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作者:天榜草莓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一百七十二章 模拟总结:罪在当代,功盖千秋!千古一帝!!(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模拟总结:罪在当代,功盖千秋!千古一帝!!(下)

可问题是……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那就是官员会克扣粮食,私吞工钱,将这徭役当成了义务,强行摊派在了农民的头上。
官吏玩忽职守、滥设吏卒、贪赃受贿、科敛害民、侵吞钱粮、逃避粮差等,皆处重罪。
苏澈自然不可能重蹈覆辙。
【始皇帝的功绩无可厚非,你的功绩更是无法抹除!】
这样的方式,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变成了正向循环。
【天下再兴!】
苏澈来到这里,亲自给所有学生讲课。
穷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自己贫困的根本,因为他们没办法直接为自己努力。
随着中原大兴,国力旺盛到了极点,南边的东晋,便不再是对手,很轻松的便被解决了。
虽然晋国僻处江南,但作为名义上的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还算是挺难缠的。
为了避免这一切的根本,历朝历代很多君主都会采取各种措施。
《大诰》所列凌迟、枭首、族诛者成百上千,弃市以下万数。刑律极严酷,超出《大明律》的量刑标准,许多遭族诛、凌迟、枭首者多属寻常过犯。
他该不会放心大胆的任用燕国之人吧?
因为这一切的本质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人自然而然的分为贵人和穷人,被划分成了两个阶级,而这两个阶级天然对立,矛盾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直到不可避免的地步。
随着前燕被灭后。
【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
随着吏治清明,百姓逐渐安居乐业,加上对胡推恩的实行,使得胡人的威胁荡然无存,而苏澈也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便加强了中原与草原的贸易,同时还大规模开荒了土地,重视粮食的耕种,防止饥荒的出现。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前凉和代国。
那是最后的总结。
当真疯狂!
起解官物、放富差贫者,族诛;贪赃纳贿、说事过钱者,凌迟处死;盗卖仓粮者,墨面文身,挑筋去膝盖,仍留本仓守支;驿丞科敛驿夫,戴重枷于驿前。
因为这一番言语,当真是大逆不道到了极点!
苏澈给出了一个回答。
苏澈这一番洋洋洒洒的讲课,所有太学生无不热血沸腾,即便是那些宗族勋贵出身的学生,此刻都一副要背叛自己原有阶级的姿态。
【少年成了开国明君。】
知道无法根治,难道就不去做了?
在另外一个世界,苻坚相信以自己的个人魅力,能让他们臣服,只要对他们掏心掏肺,就能让他们对自己掏心和图书掏肺。
【很多年后……】
接下来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南边的晋国。
可为了活着,吃一口饭,所有底层人不得不拼命努力的种田,他们并没有将任何选择。
所以苏澈并没有着急再对外征战,而是开始了治理国内。
在讲课的最后,苏澈甚至不在意的说:“若我死后,天地变色,那就推倒重来!”
秦国都城,太学。
同时,直属于皇权的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应运而生。
而官员若敢阻拦,所有阻拦的官员,全部抄家灭族!
在苏澈的讲道之下,那些太学生,此刻一个个都惊呆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苏澈竟然会告诉他们这些!
从才能来说,经过专业选拔的官员也更适合和皇帝一起管理国家。
阶级的斗争永远也不能停止!
【来到这个世界的你,将你的一腔理念,全部说与了你最忠诚的臣子王猛听。】
看到了这个结局后,苏澈忽然注意到了什么,连忙抬起头。
王猛拿下燕国后,并没有立刻班师回朝,而是选择镇守燕地,选贤举能,除旧布新,惩奸除恶,安定人心,发展生产,恢复民力。
朱元璋说:“其正官、首领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
【真正的,千古一帝!】
【罪在当代,功盖千秋,杀戮无数,又当如何?】
反正作为侵略者,他们的手上或多或少沾染了汉民的鲜血,杀了也是名正言顺,并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苻坚一开始的愿望。
【你在草原上组织的胡人军队,对周边国家而言,是灾难一般的存在。】
【你完成了当初的目标。】
这直接形成了压倒性的强势,也从一定程度解决了草原的供给问题。
毕竟。
沦为雇农之后,不管再怎么努力,哪怕拼死拼活的种田,也只能让地主老爷更富有一些,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积攒财富,从而改变命运。
虽然苏澈也明白,这样的行为,只能治一时,根本不可能根治。
只要有了人性,那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权利的腐败。
而敢阻拦百姓的官吏,一律严惩。
在王猛的一系列举措之下,燕国旧地六州之民如同旱苗逢雨,欢欣雀跃。
“彼时,这天下能彻底大同!”
可却没什么人敢抗议。
这不是在鼓吹造反吗?
这两国一灭,大秦便算是完全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当天下间的一切,逐渐远离你最开始的大同世界。】
为什么从古至今,王朝hetushu.com•com不断覆灭,就像是有着一个循环,周而复始,不断轮回?
【模拟总结】
这阶级的对立,就是王朝覆灭的根本。
不少太学老师忍不住苦笑一声,无奈的想着:“陛下……何故谋反耶?”
三朝元老,枢密使文彦博说:“祖宗定下的法制都在,没有必要改动,免得失去人心。”
不过……
这使得君主对官员的控制不仅有书面条文的约束,而且还上升到有实体密切的监控机构。
苏澈刚准备说什么,苻坚指着契灵之书说:“看看最后的模拟总结吧。”
神宗听到这样半是威胁的话,也没有反驳,而是委婉的说:“也不是所有士大夫都认为变法不利,还是有认为应当变法的人在。”
【也让无数百姓为你歌功颂德!】
明朝百姓一旦遭到官吏欺压刁难,甚至能将这官抓起来,然后手持《大诰》赴京告状。
【综合评价:千古一帝,盖世君王!】
游牧民族对于自然和气候的依赖,要远高于农耕文明。
意思已经很直白,当地官员敢阻挡百姓揭发、捉拿害民官吏,一律诛家灭族!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效仿周公《大诰》之制,刊布明之《大诰》,颁行天下,告诫臣民。
可如果一个君主远离了底层的百姓,不知道民间疾苦,那这个君主不管做出任何政策,都是毫无意义的。
只要投降之人,或者被击败之人愿意为苻坚效力,往往都能得到信任,从而被重用。
从利益来说,皇帝自然会和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层一起管理国家。
不远处,一个穿着氐人服饰的少年,微笑着走了过来:“还真让你实现了短暂的天下大同,真是厉害啊。”
契灵之书上,文字在缓缓演化。
……
《大诰》中写:
这样的事情此前就发生过几次,王猛并不希望再发生一次。
这样的斗争,自然是不利于维稳统治,很容易让一个王朝覆灭,作为统治者,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等到若干年后,徭役还是会强制摊派,民众依旧会被压迫。
比如刘邦的陵邑制度,不断迁徙豪强,避免他们祸害百姓。
如此。
【你成为了大秦帝王。】
【在你的统治之下,天下短暂的实现了大同盛世。】
又用近乎苛刻的刑罚用以规范官员行为。
若非如此,王猛甚至怀疑自家君主是不是换了个人呢。
权贵阶层,地主阶层,宗族阶层,已经彻底脱离了底层的百hetushu.com.com姓。
至此,苏澈也算是完成了最初的目标,一统天下,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
【若我死后,天地变色,那就推倒重来!】
那又如何?
【这一日,有屠龙者遵循你的话语,他站了起来,他振臂高呼,一呼百应,顺势而起,带着无数底层农民,一起屠了大秦这条恶龙。】
他讲课的主题很简单——阶级斗争!
【在你死后,有人将你的功绩与始皇帝相比。】
大多数统治者,都会选择“与士大夫共天下”!
【此后你诛杀无数贪官污吏,杀死无数祸害地方的世家大族。】
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随后苏澈开始颁布对胡推恩令,同时开始进行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允许通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民族。
“混六合为一,天下再无胡人,倒是让周边的国家受苦受难了……”
少年正是苻坚。
如果发生天灾,胡人们的选择要么是南下掳掠中原,要么是逐水草而居。
可问题是……
苏澈先整治了那些鲜卑、西羌的降伏贵族。
一般来说,臣子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被君主所顾忌,但王猛却丝毫没有这个担心,放心大胆的推行自己的各种政令。
“盛世之治,不过一时,大同之治,贵在千秋!”
中原会有饥荒,草原也会有饥荒。
苏澈知道这点,便派遣探子,去探寻各个地方徭役摊派的情况,只要抓到贪污者,便直接抄家灭族,并且大肆宣传这种行为是官员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现,民众可直接抓官上告,只要属实,重重有赏!
当这个目标完成之后。
文彦博答:“陛下您是和士大夫们一起共治天下,不是百姓一起治天下!”
苏澈闭上了眼睛。
【即便无数年后,依旧有人继承了你的意志……】
底层的百姓的确很重要,可能将那些轻若浮毛的百姓,放在士大夫阶层之上,这样的君主,可谓是古今罕见。
当中原和草原结合之后,有了后援的胡人军队,战斗力翻了不止一番。
神宗说:“变法的话,对士大夫们来说确实会不太高兴,但对百姓却没有不方便啊。”
君主的本质是天下之主,因为大私,所以大公。
被苏澈种了下去。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当然是大兴教育,与民休养生息,重视吏治,开垦荒地,减免税负,至于必要的徭役,苏澈并没有停止,而是选择了以工代赈的方式。
契灵之书上,文字还在不断的演化。
当年宋神宗在和*图*书资政殿召见大臣王安石和文彦博议事,讨论变法。
这样的“暴政”,自然被无数官员腹诽。
对王猛而言,这样的变化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苻坚不再那么迂腐,虽说行事百无禁忌,但他仍旧坚持自己的底线,并未变得一味暴戾,依旧一心向民,期待着实现传说中的大同世界,让天下彻底归于和平。
显然,在神宗看来,他是认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理论的。
他和以前的风格可谓截然不同,对朝臣的态度甚至都不再以礼相待,而是直接辱骂,甚至殴打都来了,他还给自己配了一把‘德’剑,若谁敢不服,那就以此德服人。
近些日子,肉眼可见的是,苻坚的变化非常大。
【你的存在,影响了无数年以后的后人,你被无数后人称为最伟大的皇帝!】
更疯狂的是说着一番话的,是大秦的君王!!
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人斗胆去做。
等到朱元璋一死,曾经辉煌一时的《大诰》,也和废纸没有多少区别了,官吏、地主和普通底层民众的阶级再次开始对立。
【如果想要实现天下大同,靠的从不是什么圣人的教化,而是斗争,永无休止的斗争!使地主、世家、宗族、勋贵、官员,不能为所欲为,一次又一次的重来,终有一日,能抵达最终的目标!】
【你的暴虐,你的无道,让无数人深恶痛绝。】
他们终究是狼子野心。
而那些太学的老师官员们,则一副见鬼的表情,若是讲课的不是大秦君王,那他们绝对会报官将这人给抓起来,送进天牢里去!
一转眼三十年后。
苏澈开始修炼自己的武道。
先把别人击败,然后和别人坦诚相待,希望别人能为自己所用,共创大业——这样的事情,是苻坚最喜欢做的。
王朝覆灭的本质!
自此之后,明朝初年出现了许多百姓捉拿贪官的事件。
其中惩处贪污的罪案就占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
【在你们的联合之下,平燕定晋,如拾草芥,中原平定,天下一统……】
再次睁开双眼,苏澈看着书中内容。
这日后变革的火种。
只要有利益可图,同样不可避免的会让地主乡绅,世家大族,大肆兼并土地,发展本族生意,官商勾结,窃取国家利益,压榨底层的百姓。
所以。
在苏澈看来,造成这一系列的本质,就是权利的腐蚀,利益的驱使。
这样的徭役,不仅不会加重百姓身上的负担,甚至还减轻了他们身上的负担hetushu•com•com,受到很多农民的欢迎。
即便如此。
苏澈清楚。
【不过,你强行统合六族,诛杀世家大族,肆意诛杀贪官污吏,诛灭无数地主劣绅,为你英明神武的功绩上,留下了黑点。】
苏澈根本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他只需要现在的结果是好的,那就足够了!
【当你的后人暴虐,成为了暴君,当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当世家大族的苗头再起,当土地兼并再次变得严重。】
苏澈重视中原,自然也重视草原,除了对于胡人的贸易之外,苏澈还令各个部落出壮士,组织军队,用他们对外侵略,变成“上帝之鞭”,去鞭打其他国家……
这一次东出,轻松攻占燕国全境,唯一让王猛担心的,便是自家那位心眼有些太大的君主了。
【这个时候,你当初种下的火种,当初承诺的言语,被人从那满是灰尘的史书之中翻找了出来。】
“如果想要实现天下大同,靠的从不是什么圣人的教化,而是斗争,永无休止的斗争!使地主、世家、宗族、勋贵、官员,不能为所欲为,一次又一次的重来,终有一日,能抵达最终的目标!”
《大诰》所列罪案,可分为官吏、豪强、百姓及武臣几部分。
当这个矛盾发展到了极致后,穷人越来越多,一旦发生天灾,那这些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的穷人,只有背井离乡,甚至起义造反。
再比如朱元璋的诸多举措,他制订了严厉典章制度来管控官员,整顿吏治。
权贵官员和地主乡绅,以及世家大族,这是让王朝中兴的原因,也是王朝覆灭的根本!!
因为苏澈真的抄了很多家,灭了很多族。
【结束干涉】
瞒上欺下,这样的行为简直不要太普遍。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财产和生活方式都是“活的”,这既是优势,也是其生存的困难之处。
哪怕他们有再多的才能,只要不够忠诚,那一切都是空谈。
毕竟自古以来,北方中原对于南方的势力,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农民来说,农闲时刻并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与其让这些劳动力休在家中,还不如给与他们工钱或者粮食,让他们参与徭役。
【大秦帝国的光辉,照耀千古。】
这大逆不道的思想。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他们一旦安稳的“停下”,就意味着走向死亡。
至于那些前燕贵族,则全被苏澈贬为庶民,苏澈根本没有礼遇的意思。
可苏澈却是明白,这些人不能继续留着,便尽数杀了。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