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514章 风评扭转

第514章 风评扭转

沈忆足足用了接近两个月的日夜编纂,这才把上疏内容用律法条文的形式给确定下来,如果能得以顺利通过,从此将在大明宗藩的头上套上一个“紧箍咒”!
这一别,沈忆宸不知道是否还有再度相见的机会,亦或者说他不希望在京师见到这群“故人”。原因在于要真到了再度调兵赴京的地步,就意味着天下大乱即将要来临,九边跟北直隶百姓这些年过的疾苦,还是让他们能享受一下安宁吧。
顺带着在当初宫变中,嗣子曹钦获得了军功,并且在养父曹吉祥的助力之下,担任了都督同知一职。曾经隶属于天子亲军的腾骧四卫,这两年在曹氏父子慢慢侵蚀腾笼换鸟,大步朝着曹氏私兵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其中鞑官蕃将的比例奇高。
当然,这个人不一定是曹吉祥,只不过沈忆宸是借助一切可用的“势”罢了。
“曹公公客气,本阁部同样仰慕已久,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至于后续发展,就得用上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把明朝宗藩的特权给彻底打碎!
“监阁合流”不仅仅是内阁大臣需要宦官的帮助,反之如果有野心的宦官,同样需要拉拢内阁大臣,作为自己在外朝的势力。
带着一种兴奋的心态,沈忆宸朝着屋外执守的苍火头喊了一句,他打算第一时间把《宗藩条例》呈给景泰帝朱祁钰御览,从而用最快时间执行。
入宫之后经过通传,沈忆宸被一名小太监领着到了文华殿的偏殿暖阁等候。面圣这套流程,沈忆宸也是相对比较熟悉了,毕竟他就算很多时候与皇帝利益并不一致,但终究在满朝文武中,依旧还能担得起“天子近臣”这个称呼。
见过胆大包天的,没见过胆大到如此程度的,沈忆宸还真是寸步不让,这让自己这个皇帝的颜面置于何处?
结果谁能想到,他还真当起了甩手掌柜!
唯一不同的便是,沈忆宸凭借着开疆拓土之功,以及敢于和_图_书向宗室“抽刀”的惊人举动,赢得了青年才俊的一片赞赏。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崇拜强者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沈忆宸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站上了朝堂一方大佬的位置,年轻士子谁不想效仿之?
“陛下还在大殿等着,那咱家就不跟沈阁老过多寒暄,还请移步。”
“沈卿免礼。”
“往日大臣们求见面圣,几乎全被直接拒绝,这还是沈阁老简在帝心才有等待的机会,您就别为难奴婢了。”
本以为等待片刻,就会来个太监领着自己入正殿,结果沈忆宸硬生生的坐了半个时辰,偏殿茶水都泡了好几遍,依旧还没有人过来传话。
简单两句礼节后,朱祁钰就开口道:“沈卿呈上来的《宗藩条例》,朕已经粗略的扫了一遍,就其中的内容而言,沈卿觉得有通过的可能吗?”
原因很简单,景泰朝“监阁合流”已经是大势所趋,得罪宫中宦官就等同于斩断助力的手臂,同时还会让自己耳目闭塞。
“能与曹公公交好,是多少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本阁部自然求之不得。”
沈忆宸立马换上了一副热情的笑容,拱手向曹吉祥回礼。
可沈忆宸还带着编写完成的《宗藩条例》,期许之下实在有些坐立不安,于是乎按捺不住的朝着旁边伺候的小太监催促道:“这位公公,劳烦再去传信一遍,本官有要务。”
沈忆宸心中一边泛着嘀咕,一边行礼道:“臣沈忆宸,见过陛下。”
就如同当初知道王振是个权宦,沈忆宸依旧毫不在乎的顶着阉党头衔,与之交好一样。现如今哪怕同样知道曹吉祥是个乱臣贼子,在翻脸之前沈忆宸依旧会保持着那套官场虚伪。
难道说朱祁钰那日在御书房咳血,仅仅是个意外,他身体并没有想象中那般严重?
对于曹吉祥的鼎鼎大名,沈忆宸了解程度不下于王政,甚至还要有过之而不及。只是之前他一直在司设监任职和图书,这是个宫中的冷门监舍,两人几乎没有任何碰面的可能性,一直处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状态。
那日廷议上面,最后朱祁钰几乎是用着“祈求”的语气,示意沈忆宸做出让步,不要再步步紧逼下去了。
不过相对于官场上的名声,沈忆宸更加欣喜于“沈学”在京师乃至于大明的传播。何闻道在大兴隆寺讲学过后,彻底把此地当做了自己讲学的主场,开始频繁的联合彭时、岳正等同门,每月逢三、五、七单数日,就举办一场沈学辩论。
看着对方身上这套蟒袍,宫中有资格穿的十二监掌印屈指可数,除去司礼监掌印兴安跟内官监王诚,那么只剩下一人权势达标,他便是御马监掌印太监曹吉祥!
何闻道针对此举,还把沈忆宸当年在西湖雅集上说过的一句话,立为大兴隆寺讲学的宗旨。
不过李达等人早就从赵鸿杰那里,得知了沈忆宸的后手准备,他们同样在京营兵马中暗暗布局。毕竟除了带回来的辽东军兵马,李达等人本来就是京师武将世家子弟,父辈们大多身居要职掌控大军。
这部《宗藩条例》要是面圣得以通过,足以让沈忆宸青史留名了。
没办法,沈忆宸只能继续回到座位上等待,又过了大概半个时辰的模样,走廊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音,一名身穿蟒袍的太监踏步走了进来。
于是乎出现了在废后以及皇长子病情等等事件上面,沈忆宸的情报不仅落后于文官,连石亨这种新贵武勋都比不上,他必须想尽办法在宫中重建自己的关系网。
“现在道贺还为时尚早,最终能得以实施几成,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除此之外就是真情实意的,帮这些跟随了自己南征北战数年的将士们送行。
送别了地方卫所军,沈忆宸还补上了李达一行人的接风宴。他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正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心,除了叙叙旧外并没有过多讨论关于朝中和_图_书事务,以防被有心人听到当做把柄。
“曹公公,请。”
最后就是大公子朱仪,他接替了成国公朱勇掌控的三千营职位,从而让京师的三大营兵马,定格成为了三分天下的态势。
种种安排其实能够看出来,景泰帝逐渐把反对易储的官员给排除在外,特别是曾经总督天下兵马的于谦,身为正牌的兵部尚书却被逐渐架空。
听到沈忆宸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名号,曹吉祥脸上流露出一抹得意的神情。看来就连名满天下的沈阁老,依旧关注过自己的情况,这点让曹吉祥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满足。
“恭喜东主,此条例必能名垂青史!”
“苍火头,备车,我要入宫面圣。”
对方都已经主动示好了,沈忆宸当然得打蛇随棍上,做一个比奸臣更奸的好官,一直以来是沈忆宸的目标。
对于寻常官员来说,入宫面圣别说是登上半个时辰,就算是干坐这里一天一夜,也得老老实实的候着。
另外从皇帝跟户部那里讨得了四十多万两军功银后,沈忆宸还特地前往了一趟京郊大营,把这些银两分发给福建以及山东卫的将士们。
“嗯,完成了。”
商讨该如何抛弃空谈义理,用更为实际的方式承担起家国天下众人。并且何闻道讲学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士大夫阶层,哪怕贩夫走卒只要有兴趣,依旧可以登台发表自己的想法。
于是乎景泰朝出现了罕见的一部三尚书的场景。
沈忆宸如今红极一时的身份背景,伺候小太监也不敢得罪,只能满脸无奈道:“沈阁老,不是奴婢不愿意通传,陛下这一年来时常闭关修身,触犯了天威可是要掉脑袋的。”
一般情况下,沈忆宸是肯定不会让李达等人把背后家族给拖进来,可真要到了关键时刻,这同样意味着一笔很大的助力。
如今的曹吉祥,借助“夺门之变”担当内鬼,获得了景泰帝朱祁钰的赏识,掌控着宫中最为重要的腾骧https://www.hetushu.com•com四卫,还穿上了蟒袍一时风头无两。
“东主,马车已经备好了。”
这样做的好处除了明面上的收买人心,还可以让京营的其他官兵们看到,跟着我沈忆宸南征北战不会亏待分毫,该得到的银子哪怕得罪皇帝跟宗藩都会拿到手。
“谢陛下。”
景泰三年五月十三日,当初闹到沸沸扬扬废后诏书,以及《宗藩弊论》等等,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喧嚣终究慢慢归于了平静。
忠国公石亨跟定远伯石彪叔侄,统领者规模最大的五军营,朱仪等老牌勋戚集团,接管了排在第二的三千营,至于人数最少的神机营,则交给了从南京过来的兵部尚书仪铭直管。
整个年轻文人群体里面颂声载道后,顺带还影响到了言官清流群体,虽然依旧有一些死板守旧的官员,认为沈忆宸背负着弑君的恶行,以及充斥着武人当国的风险。
听到小太监这般回答,沈忆宸感到有些万分无奈,自从那日阁部廷议皇帝露了面后,最近这两个月各种朝会依旧取消,就再也没看到朱祁钰的人影。
两人互相客气了一下,就从偏殿走了出来,转向文华正殿。
米黄色的宣纸上最后一笔落下,沈忆宸望着墨迹还未完全干透的《宗藩条例》,重重的长吁了一口气。别看明朝历史上曾经有过类似的范本,可实际上嘉靖朝的《宗藩条例》,根本就起不到压制宗藩的作用。
卞和拱手道贺了一声,他没想到沈忆宸冒天下之大不韪上疏,痛斥宗藩之弊,居然一步步的硬是把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做到了仅差临门一脚的地步。
但更多言官清流还是能理性看待,弑君这件事不是沈忆宸能决定的,归根到底皇帝想要以绝后患,臣不得不从罢了。
门外传来了苍火头的回应声,沈忆宸听到后没有丝毫耽搁,雷令风行的就坐上了成国公府马车,直接朝着紫禁城方向赶去。
之前沈忆宸精力全部放在编纂《宗藩条例》和图书上面,没有什么面圣的需求,皇帝不上朝也无所谓。要知道自从朱祁钰提高内阁权力后,整个大明帝国的运转其实已经不太需要皇帝过多干涉,有了一丝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沈忆宸听闻到这些消息,本打算亲自前往大兴隆寺讲学,奈何《宗藩条例》的编纂工作太繁重。并且满朝文武中,除了商辂等寥寥数人,几乎没谁敢过来搭把手,只能由一人独自完成。
这点在明朝历史上,被张居正跟冯保两人运用到了极致,以至于成功凌驾于皇权,做到了真正的宰执天下!
“沈阁老的仰慕,咱家可是担当不起。”
“沈阁老,久仰大名,今日才有机会得以相见。”
结果谁能想到时隔两个月,这部《宗藩条例》几乎是把《宗藩弊论》中的改革建议,原封不动的给搬了出来。
景泰帝朱祁钰此刻已经坐在龙椅之上,相比较两个月沈忆宸见到他那副病态的潮|红模样,今日的朱祁钰脸色相对而言要正常的多,并且整个人都显得要精神一些。
那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不一直在伺候万岁爷,听到小的们通传沈阁老求见,咱家立马就赶了过来领路,好顺带讨个善缘嘛。”
听到沈忆宸说要入宫面圣,同样在外屋处理琐碎事情的卞和,立马起身来到了里屋问道:“东主,编写完成了?”
沈忆宸倒是没有半场开香槟的想法,他很清楚自己条例内容想要百分之百完全通过是不可能的事情,等下如同经历与景泰帝朱祁钰的讨价还价,把最重要的几条给执行就够了。
这次回朝随着成敬的告老还乡,沈忆宸已经事实上在宫中缺少了情报来源,光靠着赵鸿杰的锦衣卫是补不上这块短板的。
恰巧曹吉祥就是那个有着磅礴野心的宦官,他很清楚沈忆宸不在乎虚名,是一个无比务实的官员。如果能与之交好,做到各取所需的话,那么等兴安告老还乡后,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位置,未必不能拿来坐坐。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