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作者:天榜草莓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二百零二章 隐隐有大世来临之象!让皇权下乡!

第二百零二章 隐隐有大世来临之象!让皇权下乡!

“不!”
这已有过先例了……
难道真要他们学习那些下九流的学问??
儒家的根被掘了!
这些老百姓本以为这一辈子,就要这样忍气吞声,在折磨中渡过时,忽然有一天,一队锦衣卫闯了过来,围攻了孔府。
如果说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那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将这样重量级的存在请出文庙,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
诸多大儒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他说什么了?”
一间昏暗的书库中,点着几根蜡烛,桌子旁坐着几个名动天下的大儒。
再紧接着。
这一次,这些大儒真的坐不住了。
凭什么大明皇帝如此胡作非为,还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就是所谓的皇权不下乡。
可事实和他们想象的画面,却是截然相反!
“此前我在应天府,观测大明朝廷气运,看到一个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盛世之象,那场景,那动静……如果真的让大明皇帝做成了,他或许会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件事非常严重。
众人听闻,顿时安静下来。
无论谁来做了皇帝,都不敢动他们分毫。
“北岳兄,事到如今,再说这些已经没用了,还是商量商量,到底该如何是好吧!”一旁有着美髯的中年男子摆了摆手说道。
这等不被约束的权利,让孔府越发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一开始不情不愿来到这里的官吏,此刻的心情,非常之复杂。
可这对于孔府治下的百姓而言,却是无比绝望的。
这造成了很大范围的轰动。
那些宣判的官吏,听到这样的回应后,一个个人都麻了!
不少大臣非常难受,在大势的推动之下,他们只能随波逐流。
如果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见摇了摇头,顿时大失所望,连连说了几声可惜可惜!
不可能!
“大世来临?”
身为儒家文人,自是最怕见得这等场景……
“我知道你们不https://www.hetushu•com.com愿意相信,更不愿意接受,我一开始也不敢相信我看到的……”
“这是我观察到的结果,你们信也好,不信也罢。”
这当真比杀了他还要难受百倍千倍,不仅官身没了,还牵连了自己的子孙,让后代再没机会踏入官场,等于掐灭了宗族兴起的火焰。
孟子是谁?儒家亚圣。
皇宫内。
这话一出,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那些下九流的学问,如何能和儒家学问相提并论?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到现在,这么多年的天下都是在儒家的辅佐之下兴盛、衰亡,到了宋朝,已经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格局。
“心愚居士,你在胡说什么!”
很快,朝廷的官吏就来到了曲阜,宣布了北宗孔家的罪名。
这些百姓饱受孔府欺压剥削,一个个怒不敢言,十分之绝望,因为从没有人会管他们的死活。
还真有人拒绝皇帝的派遣,当然,并不是直接拒绝,而是委婉的表示自己生病了,暂时不能为朝廷做事。
这让朝堂的大臣再无理由推辞,只能继续为朝廷做事。
华夏古代的地方大户或宗族在地方上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其权利和经济影响力直接影响乡镇百姓的日常生活。
对于乡村,一个帝国当然大概掌控。
百姓苦一苦也就算了,怎能让圣人后裔遭遇不公对待?
能进入这个房间里人,彼此都是信得过的。
可越是如此,大家才如此难受。
压在他们头上无数年的大山,就这样突然的消失了!
那可是孔府,是儒家的圣人后裔,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皇帝会因为他们这些平民的死活而苛待了圣人后裔!
朝廷审判北孔罪行这消息,他们就没办法遮掩了,也没必要遮掩,毕竟这是朝廷的暴行嘛!
所有百姓听着宣判的罪行,一个个激动的痛哭流涕,随后倒头就拜,磕头之声不绝于耳,场面之壮观,非同一般!
这话相www.hetushu.com.com当于否定了他们的所有,让他们一个个都成了跳梁小丑!
而这事情也很快就传到了周边郡县,成为不少人的谈资,大家不断讨论北孔的各种所作所为,被如此审判,当真是罪有应得了。
“哎……”心愚居士也知道众人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一开始他根本不愿意说出来,在众人的连番追问之下,才开口说了实话。
不过。
众人沉默许久之后,那名为北岳的青年大儒,忽然幽幽的说着:“你们还记得文宣公所说吗?”
“心愚居士,你这是在开玩笑吧!”
儒家独尊的情况将会彻底消失!
但很快,苏澈褫夺衍圣公爵位,接着将衍圣公一家审的审,判的判。
既然南孔助纣为虐,主动帮朝廷挖儒家的根,那仁义良善的北孔呢?
而现在,他们儒家似乎要被这个时代给抛弃了?
可很快。
他们鼓动衍圣公,煽动各种舆论,团结天下文人共同对抗皇帝的意志,遮掩北宗的那些丑事,他们暗中的所作所为,都是守护儒家的一切。
心愚居士放下手中书本,看了一眼房间众人期待的目光,脸色有些古怪,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摇了摇头。
孔府的族长能一言定生死,即便是朝廷也无权管辖……
“有变化自然是有变化的。”心愚居士苦笑一声,无奈的开口说道。
随着这些事情的发展。
与此同时。
只听心愚居士缓缓开口说道:“我观其气运,大明王朝的根基并没有被动摇,反而更加稳固了,隐隐有大世来临之象!”
有这样的例子在前,谁也不敢轻易违抗天子的命令,他们带着不情愿的想法来到了这里,本想着会看到曲阜百姓不舍孔家被判的样子,更有甚者,还会辱骂他们为朝廷走狗,有辱斯文,竟敢来宣判孔家罪名,日后如何去见祖师?
可革了职,还下令子子孙孙永不录用,这等惩罚,当真是让人胆寒。
而地方官员在执政过程中常常www.hetushu•com.com要与地方乡绅妥协,更多是成为了地方乡绅和上层衙门之间的沟通枢纽。
实在是因为这种事情,有伤风化,有损圣人名誉,那些文人大儒,根本不可能放手不管,一个个不约而同的出手阻止了。
朱元璋几次三番的尝试,在儒家文人们的承受的极限边缘反复横跳,自然引起不少大儒的反感。
这番话说完,心愚居士闭上了嘴,而这些大儒的脸色也难看到了极点。
然而这个时候的北孔,已经流放的流放,砍头的砍头,早已树倒猢狲散,一地鸡毛。
“文宣公??”
偏偏跟着挖儒家之根的,还是孔子第56代子孙,文宣公孔希路!
“就一点动摇也没有?”有大儒追问,他不相信,帝王如此倒行逆施,没有动摇根基之象,哪怕有一点也好啊,算是给他们一点安慰了。
当真本末倒置了!
因为他们代表了儒家,他们的背后站着的是天下的文人。
“就算他没有做成,按照现在这样的局面发展下去,依旧会是一个罕见的大世!”
曲阜孔氏,从未遭遇过如此暴力的对待,这件事情,当真是前古未闻。
如何让皇权下乡?
难道他们儒家真的一点也不重要?
不少官员看到这一幕时,根本不敢相信,下意识以为这些百姓为孔氏痛哭流涕,细细追问之下才知道,他们哭的是孔氏终于倒了,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年了,终于倒了!太好了!
朱元璋之前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动摇儒家的根基,并不算特别严重的问题。
那被称为北岳的青年大儒瞥了房间角落站着读书的老头,开口问道:“心愚居士,你通晓望气观测之术,这明朝的开国皇帝,如此逆行倒施,是否有气运不稳,王朝根基动摇之相?”
现在儒家正是兴盛的时候,谁能想到突然生了这样的变故!
“什么样的大世来临?”
苏澈正在考虑一件事。
最令人气愤的是,当官吏宣判曲阜孔氏的罪名,那些衍圣公治下的百和*图*书姓,竟然全都拍手称快,一点也不知道维护圣人名誉!
“哎,当初朝廷处置北孔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出手,您偏偏说什么大势不可逆,现在再想扶持北孔,已经不行了,当真是追悔莫及!”一个青年模样的大儒,咬牙切齿的说着。
还要胡搅蛮缠,那就真的有失体统了。
怎么……会是这样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自然没人再说心愚居士胡说八道了。
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被压迫了多久,到底有多么的绝望,当朝廷宣判了北宗孔府后,竟然会如此的激动。
他们被朝廷派遣到这里宣判北宗孔氏的罪行,一个个都是不情不愿的,毕竟身为儒家学生,却要做这种事情,这是要背上骂名的。
大儒们根本不相信,更有甚者,直接呵斥出声,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
“他说……陛下改推行各种学业,这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应该跟着学习,改善自身,如何能阻止反对?这是不应该的行为!儒家,岂是如此短视利己之辈?”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大明开国皇帝如此倒行逆施,掘了我们儒家的根,已经造成诸多不满,怎么可能有大世来临之象?这也太荒唐了!太奇怪了!”
这话没有说完,青年大儒北岳也不敢说完,反正大家都明白就行。
半年之后推行的百家学院,以及大批量的启蒙学院,却是直接挖了儒家的根基!
不过。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愣住了,一个个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根本不敢相信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一开始,他们还是想反抗一下的。
宋到金,金到元,元到明,无论王朝如何更替,孔府一直屹立不倒。
孔府,倒了!
“一个千古未有的盛世!”
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儒们只能摇头叹息,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
凭什么?
在圣人后裔的治下,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一定是有人恶意诋毁,传播相关谣言罢了!
如果皇帝只是单纯的杀了他,还能让他留和-图-书一个忠良贤臣的名头,他的家族也会被其他儒家高看一眼,被照拂一二,也很正常。
皇权能够到达县官一级,县官以下就要依托地方宗族!
可就是这样的委婉拒绝,还是被皇帝直接革职,并且下令这官员的子子孙孙,永不录用!
“这……怎么可能!”
“是啊,难道一点变化也无?你倒是说说怎么回事啊!”又有人追问道。
明清有里甲制、保甲制。
据说在推平孔府的时候,曲阜百姓,无不拍掌叫好,热泪盈眶,感激涕零,朝着应天府的方向磕了好几个响头。
秦汉有乡里制度,比如三老,还有什伍组织。
当然了,关于这些百姓的事情,很快就被人为的遮掩住了,并没有彻底的传开。
然而天命难违,身为朝廷官吏,他们如果拒绝,后果倒不至于死那么严重,头顶那乌纱帽,肯定是没了。
绝对不可能!
一个头发花白,人称毕圣公的老儒低声说道:“真没想到南宗文宣公竟如此不识大体,公然背叛儒家,为朝廷说那种大逆不道的话语,可惜事到如今,再想寻北宗孔氏,已经找不到了……”
不过,所谓的皇权不下乡,并不是指皇权对地方行政工作的控制力,而是皇权对乡镇的实际控制能力。
那历代如何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治”管理?
许多大儒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一起,开始商讨对策,如何能缓解现在的局面?
这些大儒对新朝的印象早已差到了极点。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朝廷官吏,在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都不免为之动容,一时间心情格外的复杂。
曲阜的百姓不仅没有辱骂他们,而是感激朝廷的立法如山,法不阿贵,当真大公无私!!
其实早在建国之初,皇帝就想绝天下儒家祭祀,所幸被阻止了,后来更是要将孟子逐出文庙。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长官一般不由中央直接任命。
“如果有气运不稳,王朝根基动摇之相,我们或许可以……”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