而在我昆仑山仙洞矣。”姬满恍悟,四顾一下,果觉在西域昆仑,一时又觉在天阙,心下狐疑,惶惶然,姬满便道:“寡人思念故土,请求仙娥送还。”婉妗笑道:“圣上已至故土矣。”说罢挥袖而去。姬满骤然寤觉,翻身急看,见自己确实在王宫中,见旁边宫娥奉上美酒尚温,肴馔亦鲜,抬眼一看,见祭公谋父坐在身旁,姬满问道:“寡人十年不在宫中,你可见从何而来?”祭公谋父道:“圣上入寐,不过十日而已,为何说十年不在宫中?”姬满惊道:“寡人做了一梦,与西王母欢娱,十日竟如度过十年,不可思议。”祭公谋父道:“一梦而已,何须惊疑。”姬满下榻道:“寡人欲再度亲征犬戎,令你随驾。”祭公谋父叹道:“上次征伐,兵败而归,此番为何又出兵?”姬满笑道:“此番往西域,不为朝贡,只为见西王母。”祭公谋父道:“西王母乃传说之人,不足为信。”姬满喃喃道:“否否。西王母名曰杨回,与寡人梦中十年,岂能是传说?”说罢即刻发兵往西域而去。
宴罢,西王母携姬满游瑶池,竟与梦中之景一致,姬满问道:“王母乃仙人,为何有俗名?”西王母答道:“我随圣母女姬姓杨,因每日思返回天阙,故叫作杨回。”姬满又问道:“王母与寡人曾在此虚度十年,确有其事乎?”西王母笑道:“我与圣上神游十日而已,圣上肉身怎么能同去呢?”姬满恍然有所悟。游毕瑶池返回,忽见西方天际出现十二道白虹,南北通贯,昼夜不灭。姬满问道:“天出异象,征兆若何?”西王母道:“此乃西方如来佛祖涅槃,归一天极也,故而有此天象。”姬满又问道:“凡人果可修道成仙成佛乎?”西王母笑道:“圣上可想看你元灵真容?”姬满不解,问道:“何谓寡人元灵真容?”西王母答道:“若圣上能停止征战,一心向善,虔诚修仙礼佛,必能得道升天,而后成为真神,我让你看的正是你成仙之后的容貌。”姬满将信将疑,笑道:“寡人如何得见?”西王母笑而不答,又携姬满来到天池,笑道:“此为布伦托海,圣上真容,就在其中。”姬满闻言,颇为吃惊,笑道:“天池浩瀚无际,岂能见得寡人真容?”话刚说完,就见西王母将那鬟髻上的環曲珠簪儿抽出来,朝那天池轻轻一挑,只见云起云涌,不一会儿,那天池竟然斜挂了起来,好似一面巨大水镜,西王母笑道:“圣上请看。”姬满朝那水面望去,果然见水中有自己的影像,仙衣飘飘,仙骨道风。姬满喜道:“寡人看见矣,原来寡人之真容如此!寡人即刻罢兵回朝,从此偃武兴文,休养生息。”说罢,辞别西王母,班师东去。姬满回朝,果然一心修仙礼佛,于终南山筑千余尺高中天台,居住其中,清心寡欲,虔诚修行,后又建造寺院,供奉阿育王第四女所造的释迦牟尼金像,姬满最终得道升天不题。
楚武王听说随国君主有一颗绝无仅有的蛇灵珠,兴兵去伐随国,虽然抢来蛇灵珠,他却暴死途中。原来,轩辕昊利用牧夫星海神府驻星守将轩辕敖势力,夺取十七星海之后,背弃盟约,竟然要杀死轩辕敖,轩辕敖只好带他的七个儿子逃下界去,藏身于江河海域,他为东海龙王,他的七个儿子则成为各水域龙王:长子名为麒麟,为渤海龙王;次子名为熬螇,为北海龙王;三子名为巨蛳,为南海龙王;四子名为蛟蟒,为长江龙王;五子名为浮忷,为黑河龙王;六子名为貔貅,为黄河龙王;七子名为朝昊,为洞庭湖龙王。在逃下界之时,七龙子中唯独四子蛟蟒遇到麻烦,由于那界下凡间一度成为天廷惩治众神的地方,同时也成为走投无路之神仙的避难所,但是,到凡间须要借助四天门通道。那天,轩辕敖带七子慌乱中逃跑,他和第五子浮忷从元天门跳入通道,长子麒麟和第三子巨蛳、第六子貔貅从南天门跳入通道,第二子熬螇和第七子朝昊从西天门跳入通道,都很顺利来到凡间,并在各自水域建了龙王宫。唯独第四子蛟蟒运气不好,他却走错天门,竟从中天门跳下了,他却不知,那中天门通道是天廷惩罚重罪之神的专用通道,从中天门而下,就会丧失神力,脱胎换骨,与凡物无异,这蛟蟒自中天门通道而下,几乎是坠落的,龙角和龙足全都不见了,等坠到凡间楚国,落在长江岸边之后,本来好好一条龙竟成了一条大蟒,落在地上时还被碰伤了头。就在这时,随国君主恰好乘船在长江上游览,忽然见一条大蟒在岸边呻|吟,头上鲜血淋淋,随国君主见大蟒身上还冒着青烟,认为是天龙从天而降,于是靠岸,亲自带御医为它疗伤。蛟蟒伤好之后,趁夜间游进长江去了,做了长江龙王。为报答随国君主救命大恩,龙王蛟蟒在君主睡着时,口中衔一颗硕大龙珠来到榻前,将那珠子放在枕边就走了,而后给君主托梦。君主梦到一条大蟒来到面前,口中吐出光芒四射的宝珠,对他道:“我乃是东海龙王之子蛟蟒,特献上此珠以报大恩。”君主突然惊醒,才知是一梦,他翻起身来一看,原来枕前果有一枚宝珠,将整个寝殿照得明如白昼,便叫它为蛇灵珠。
重耳死后,其灵到冥界仍在寻找介子推,被神荼和郁垒带到幽冥宫笪殷曹那里,笪殷曹了解之后,大骂道:“如你这样背信弃义之人,当入地狱!”于是下令将重耳打入地狱,冥吏将重耳解送到判官陆正处,陆正又将介子推召来,重耳与介子推相见,各说各的委屈,彼此方知道错怪了对方,抱头痛哭。陆正深受感动,对他二人道:“尔等不该轮回到人间,当渡往仙界为神才是。”说罢就令判府簿吏崔命将二人解送去仙界。刚出幽冥关,经过绵山,这时忽然出来一个神仙挡住去路,对判府簿吏崔命道:“我乃是天廷使臣,路过此处,不知你要将此二灵送往何处?”崔命道:“奉判官陆正之命送二位义人往仙界去。”神仙道:“请君将他们交于我,你回府复命去吧。”崔命将介子推和重耳交给神仙,自己回冥界了。神仙见崔命走了,就对介子推和重耳道:“我看你主仆二人重义轻生,操守犹如劲松,刚烈堪比严霜,如此仁义之人世间少有,你们随我回仙界侍奉我。”介子推问道:“多谢天神渡我们,但不知你是何方神圣?”神仙道:“我乃轩辕健,居于仙界太阳宫。”重耳问道:“天神可知我后人王祚如何?”轩辕健道:“崔吏回去复命,必为冥王笪殷曹所知,那笪殷曹岂能不怒,将祸害令子。姬欢初登王位,明日乃是人间九月九日,应九九归一之道,令子将在山下重阳宫为你出丧,并宿于重阳宫,此间山下必出大火,令子必烧死于宫中,王祚将终。”重耳听后大惊,忙跪求道:“请天神救我后人!”轩辕健道:“你们已成为神仙了,可在你想要显现的人面前显现出真身,明日令子为你俗体出丧之时,你们可以告知他实情,让他避难。”重耳和子推听从了轩辕健的话。
轩辕媓又挽着㛞珠,徐徐走进亭中坐下,轩辕健也坐在身旁。云珡和妡婵来了,双双跪地,对着㛞珠磕头道:“女主万福。”㛞珠一听,不知所措,只将一双小手儿捂着嘴儿,眉间含笑,瞅着轩辕健。轩辕媓笑道:“好了,都起来吧,你们就知道哄我,当着我面儿叫什么女主,我一不在时,你们便又没大没小起来,姐姐妹妹的叫得欢。”云珡和妡婵掩口一笑,退立一旁。轩辕健向云珡道:“㛞珠才回来,困乏的
和图书,你们取茶来吧。”云珡就和妡婵应了一声去了。轩辕媓看了㛞珠半晌,问道:“蕊珠宫里没有事儿么?怎的今天自己就来了?我媳妇儿姝涵呢?”㛞珠见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低着头眼泪簌簌落下,轩辕媓急道:“有什么话儿就说,是不是她在那边又不好了?”㛞珠泣道:“母后,可知道你的姝涵,在蕊珠宫里吃尽了苦?没人管没人问的,被女娲娘娘关在地牢里,如今身怀六甲,却出不得牢门,每日不是对着墙,便是对着我,再见不到任何人了。”轩辕媓听了㛞珠一番说话,大惊失色,不由得乱了方寸,急道:“这是怎的了!女娲为何要将她关入地牢?我今儿才晓得,要不是你来说,真正我还不知道呢!我也说怎么姝涵久不来了,想必其中有什么缘故,原来是被人囚禁了!”说着,又朝轩辕健看去,泣道:“你这个不孝的儿子,每天只顾自己玩耍,你把我的姝涵丢在那里,被人关起来,你也不管不问,要不是㛞珠与我说,我死也不知呢!”轩辕健看母亲哭了,慌了神儿,忙跪在她面前,连连叩头道:“儿子该死,却不知道母后在说什么,谁叫姝涵?我却不知道,等我知道了,再去寻她回来,补我的孝敬。”轩辕媓见轩辕健这般光景,一时糊涂了,一会儿看看㛞珠,一会儿又看看轩辕健,惊得说不出话来。㛞珠怕轩辕媓着急,便忙将女娲如何因姝涵的元灵珠儿而毒打姝涵,如何逼迫姝涵嫁玉帝不遂,又割下姝涵脸皮儿,又如何请佛祖消除轩辕健记忆的事儿细细说了一遍。
〖芃桃奉诏轮回布大道〗
却说女娲在人间受辱,回到蕊珠宫仍然怒火未消,斥道:“那个帝辛,胆敢亵渎本宫!若不念他勤政为民,还算得一个好帝王,本宫定不饶他!”过了几天,女娲召来天聋和地哑,问道:“凡间黎民如今怎样?那帝辛可勤政为民?”天聋和地哑见问,如实禀报道:“帝辛即位初爱民如子,从不近美色,以致人到中年,不娶妻室。之后一次打猎摔成重伤,病愈之后,便突然变得残暴不仁,听说曾在御苑遇到仙女,自此便一心思慕,并仿仙境建‘鹿台’,纵意声色,荒淫无度,今奸佞当朝,民生凋敝,苦不堪言。”女娲大怒,召来钟颀商议。钟颀道:“成汤在时,恩德泽及死海,万民莫不敬仰,其王祚传至子孙十三任帝乙。帝乙死后,其子帝辛即位,不思朝政,民生涂炭,看来商朝气数已尽。”女娲已有灭殷商之意,说道:“本宫已有消灭殷商之意,只怕圣上知道了不允,故而迟疑。”钟颀回道:“不然,商朝乃是笪殷氏族之人所统,如今帝辛失道,理应灭之,再将凡间帝统归于轩辕氏姬姓,正合圣上之意,圣上又如何能怪罪娘娘呢?”女娲问道:“何人能为此计?”钟颀想了想道:“在下以为,火德真君有一弟子,可为此计。”女娲道:“哦?此神是谁?”钟颀笑道:“姜炎。自姜炎跟随火德真君以后,修行大有长进,如今德才双全,足可堪当大任。”女娲笑道:“本宫怎的把他给忘了。”说完,急令鹿慧和婉镜去召火德真君和姜炎入蕊珠宫。很快,火德真君领着姜炎来蕊珠宫拜望女娲,在中殿商议灭商之策。女娲问道:“商汤一统九州,国力昌盛,深得民意。而如今那帝辛坐吃江山,残暴无道,本宫欲以灭之,但不知如何终其帝祚?”钟颀瞅着火德真君,笑道:“帝辛无道,而其国中有名叫姬昌者,大有成汤之德,深受百姓爱戴,为今之计,只有火德真君派其弟子姜炎下界,辅佐姬昌举事,摧毁帝辛,如此大事可成。”未等火德真君发话,姜炎闻言,马上拱手拜道:“弟子愿下界效力!”女娲叹道:“此虽是妙计,但犯上作乱之事,人所不为,又如何让那姬昌举事?”钟颀和火德真君一时无语,陷入沉思。女娲正在苦思,却听见殿外院子里传来一阵嬉闹声,只听妱翚叫道:“婱翜姐姐,多时不见你了,你去哪里了?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婱翜笑道:“娘娘可在殿里?”凫嬥忙道:“小声些儿,娘娘正在屋里会客。”说着三个婢子又转去别殿了。女娲听到这里,灵机一动,忙道:“有了!”钟颀忙道:“娘娘有甚妙计?”女娲笑道:“美人计。”于是叫精卫唤来婱翜。婱翜拜女娲与诸神之后,回道:“娘娘,小婢去那太阳宫周遭看了几天,不见有人进出,因宫门上有恶龙把守,小婢未敢轻入。”女娲笑道:“哪里是什么恶龙,那可是天龙,这个火德可是知道的。”火德忙道:“应龙和角龙还常在守护太阳宫么?”女娲叹道:“圣地至重,岂能不守,我们先说正事吧。”女娲说着又转向婱翜,笑道:“婱翜,你可愿去界下走一遭?”婱翜答道:“全听娘娘吩咐。”女娲笑道:“如此甚好。”又转向钟颀和火德真君道:“婱翜下界可成此事。那帝辛贪爱美色,若婱翜进宫,定能使他神魂颠倒。”话一出口,羞得婱翜低头拈带,却不自在。钟颀思忖半晌,笑道:“这倒也是一计。”姜炎忙劝道:“婱翜妹妹莫怕,还有我在,你放心就是了。”女娲笑道:“有姜炎帮你,你怕那昏君不成?”婱翜道:“小婢不知该如何行事?”女娲贴着婱翜耳朵,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婱翜红着脸,掩口一笑。女娲又对姜炎道:“你与婱翜一同下界,你自见机行事就是了。”姜炎领命,当即和婱翜下界去了。
却说李耳年纪轻轻就白发白须,人们都称奇不已,因他博学多才,逢人就谈神论道,得到很多人敬仰和追随。这事情后来就传到了王宫,被周景王姬贵召入宫中,每天问道于他,由于他相貌奇特,有碍观瞻,便登不得金殿朝堂,姬贵就封他为史官,实际则成为藏在宫中的幕僚,老子也不见怪,乐得清静。周景王姬贵死后,其子东周君姬匄继位,正逢诸侯争霸,王室已顾不得“谈神论道”,老子受到冷落,为了布道,百十岁的他辞去史官之职,一路西下出函谷关,隐居终南山,又过了几十年欲往西去,临行时对弟子尹喜道:“为师奉玉帝之命下界布道,历时已百年,不久将归一天界,为师欲再往西去。你当继为师遗志,将我平生所传之道,你且悉心记载下来,继而布道,乃至传至后世方好。”尹喜领命,叩首泣道:“弟子恐有负恩师重托,只是恩师叫我如何光大道门……”老子从枕下取出一块绢帛,展开来,指着八个李子核,徐徐道:“为师夜观天象,知这周室气数将尽,天下将归于秦,故而出函谷关来到秦国,在此布道。我知秦国运不长,为师去之后,道门将兴于后世汉朝,然后衰落于大唐。为师有八枚李子核,你带去晋国,凡是你在晋土所经之地,每到一处种植一颗,将来道门必复兴于大唐。”尹喜不解,问道:“为何去晋国?”老子叹道:“为师在仙界之时,曾听火德真君弟子姜炎说,他下凡助姬发灭殷商,曾奉女娲娘娘密旨,特意告知周公旦,姬发死后由他摄政,辅佐姬诵,可借机封赐其弟叔虞,治尧都之地,正是唐国,而后世大唐必兴于此。然而,后世必有一朝,西极灵界如来佛祖的弟子达摩将至此布道,并在大唐时大兴,唐朝皆以佛门为尊,为使我道门复兴,这八枚李子核将来会化成八仙,继我之志,光大道门,以致佛道一家,人间方能出现盛世。”尹喜恍然大悟。
轩辕媓听了,放声大哭起来,指着轩辕健呜咽道:“你滚出去罢,我没有你这个儿子,我的姝涵,可怜我的姝涵,命怎的这般苦,这是谁造的孽,就要我的姝涵来担着这些个罪!”轩辕健此时更加心神慌乱,这时见云珡和妡婵捧茶而来,轩辕健给她们使眼色,云珡和妡婵见轩辕媓哭得伤心,只好退在原处站定。轩辕媓哭了一会儿,骂道:“女娲也真歹毒,竟然如此对我的姝涵!我怕外人知道我在太阳宫,惹来麻烦,便没让她知道我在这里,也一直瞒着轩辕健的身份,不想她知道了轩辕健和姝涵的事儿,仍然加害!这个恨,我可是一定要解的,看看她女娲有何本事!”轩辕健不知所措,只是赔笑道:“母后息怒,孩儿会问个明白的。”轩辕媓霍地起身要走,回头对轩辕健道:“等你问明白了,怕我的姝涵早死了!”轩辕健无话可答,唯有红着脸跪着。轩辕媓又道:“㛞珠,你们两个好久都未见了,自在一起说话儿吧,为母要去设法子救我的姝涵了。”说罢,头也不回,竟自出亭而去,云珡和妡婵也慌忙跟着去了。
〖姜炎下界助周伐商纣〗
话分两头。帝辛一如往常,与后宫美色在朝歌御园游戏,一次喝醉了,靠在锦榻上就睡着了,蒙眬中看到园中腾起一阵烟雾,见一只鹿,头上有五枝玲珑玉角,闪着亮光。帝辛好奇近前去看,鹿却一直往前走,他也不停追,追到河边时,鹿不见了,却见一个仙姿玉貌的少女站在河岸上,帝辛怀疑这少女正是那只鹿所变,拜问道:“姑娘可是天仙?”轩辕媓回道:“正是。”帝辛本性难改,一时心花怒放,又问道:“上仙驾临和_图_书王宫,可是来找朕的?”轩辕媓警告他道:“子受,你贵为人间天子,不思朝政,以致奸佞作祟,黎民生不如死,你就不怕上天责罚么?”帝辛哪里听得进这些话,笑道:“你看朕这王宫,美如天阙,不如你也来朕身边,朕封你为王后。”轩辕媓暗思道:“这帝辛天性善良,正直勇猛,比其父帝乙圣明,为何今日见他竟如此寡廉鲜耻?”如此想着便仔细看去,隐约见其灵体闪闪烁烁,跃跃欲出,轩辕媓心里一惊,暗思道:“分明有天神附其体,欲坏他社稷。我本想规劝帝辛重振社稷,以坏了女娲的复仇之计,好让她来找我,我再借机救姝涵出来,不料却被人先入手了,唉,不如早早回去,再思良策。”轩辕媓无奈,瞥向河水,忽然见河水中帝辛的身影,越发像是笪殷昊模样儿,轩辕媓肚里转道:“笪殷昊死了,莫非其灵未入聚灵阁,而投生到凡间了么?或未投生,其灵下界附体帝辛而已。”想到这里,见帝辛仍盯着自己,只得斥道:“你看看这河中是什么?”帝辛往河里看去,竟看到自己倒影,一张脸忽然变得狰狞不堪,形同骷髅,再仔细一看,身后突然冒出一个凶神,举着一把利斧朝他砍来,他才躲过,却见那凶神却是自己的影子。帝辛受到惊吓,大叫一声坐在地上,去看仙女,仙女早不见了踪迹。帝辛转身离开时,又见那手举利斧的凶神,顿时大惊失色,喊道:“快来救我!”这一声却惊得众嫔妃们都围过来看,见帝辛靠在锦席上,单手托腮,流着口水尚在梦中,于是急忙叫醒他,帝辛醒来,才知是做了一个梦。帝辛给嫔妃们说了梦里情景,笑道:“朕见神鹿来此御园,想必是有仙女要来宫中与朕相伴,只是这园中萧条,不似仙境,朕要兴建此园,仙女必复来。”说罢,下旨搜集天下奇花异草和金银玉石,大造宫苑。历时三年终于建造完毕,就像仙境一般,帝辛赐其名为“鹿台”。
亚门长大之后,果然天资聪明,天上地下无所不知,对天界的事儿记得清清楚楚,也知道自己是奉命下界布道的芃神。此后,他带着母亲在凡间西方布道,游遍四方,果然使很多人都信奉了天帝及众神,弟子们都将他奉为神子,由于亚门在布道时经常提到“约书”,人们也就将他称为“约书”。
再说凤和凰将太子姬晋带到南方楚国,栖落荆山一方青石上,每天听姬晋吹笙,一连过了四十九天,那青石竟变成了白玉。凤和凰飞升那天,被一个名叫卞和的人看到,卞和见凤凰停落青石,便知青石中定有宝气,于是将青石砸开,果然看到一块色泽橙黄的璞石,他带着璞石进献楚厉王,不想这楚厉王不识宝石,认为卞和来骗财,下令将他左脚砍了,赶出宫去。不久,楚厉王死在兄弟间的争斗中。卞和抱着璞石来到荆山,大放悲声,被后来继位的楚武王得知,又将他召进宫,问道:“你欺君犯上,本该处死你,而先帝只砍去你一只脚,你应该庆幸才是,为何却在荆山上哭?”卞和泣道:“凤凰落脚的地方,会是普通的石头吗?”楚武王为让他死心,就令玉匠辨别,谁知这玉匠也是有眼无珠,认定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卞和不服,在宫里又哭又闹,大骂朝廷上下没有一个智者,楚武王大怒,又令人砍去他的右脚。
话分两头。那日桃神下界之后,玉帝忽听到武德星君来报道:“圣上,界下西方冥界阴灵造反,打上西天门来了!”玉帝闻报,差点儿没瘫坐在地上,大呼道:“阴灵乃泰初之神,已匿迹多年,为何现在又打来了!”说完急召钟颀来见。钟颀回道:“阴灵来犯,灵界可御敌,圣上勿惊。”果然,一会儿又听武德星君入报道:“阴灵被西极灵界诸佛打败,逃回界下去了!”钟颀又道:“阴灵不久将重来。”玉帝得知灵界可击败阴灵,再听钟颀说阴灵又会来攻,便也不着急了,于是不紧不慢问道:“可有良策阻他来犯天廷?”钟颀回道:“自女娲娘娘下界在太行山造人以来,这凡间已过几十万年,其间人类几度迁徙,一部分人去了凡间西方之地繁衍生息,只因脱离中土时间太久,西方之人不通教化,疏远神灵,又信邪魔外道、灵巫之师,妄谈祸福。后来,女娲娘娘与伏羲昊与阴灵大战,阴灵大败而逃,苟活在界下西方冥界,一时间魔界兴起,人皆以魔为神,阳间已亡之人,多被他留在冥界为兵。然而阴灵无日不思重返仙界,但有机会,他必会引魔军来犯。”玉帝问道:“何计可退阴灵?”钟颀思忖片刻,回道:“今桃神化名李耳在中土布道,广收弟子大兴道门,如今龙域国之人皆信神灵,敬天爱人,民风淳朴。为今之计,圣上若能再派一神下界,去那凡间西方布道,使众人信奉天帝众神,就不会被那阴灵蛊惑,久而久之,阴灵难以为继,将会不攻自灭。”玉帝想到了芃神,欲令他下界轮回,到西方布道。钟颀又道:“伏羲昊于太行山一带教化民生时,那些人就已离开中土去了西方,故而后人并不知仙界众神,若芃神下界去西方布道,空口无凭恐难令人信服,臣以为,莫如下臣先将这仙界诸事写下来,编成经典,再由芃神携其下界,传经布道,可望成功。”玉帝低头沉思,喃喃道:“甚好,经典当以朕为主,众神为辅,令凡人拜朕为天帝……”玉帝的话还没说完,钟颀心里反感,打断道:“臣定会遵旨编写。”玉帝无奈,只得令他去编写布道之经卷。钟颀用三天时间将经卷写成,取名为《极经》,而后呈玉帝御览,玉帝看过之后大喜,即刻召来芃神,对他道:“此乃《极经》,是朕与人类之约书,你去界下西方布道,若西方之人信奉众神,守约向善,待他们肉身死后,灵体不必去那冥界轮回,可直达天界八十一诸星。”芃神领命而去,走到西天门时,钟颀赶了上来,拦住他道:“此《极经》我是奉旨所写,其中多有疏漏,我知上神乃是泰初大神,界下布道之时,上神可自便。”芃神会意,躬身向钟颀施了一礼,然后下西天门去了。
原来,周武王姬发死后,其子姬诵继位,为周成王,因他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一日成王姬诵与其弟叔虞在桐树下玩耍,树上落下一叶,成王捡到后戏言道:“朕以此封你。”周公旦听后,默记于心。等成王长大,周公旦奏请道:“请陛下为叔虞封赐。”成王问道:“为何要封赐叔虞?”周公旦道:“陛下年幼时就已封赐了叔虞。”说着便将他以桐叶封赐的事儿说了,不料成王反悔道:“朕幼时戏言,何必当真?”周公旦道:“天子无戏言。”成王无奈,只好将尧帝故都赐封给叔虞为侯国,国号为唐。
第二天,果然见襄公姬欢率文武百官,来到绵山重阳行宫出丧祭奠。姬欢燃香跪拜时,忽然间烟雾中显现了神迹,他看见重耳和介子推,姬欢大惊,忙道:“父王何以在此?”重耳道:“我已成神,已非你父亲。我是天神重耳,他是天神重阳,我们来此,是要告诫你,不可在此行宫久留,当领众人离开此处,并令沿山民众系茱萸于左臂,登上绵山,饮菊酒而避难。”说完之后便消失了。姬欢惊疑,问身旁文武道:“尔等方才可见到神仙?”众臣都莫名其妙,摇头不语。姬欢在烟雾袅绕中发呆,想起父亲的话,急忙令众人上山。姬欢道:“寡人见重耳、重阳二神显现,说山下将有灾难,请众随寡人上山避难!”说完,即令沿山居民都依照神仙的话,人人左臂系茱萸,登绵山,喝菊酒。果然到晚上,山下出现大火,将重阳宫和房屋烧为灰烬,民众下山回到家中,见家畜全被烧死了。从此以后,人们都信奉了重阳和重耳二位天神,姬欢下令在各地修建重阳宫,国人每月十五都要进宫供奉香火,并严令国人九月九日禁火,否则杀无赦。尹喜了解情况之后,知道在此布道不易,便将李耳留下的八枚李子核,种植到晋国的八个地方,从此隐居绵山,直到老死归一不题。
㛞珠好久不见轩辕健,又从须菩提口中得知他的记忆被消除,心里忐忑不安,便出蕊珠宫去太阳宫寻他,一路上思道:“也不知道他记忆消除了,还认得我么,若认得还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可慢慢叫他认得姝涵妹妹,若连我也不认得了,那就没做奈何处了。”没有姝涵同行,她便只能步行着去了,走了三个时辰才到太阳宫,进去一看也不见一个人,一时又觉得身子困倦,到园子里的一座亭上歇息。亭内四面窗棂有风透进,园子里花草香气,扑鼻而来,好不惬意,一会儿㛞珠便睡意浓浓了。轩辕健恰巧也往芳亭来,慢步至亭前,正要跨上玉阶,就见亭子里躺着一个婢子,轩辕健以为是妡婵,便叫道:“妡婵,是你在那里么?”见不应答,他便上前仔细一看,认得是㛞珠,正静静地睡在那里,纤腰一束,娉娉袅袅,苗条可人。轩辕健暗思道:“㛞珠好久都不见了,怎么会在这里?”想着便伸手去摇她,突然又见㛞珠绿茵茵的抹胸,一点玉|乳时隐时现,不觉和*图*书神呆,㛞珠醒来,蒙眬烟视,见是轩辕健,小心儿怦怦地跳了几跳,顿时两颊红晕映红玉面,如桃花初绽,接着坐起来,将那双玉臂儿一展,伸过去勾住了他的脖子,就将他紧紧搂住,不由得嘤嘤哭泣起来。轩辕健笑道:“巴巴地到了这里,正好歇息着,怎么见了我就哭了?”㛞珠松开他,又上上下下地瞅了他一会儿,翣翣眼儿,将头儿一偏,问道:“你可知我是谁?”轩辕健捧着她的粉脸儿,端详了半晌,吃吃笑道:“你怎么了?不信你和一个外人勾肩搭背的,你是我的㛞珠,你是我妻子,怎么我就不知道了?”㛞珠扑哧一笑,忙将玉手儿掩口,又努着嘴儿道:“夫君,你怎么都不去蕊珠宫了?害得妾好想你。”轩辕健摇摇头,叹道:“那里又不是我家,我总觉经常去叨扰不好,那会儿我还想去的,不想你却来了。”㛞珠笑道:“你都把姝涵妹妹忘了么?”轩辕健蹙着眉,问道:“谁是姝涵妹妹?”㛞珠闻言,忙将玉手儿掩住口,睁大眼睛直愣愣地盯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来,心里思道:“完了,完了,果然被消除记忆了,这下可怎么办,我姝涵妹妹可怜的,唉,只可惜那地牢被玄封,除我谁也进不去,要不然我领夫君去看看姝涵,说不定什么都记起来了呢。”想到这里,问轩辕健道:“夫君,你有妻子名叫轩辕姝涵,你只是出了事故忘记了,我是你的妾,你可记住了?”轩辕健闻说,摇摇头,见㛞珠蹙眉撇嘴儿的,又急忙点点头。㛞珠又扑进他怀里,撒起娇来,就在这时,又听身后说道:“你们两个在这里作甚?”轩辕健回头一看,见是母亲轩辕媓站在亭外,于是低声道:“快起,我母后来了。”㛞珠忙一骨碌爬起,整整装束,福了一福道:“母后万福金安!”轩辕媓见是㛞珠,早知道她与轩辕健已私订终身,便过来抱着她,笑道:“我还以为是哪个婢子哄我儿耍呢,原来是你,好媳妇儿,何故来迟?怎的不早些儿来看为母?”㛞珠一听轩辕媓一句“媳妇儿”,一句“为母”的,便知她已知自己与轩辕健私订婚约的事儿,鼻子一酸,竟倒在轩辕媓怀中哭了起来,轩辕媓忙哄着,安抚了半晌才消停下来。
凡间龙域已是东周灵王姬泄心统治时期,当时人心失道,诸侯互相侵犯,国土不宁,灵王虽忙于调停,战事仍然不断,民不聊生。芃、桃四神来见玉帝,奏道:“凡间人心失道,臣等愿携天条轮回界下,教化众生。”玉帝问道:“教化万民乃是灵界之事,尔等下界何为?”芃神答道:“西极灵界虽有众佛弟子在人间布道,并未达中土龙域,臣等下界教化,使万民归心,一心向善,如此,周朝得昊天佑祚,可成万世基业。”玉帝大喜,封芃、桃二神为布道神,另二神仍然守护天门。桃神奉命下界轮回,当时周王朝正逢诸侯争霸,民生凋零,桃神元灵不入冥府,自己又一时找不着投生地,便在王廷所在洛邑闲游。一天,桃神元灵游到花果山,看凤和凰落在一块青石上,他知凤和凰是二石女所化,上前问道:“你二神为何在此?”凤和凰见是桃神到来,现了灵体,其中一石女反问他道:“听说你当了天门的守护神,你不在天门守卫,却为何下界来?”桃神就将奉命下界布道的事儿说了一遍。二石女对他道:“我们听到此地有人奏乐,便下界来听。”桃神奇怪道:“难道仙界乐声不比这人间的动听么?”二石女笑道:“此人所奏之乐,犹如凤鸣凰吟,故而吸引我们来此,这笙乐美妙,胜过天籁之音。”桃神问道:“为何我听不到人间美乐?”二石女叹道:“此人是灵王的长子姬晋,灵王爱其笙乐,就立他为太子,从此他于深宫为灵王奏乐,再也不来这花果山了,我们离开仙界十天了,本想一会儿就回仙界去,却见你来了。”桃神一脸愁苦道:“唉!我已来这界下十年了,至今未寻到适于投生的母体,这可如何是好!”其中一石女灵机一动道:“我倒有办法,又能使你称心,也能让我如愿。”说着,转身对另一石女道:“姬晋喜欢农女娌氏,只是他父王反对,下旨将娌氏囚禁,故而他才到这花果山吹笙抒怀。如今,他被其父立为太子,更不得自由了,郁郁成疾。不如接他去南方,让他为我们每天吹笙,灵王见姬晋死,必会释放娌氏,桃神正好可投生于她,如此岂不两全其美?”另一石女笑道:“此计甚妙。接他去南方,过了四十九天,我们就带他去仙界做个神仙,也不枉他在这凡间一世。”桃神笑道:“虽是妙计,但也残忍。”二石女道:“不然,他病入膏肓,即使我们不接他,他不日将死,与其到冥界做个孤魂,不如引渡他上界成仙,这可是莫大之善事。”桃神道:“你二神如何接他去南方?”二石女道:“他死之后,花果山有仙鹤,我们素来交好,烦它载着姬晋的灵体随我们前去就是了。”说完之后,三神开始实施计划。
芃神奉命下界,在凡间西方寻找投生之地时,并不像桃神那般大费周折,刚来到西方一国,见一农户家有一个叫麦尔彦的少女,正在井前打水,芃神元灵就入井里去了,顿时井水泛出光来。麦尔彦提上木桶,见桶里的水泛着七彩光,感到好奇,就用木瓢舀起来看,顿时头晕目眩,就在井边睡着了,入了梦境,梦里踩着云端来到一座高大的宫殿前,刚要进去,就见宫门上飞下一只龙朝她大吼一声,她吓得后退几步,再去看时,又见门上没有龙,于是快步进入,来到西殿前,刚要进入,忽见檐上又飞下一条龙,口中喷着火焰挡在面前。麦尔彦害怕,转身就要回去,又看到眼前出现滚滚白云,感觉就像置身于九天玉霄,这时又见一个天神持一根十字玉杖从云中走来,来到她面前,仔细一看,见天神长发披肩,眉清目秀,玉面素衣,对她道:“麦尔彦,我乃是龙帝盘古,你是我选中的圣女,我有使命给你,你已怀灵而得天孕,数月之后你会生下一子,这是天界降下的神灵,他将使这四方众生蒙福。”麦尔彦感到很幸福,问道:“龙帝,这是什么地方?”盘古道:“这是太阳宫。”麦尔彦问道:“龙帝,这是什么门,天龙为什么要挡我?”盘古笑道:“此乃亚门,因你是凡人,天龙不会让你进入亚门,等你归一之后,自然就能进入了。”麦尔彦低头思索一会儿,低声道:“亚门……”然后抬头,却不见天神了,她转身去找,却见天龙张开血口朝她扑来。麦尔彦大叫一声惊醒了,见自己还在井边,原来做了一梦。麦尔彦到家就怀孕了,后来生下一子,想起梦中的情景,就给孩子取名叫“亚门”。
帝辛召集群臣进园观赏,问笪燕宝道:“朕有此仙境,仙女可至否?”笪燕宝摇头,叹息道:“陛下若能敬天爱民,向善修行,可与三皇五帝一样,死后便可列入仙班,又何须耗尽天下之财,取民脂民膏兴建鹿台,陛下只为贪图安逸淫乐,上天不再祚佑陛下了。”帝辛大怒,令侍卫将笪燕宝乱棍打出不题。
费仲见帝辛爱妲己,沉溺酒色,劝谏道:“妲己非姬昌之妾,姬昌冤死,陛下何不昭雪,安抚姬氏,若兴兵发周,必致惨败。”帝辛道:“妲己虽与姬昌无关,但姬昌自封为王,反心昭然,如今其子反迹已现,岂能不伐?”费仲叹道:“我朝歌大军分兵伐诸部,飞廉远伐东夷,如今只有恶来一军,胜败实难预料。”帝辛怒道:“朕意已决,不得再谏!”此后,姬发在姜尚帮助下,率军大战于牧野,恶来阵亡,姬发攻进朝歌,飞廉率大军挥戈勤王,因多数士兵为东夷战俘,中途倒戈,飞廉还未至朝歌就闻帝辛自焚于鹿台,于是饮恨而死,自此殷商灭亡。
且说楚武王抢到蛇灵珠,没想到回来途中被突然爬进车驾的两条毒蛇咬伤,中毒身亡,他儿子楚文王继位,将那枚蛇灵珠供奉在先王灵堂之上,视为国宝。当他得知卞和在荆山抱璞而死,相信卞和的话是真的,命令工匠剖开璞石,果然得到一块凝脂般的宝玉,楚文王厚葬了卞和,为了纪念他,就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从此楚国有了两件稀世之宝。
且说周穆王五十二年,姬满再次发兵往西域,乘骅骝八骏专程往昆仑山寻找西王母,于山间遇到四仙女,问道:“尔等何人?”绿衣仙女答道:“我是许飞琼,西王母御前侍女。”红衣仙女答道:“我乃董双成,西王母御前侍女。”紫衣仙女答道:“我乃段安香,西王母御前侍女。”白衣仙女答道:“我是贾陵华,西王母御前侍女。”姬满问道:“既是仙女,为何都是俗名?”许飞琼笑道:“我等在凡间,也曾是人生父母养,食人间烟火的俗人,有缘得西王母点化,修行成仙,故有俗名也。”说罢,领姬满朝昆仑山仙洞中走去,途中见昆仑山上腾起一片紫云,见西王母立于山巅,姬满细看去,果然与梦中仙女一模一样,西王母下来,挽着姬满走入玉宫,四侍女献上万岁冰桃、千年雪藕,姬满方知原来西王母确有其人。
玉帝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