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715章 决战来临

第715章 决战来临

这片荒废接近百年的故土,才终于有了一些生机。
听着阿木尔的警醒之言,纳哈勒深呼吸了几口气,然后忐忑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不过就在赛刊王话音落下的瞬间,更多大明的兵马源源不断出现在山头之上,这完全不是小部分狙击兵马的规模。直到这一刻赛刊王才意识到,自己以引为傲的情报优势在明国面前,简直就跟小孩子过家家没有区别。
本来就一惊一乍的阿失帖木儿,见到如此多的大明兵马出现,更是整个人慌到不知所措。
朱仪的骑射功底绝对是顶尖的那一批,只不过他极少去做身先士卒的事情,这种身处后方主宰占据命运的感觉,才是朱仪最为喜欢的方式。
留在沈忆宸身边的仅有山东卫跟福建卫,以及部分京营的兵马,真到了这种决战的关键时刻,他还是更习惯倚靠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老兵。
“为了汗国,为了大汗,为了你自己,振作起来吧!”
“还能怎么办,只有打了!”
“阿木尔,号召儿郎们进行这一战吧,要么击败明国的辽东军捍卫尊严,要么本济农就战死在这片草原之上,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双方的敌人身份,为了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战,注定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漠南蒙古的战争已经打响,另外一边蒙古大将阿木尔跟纳哈勒,在卫拉特蒙古的东侧位置,正对峙着李达率领的辽东以及宣大补充过来的联军。
如今大半年过去,休整完毕的辽东联军再度来到战场,并且兵员数量突破了五万人,可以说实力更甚以往。不过蒙古这边纳哈勒,同样把兵马数量扩充到了五万人上下,只是这兵员素质相对来说就没有多大提升。
阿失帖木儿见到这种情况,当场就一惊一乍的喊了句,让身旁的蒙古骑兵都立马紧张起来,场面一时都有些慌乱。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甚至一度m.hetushu.com.com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悠长的牛角号声在广袤的草原响起,然后便是雷鸣一般的轰鸣声以及大地的震动。
对于这种局面,赛刊王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身为统帅就得四平八稳,无论是遇到怎样的情况,都得保持绝对的镇定,只有这样你手下的兵马才能稳住作战。
不得不说,赛刊王此时展现出来的决然,给了本来已经有些慌乱的蒙古将士莫大的勇气。国恨家仇一旦被提及,心中的畏惧跟退缩就将被狠狠压制,右翼蒙古联军齐刷刷的拔出自己战刀高呼道:“成吉思汗的子孙永不屈服!”
浩荡的呼喊声传递到了山头,朱仪听到之后脸上浮现出一抹轻蔑的笑容,淡淡说道:“成吉思汗的荣光早就已经逝去,大明的旗帜将插满整个漠北江山,你们将成为最后一批反叛者。”
没错,这一次纳哈勒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与其失去一切亡命天涯,遭受各方的屈辱跟追杀。还不如趁着手中有五万兵马,展现出身为一名战士的最后勇气跟荣耀。
此刻天圣汗也先,同样率领着十来万左翼蒙古三万户兵马,铺开在辽阔的草原上与沈忆宸对峙着。这十万人可以说是整个蒙古汗国最后的有生力量,一旦战事输了哪怕也先侥幸逃脱,数百年内蒙古也无翻身之日。
赛刊王对于自己的情报系统有着绝对自信,认为早就把蒙古汗帐内的探子,以及这一路行军的明军斥候给清扫干净。就算有漏网之鱼,恐怕也是进入到明军控制区域才出现的,这点时间根本不够数万兵马的大部队集结。
赛刊王好歹也是经历过狂妄自大的阶段,并且还曾与兄长也先一起见证了瓦剌部族的巅峰,真正上过战场与明军血战过多次的人。
李达望着远处纳哈勒那张熟悉的老面孔,脸上的表情十分玩味。两人算起来直接或者间接交手过多次,几乎和*图*书每一场都纳哈勒都被打的溃不成军,只能壮士断腕留下一部分兵马殿后逃窜。
韩斌策马前来禀告了一句,哈拉和林说是蒙古故都,其实跟中原王朝的都城有着本质区别,除了一些低矮建筑之外,并没有城墙这类成体系的防御建筑。
但不管怎么说,哈拉和林终究是蒙古汗国的都城,十万明军集结于此地,相当于报了当年也先兵临京师城下的旧仇。风水流轮转,现如今到了大明铁骑,兵临蒙古故都城下!
沈忆宸目光注视着远处那一面代表着蒙古大汗的白纛旗,内心的情绪可以说百感交集。回想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战,自己从福建布政司走海路,率领数万兵马千里驰援塞外,第一次见到天圣汗也先的场景,仿佛那一幕幕就在昨日。
原因就在于辽东蒙古三万户跟女真三部,早就在之前科尔沁一战被打残,剩余兵马加上归队的伤兵,总人数勉强凑到了七八千人,这跟战前数万兵马有着天朗之别。
说完这句话之后,赛刊王就顾不上避嫌军权,以及会引发阿失帖木儿的不满。当即抽出自己的腰刀,转身朝着右翼蒙古三万户跟瓦剌部族军喊道:“蒙古的儿郎们,现在我们的进军已经被明国人发现,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从路程上来推算,留给明军的反应时间不够,他们狙击的兵马定然不会很多。只要我们快速击溃眼前这支兵马,趁着漠南军大部队没有准备好之前发动总攻,胜利终将属于蒙古!”
要是时间能回到从前,也先宁远背负上卑鄙的骂名!
阿木尔是瓦剌部族的将领,跟随在也先身边二十余年,可以说是与纳哈勒跟阿失帖木儿一同长大。大济农纳哈勒在他的心中,一直是比二济农阿失帖木儿优秀,结果谁能想到命运多舛,每次出征他都踢到了沈忆宸那块铁板。
可惜时间无法倒流,也先想要翻盘的唯一可能,就是击https://www•hetushu.com•com败眼前的明军主力,杀掉明国宰相这个世敌!
成吉思汗的子孙,永远不会向汉人低头!
想想看中原王朝玩了几千年的尔虞我诈,各种兵法战略写了不计其数,要是让你一个草原蛮夷转型两年就后来者跃居其上,那简直就是对于古人智慧的侮辱。
纳哈勒同样是看到了那面飘扬的“李”字帅旗,经历过这么多次失败之后,他早就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自信跟气势,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彷徨跟忐忑之中。
“赛刊王,有明军!”
“我们中埋伏了,赛刊王怎么办?”
结果现在仅仅是看到明军出现,阿失帖木儿就展现出慌乱的一面,就这种货色大汗怎么会看中他,认为他未来可以继承整个蒙古汗国。
去年末的科尔沁蒙古一战,虽然辽东军斩获颇丰,面对蒙古汗国最为强悍的怯薛军跟左翼蒙古精锐,打出了差不多一比二的战损比。但是整支辽东军依旧称得上伤亡惨重,只能返回驻地休整,以及从宣大防线调集兵源补充。
这里面有也先对于沈忆宸的短见,但真要论起来更多是一种欣赏,让他不愿意用卑鄙的手段去弑杀对方,更想要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战胜这个对手。
天圣汗也先重建蒙古汗国,为了竖立自己法统的正确性,再度把哈拉和林设立为了都城。只不过相比较曾经的辉煌,现如今这里大多数地方,依旧还是一副断壁残垣的模样,根本看不出都城的气派。
“想想看这段时间战死擅长的兄弟,想想看瓦剌祖地被残害的族人,现在敌人就在我们的面前。你们是想要如同一个懦夫般忍气吞声,然后屈辱的死在明国汉人的刀下,还是说把他们的头颅给斩下来,来洗刷那些血海深仇以及告祭长天生!”
从此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南迁汉地,这里就成为了元故都之一,直至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在明军北伐攻势之下从https://www.hetushu.com.com大都一路退到了上都,再从上都逃亡到了哈拉和林故都。
赛刊王跟阿失帖木儿率领着右翼蒙古五万兵马正在草原上前行,突然听到了前方传来了明军熟悉的军号声音,同时在遥远的一处山坡脊线上面,出现了一道不断延伸的红色线条。
跟随在纳哈勒身旁的蒙古大将阿木尔,看出了纳哈勒内心的不自信,于是乎他靠了过来小声说道:“大济农,你是辽东三万户跟女真三部的领袖,更是目前五万联军的统帅,汗国如今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已经容不得你有任何的胆怯跟退缩。”
结果却在一次次阴差阳错之下,让沈忆宸依旧好好的存活于世。
只不过随着成吉思汗的逝去,蒙古帝国分崩离析,忽必烈在开平自立为汗,并且挥师击败了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的大汗阿里不哥,然后把整个哈拉和林地区给化为一片焦土。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仪就朝着身后的号兵挥了挥手,然后嘹亮的冲锋号响起,借助着山坡的地形优势,数万明军骑兵犹如汹涌的洪流一般,朝着山脚下的蒙古兵马席卷而去。
只不过这一战过后,蒙古汗国再无死灰复燃的机会了!
只不过真到了如今兵临城下的境地,那一抹后悔还是抑制不住的从心底弥漫了出来,毕竟任何欣赏都取代不了家国跟民族的重要。
明军之所以在山头摆出一字型阵法,就是想要装模作样掩饰自己兵力上的不足,右翼蒙古这五万兵马不可能对对方的疑兵给吓住。
但是当年伯颜帖木儿的先例,让赛刊王学会了谨言慎行,哪怕心中对于阿失帖木儿再不满,表面上依旧是顺从恭敬的回道:“二济农,我们的行踪可能已经暴露,前方是明军的狙击兵马。”
他害怕自己再次战败,这样父汗会对自己彻底的失望,别说没有竞争大汗之位的实力,恐怕当嫡系兵马损失殆尽之后,身为手足兄弟的阿失帖木儿,连活命的机会和_图_书都不会给自己。
十万大明将士已经进入到了预订位置战备,只需要等待沈忆宸的一声令下,就将终结这两百年来跟蒙古这个世敌之间的仇恨!
真到了这种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不至于像一个软蛋似的认怂,还有着拼命的勇气。
没办法只能从辽东跟女真三部继续征兵,再加上一部分瓦剌部族兵的补充,这才有了现在的人数。只是世人皆知强扭的瓜不甜,强抓的壮丁也好不到哪里去,注定战斗意志跟明军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说沈忆宸仅仅是感慨物是人非,那么天圣汗也先看到那面“沈”字帅旗,情感可以说更为复杂。毕竟他曾经有过许多次机会,可以吧沈忆宸给置之死地,比如说土木堡一战,比如说京师大营和谈等等。
十几年过去,也先从当初的瓦剌部族太师,成为了统一全蒙古的天圣汗。自己也从一个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坐上了大明内阁首辅的位置,达成了官居一品的高度。
“沈元辅,将士们都已经到达指定位置,随时可以向鞑虏发动进攻。”
说白了,还是一场骑兵之间的勇者对决。
不过想要成为全蒙古至高无上的大汗,纳哈勒就必须突破自己的软弱跟畏惧,否则就再无出头之日!
漠北蒙古最身处的哈拉和林地区,沈忆宸率领着十万大明北伐军主力,抵达了这个曾经蒙古帝国的故都。当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后,便这里设为了都城,然后挥师南征北战。
大明跟蒙古的十万兵马,在卫拉特东部方向对撞在了一起,双方都明白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想要活下去只有胜利这两字能办到。
但是屡战屡败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屡败屡战,没想到纳哈勒又集结了这么一支庞大的兵马,再度与大明铁骑形成了对峙。
战争打到了这一刻,已经没有什么过多精妙绝伦的计谋,以及各种花里胡哨的部署,双方都抱着一种必死的决心,准备进行一场硬碰硬的决战。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