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贰更2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七卷 封神纪事 第346章 天师归来

第七卷 封神纪事

第346章 天师归来

“读后感?”
一个月后。
同门从羡慕到鄙夷,从亲近到疏远。
周易没有说什么,答应指点故人之后,可不是做保姆。
杨晋经历了人情冷暖。
东胜神洲的道经多如牛毛,连小小的玄元宗都有几万卷。
杨晋看清老道面容,连忙躬身施礼。
晌午时分。
周易喜欢聪明人,见通玄明白敲打,便安心在藏经殿安度晚年。
《神气养形论》是一卷纯粹的先贤典籍,讲述神魂蕴养之道,并没有记载任何炼神法门,全篇一千二百余字。
……
长时间没见到杨晋,周易取出传讯灵符。
“师祖,这个月任务完成了。”
读百遍,有四五千字的感悟。
修仙界,实力才是权力的根基!
周易沉默半晌,从袖口摸出一粒筑基丹,一卷典籍。
杨晋已经五十岁,在宗门弟子眼中位高权重,此时却是苦着脸说:“师祖,这回也太多了。”
回想过往,蓦然泪流。
杨晋没有像十年前一样,坚定不移的答应,犹豫片刻拿着典籍离开。
他们不敢说老祖教导方式有错,只会说杨晋榆木脑袋,资质低劣。
杨晋顺利筑基,进入灵宝殿任执事。
周易愈发的老态龙钟,身上散发浓郁的死气,仿佛行将就木。
遁光落下化作人形,正是假死脱身的周易。
“木属天灵根!”
玄元宗藏经阁完全对外开放,任何弟子都能诵读典籍,这一点比起大宗门宽松得多。
青云山。
“莫要哭丧着脸,我活了五百多年,已经远超寻常金丹,这可是喜丧!”
周易最后上山,自然排在队伍末尾,前方数百人只有寥寥三人引动缘法灵光,可以说拜师概率极低,要知道这些人都有灵根。
当年周易是玄元宗希望所在,未曾想五百年来默默无闻,反而是玄雨带领宗门复兴。
并非是归还典籍,而是为了与周易说说话,讲一讲凡俗的趣事,送上一摞新编话本,像是在照顾年老的父亲。
杨晋来到藏经殿外,捧着厚厚一叠纸,上面写满了感悟。
修行结束。
https://www.hetushu.com.com嗯。”
“贫道守明,请诸位走过缘法灵光,有缘者可上山修行。”
玄元钟一连敲响九声,门中弟子闻声赶来正殿,通玄神色悲痛的宣布。
杨晋会不会听,能不能坚持不懈,全凭个人造化了。
“我还没死呢!”
一些不好听的言语,纵使是私下议论,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声音大了,总会传入杨晋耳中。
“此事乃积累功德,不错。”
通玄也不是蠢人,回头仔细思索庆典前后,明白这个少有露面的师祖,不是个靠拍马能忽悠的,立刻停了后续动作。
“一千二百年过去,贫道终于回来了,此番定要光明正大的拿回天师之位!”
这日清晨。
这十年。
周易无奈叹息,年轻时不知寿元珍贵,忙碌于那些虚无缥缈的俗事,待年老寿元将尽时,再想努力已经晚了,只能坐等寿尽道消。
“不知长进的东西!”
杨晋连连摇头,将典籍抱在怀里:“师祖放心,我一定写满十万字。”
“师祖放心,弟子定不负期望!”
片刻后。
片刻后。
杨晋面色微红,拿了典籍连忙离开。
摇身一变化作十五六岁健硕少年,腰间柴刀,背上弓箭,循着山间小道向深处走去。
三十岁的炼气七层,比之当年玄立还要慢,在玄元宗弟子中排在末流。
周易从袖口取出两件法宝,一件盾牌,一艘飞舟。
周易取出新的典籍:“小杨子,坚持不住了就与贫道说,可不会强迫于你!”
……
杨晋接过法宝,伏地叩首。
周易寻了个角落坐下休息,他现在是个没有任何修为的凡人,身上还有几道赶路时划破的血痕。
藏经阁却是来的勤快了。
“若是继续读书,便拿走典籍。若想突破筑基境界,便拿走筑基丹!”
杨晋躬身接过道经,翻看几页后,不禁面露失望。
杨晋只以为是师祖的耐力考验,通过了就能拜入门下,得传镇宗道法。
“老祖……”
两年后。
四个和*图*书月后。
“你这小家伙很不错!这卷《神气养形论》拿回去读,一个月后还回来,记得写十万字读后感。”
过了几年。
“你这厮还欠着我的典籍呢!”
炼气中后期瓶颈松动,必然是借鉴前人经验。
“愿意。”
“写不完,可以多延期几日,不用故意注水。”
月升月落,春去秋来。
周易微微颔首,知道抓住机会就好,不过还得合自己胃口:“贫道年轻时候喜欢看话本,好些年没下山,也不知有没有新作。”
下次杨晋过来,已经是一年后。
杨晋听到夸赞,欢天喜地的拿着典籍,回到洞府迫不及待的翻看。
杨晋躬身道:“多谢祖师指点。”
“这回没时限。”
“师祖,兰庄有魔修作乱,我与同门去斩妖除魔了。”
“对对对。”
任何修士生前有所感悟,都可以写成典籍,流传后世,混在所有道经中供人挑选。
当然,开放的是典籍与普通功法,镇宗传承仍需要成为真传弟子。
百年前天帝诏书传遍天下,青云山成了浩瀚神洲,唯一不用遵守天条的地界。
读千遍,才写了一万来字的感悟,随着对典籍感悟愈深,所得就越来越少。
杨晋从储物袋取出一摞书:“师祖,近些年凡俗又出了新话本,我给您寻来了。”
庆典中周易一番忆苦思甜,门中弟子无不心怀感恩。又听闻老祖寿元将尽,颇有种英雄迟暮的悲凉,不自禁的怜悯、亲近。
通玄听闻此事,特意将杨晋洞府调到上等,又增加了灵石供应。
守明面露惊喜之色,未曾想今天有大收获。
本就资质寻常,诵经写读后感又耽搁了时间,修为已经远远落后同辈,再过些年就让“景”字辈弟子超过了。
“先修道再修仙,先诵经再练功。”
……
“师祖,弟子打听了许多人,这些就是近百年最好看的话本。”
同门已经知道杨晋获得大机缘,入了师祖的法眼,纷纷登门恭喜,想尽办法拉近关系。
此时。
青云观成了唯一不需要仙籍,可以随意和*图*书收徒传授功法的宗门,凡是知晓此事的散修、犯人,无不千里迢迢前来拜师。
转眼一个月过去。
十年时间转瞬即逝。
杨晋面色黯然,即使早就料到会别离,当真到来了也忍不住悲恸。
杨晋点头答应,他时常与师祖闲聊,知道许多玄元宗往事。
七彩灵光照在周易身上,不似另外三人闪烁,而是直接化作纯粹的青色。
毕竟杨晋没有长生道果,即使知道诵经增加底蕴,然而同门一个个突破境界,只剩下自己慢悠悠的诵经,九成九的人会选择放弃。
周易对这些事不闻不问,一心窝在藏经殿读春秋,每月末给杨晋一卷新典籍。
周易看杨晋,如当年铁冠仙看周易,高屋建瓴,可以直接点明将来道途。
周易说道:“一层甲七有卷《孔云法师笔记》,里面详细记载了突破之法,此人悟性了得,所著比起二楼还要玄妙。”
……
一道遁光落在殿中,化作玄雨模样,声音清冷低沉。
“这本书也是,一个月十万字!”
数日后。
众人早就知晓规矩,排队走过灵光,大多数没有任何反应,直至一个少年经过,灵光闪烁不定。
“无需多礼。”
杨晋听到喝骂,连连点头应承,这模样就像是哄老人开心。
“可惜可惜,元婴难成。”
——大师姐,来世再见!
两个月后。
周易查看读后感,比上次质量好了些,再次取出一卷典籍。
杨晋将典籍放在桌上,抓紧时间修行法力。
周易手指掐算,今年正好八千六百岁,是个上山拜师的好日子。
家族出一位修士,可保五代人富贵!
“拜见祖师!”
“继续!”
转眼又过了几年。
听到声音,睁开醉意朦胧的双眼,神识扫过杨晋内外,立刻知晓他为何来藏经殿。
每一本诵读十万遍,对道法领悟直指化神!
“弟子这就下山,帮师祖买来话本。”
周易低头翻看话本,隔几页就有制作精良的插图,心底的一丝怅然顿时消散了。
“你且等着后悔罢。”
与此同时。
周易直接将m.hetushu.com.com杨晋抓过来,按在藏经阁,抄了两百本典籍。
“拜谢师祖。”
少年连忙点头答应,陪同他上山的族人,也是面露喜色。
“师弟遗骸呢?”
周易说道:“你这厮天赋寻常,悟性也一般,想要提升底蕴根基,只能走这条路子,否则至多止步于筑基。”
十年诵经,耽误了法力修行,如今方才突破炼气七层。
“师祖,弟子完成任务了。”
当当当!
“记得写读后感!”
“写的不错,照旧十万字!”
收起典籍和感悟,又从袖口摸出一册书。
周易缓缓说道:“什么时候写完了,记得烧给我!”
杨晋连忙将典籍和丹药收走,唯恐周易反悔。
周易瞥了眼封面,双目放光,从袖口取出一卷经书。
杨晋不知多少次,来到藏经殿外。
周易神识扫过读后感,十万字里面注水三万,不过杨晋能坚持十年,已经出乎预料。
周易接过纸张,神识扫过,满意点头:“论述颇为浅显,不过也是用心了。”
杨晋写十万字感悟,至少读十万遍,堪称一字一卷。
半月后。
玄雨摄过信封,打开后只寥寥几字。
杨晋姗姗来迟,终于凑够了读后感。
杨晋才回来归还典籍,好在写的十万字读后感,比之前质量好了许多,某些感悟之玄妙堪比金丹真君。
“师祖,你……”
“可以。”
“贫道选出来的这些道经,是八千年诵经所得菁华,每一卷都堪称绝妙。互相之间又无重复,坚持三十年,凝婴概率增长三成!”
“师祖,弟子法力低微,帮不得大忙,不过有跑腿的工作可以为师祖代劳。”
周易终于登上升仙台,前方豁然开朗,却见茫茫然云雾中,隐隐能看到飞檐翘角。
回到洞府。
周易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胜过通玄十数年经营,门中声望仅次于玄雨。
“弟子明白。”
读一遍,有百十个字的感悟。
周易看着杨晋落寞背影,摇头叹息。
杨晋终于写完了感悟,寻了个傍晚时分,躲着同门来到藏经殿外。
杨晋犹豫片刻,试探着说:https://m•hetushu.com•com“师祖,能不能都拿?”
左右不过几十年,静等师祖身死道消即可,正好修行提升法力。
……
周易从无数典籍中挑出来的几千册经书,乃悟道之绝佳选择。
杨晋从弟子中出列,奉上一封书信:“拜见太上,晚辈不久前得到师祖传音,赶去时只剩下一地飞灰,以及留给太上的信封。”
宽阔的升仙台上汇聚数百人,有老有少,有修士有凡人。
“恭送师祖。”
“悟道难,难于上青天!”
杨晋面露喜色,能与祖师搭上话,对道途多有助益。
寻常修士诵读道经,只会选择感兴趣或者有用的典籍,然而也不是此类典籍的精华,运气好有些用,运气差碰上个野道士,反而有坏处。
拖拖拉拉一个半月后。
“玄易老祖坐化了!”
“活了五百多年,没斗过法,连个飞剑法宝都未炼制,这两件护身法宝便传于你,日后遇到危险记得先防御再逃跑!”
“遵命。”
周易嘴角抽搐,怎么遇上的尽是些不要面皮的家伙,不过这样的性子适合修仙界,以后杨晋显然会混过得不错。
升仙台,便是青云观择优收徒之地。
自此之后,忙于修行与宗门事务,更少有时间诵经悟道。
周易反复催促下,两三年才参悟一卷,忍不住喝骂道。
守明笑着说道:“你可愿拜入青云观。”
一年后。
周易叮嘱道:“此事不要与其他人说,我这一辈子,总是让师姐失望,不想临死了,还得让她训斥浪费了天赋。”
再次来到藏经阁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大叠书册。
周易眉头一挑:“不想看就还给贫道。”
杨晋将笔记内容录入玉简,打算回洞府思索,早日突破炼气中期,五年后宗门大比定能夺个好名次,出门再次躬身施礼。
周易稍稍提醒,照例取出典籍:“这册《真气还元注疏》,老规矩。”
一道遁光从云雾中飞出,落在飞仙台上化作青年道士,从储物袋中取出个巴掌大罗盘,法力运转射出七彩光柱。
杨晋翻开典籍,逐字逐句的诵读参悟,心有所感便记录下来。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