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三国开局斩关羽

作者:烟雨莽苍苍
三国开局斩关羽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一百九十六章 文若,你怎么看?

第一百九十六章 文若,你怎么看?

于是,众诸侯纷纷开口,劝袁绍三思而行。
这就是袁绍所想出来的应对之策。
长揖不起道:“叔父大恩,孙伯符永不敢忘!”
本初你才是这联军盟主,他竟连知会你一声都不做,就这样走了,实属目中无人!
“我接下来准备继续动兵攻打汜水关,寻找战机斩杀华雄,文举作为先锋如何?”
这一次,他没有再回头……
正在心中大骂孙策无胆的孔融,闻言忙道:“这……战场争锋非我所长,我岂能为先锋?
孙策闻言,再度对着袁术施礼。
而且……华雄贼子凶威太盛,非轻易能除,需从长计议才行。
你到江东之后,若是遇到什么困难无法解决,只管与我说,我能够帮上忙的,必定会出手相助!”
袁绍坐在首位上,望着众人慷慨陈词。
在这等情况之下,谁还再想继续与华雄打仗?
少年人不与之一般见识?
孙策拜别袁术,翻身上马,提枪带着亲兵而走。
“算了,让他去吧。
“盟主,这孙策年少狂妄,不知尊上,更不知恩义!
回去好好安葬文台,代我祭祀。
可是现在,这样的话就这样的从他口中说了出来。
只管离去,有我在,这些人不敢拦你!
随后决定在之后,写篇文章将此事记录下来。
我这里,尽量斩杀华雄。
争取将其头颅斩下,到时候拿到文台墓前祭奠。
不敢和华雄继续打,说起来比较丢人,但总比丢掉性命要好!
片刻之后,孙策从袁术这里离开。
至少在父仇不曾得报之前,绝对不会说出回江东的话。
在自己表达出来的这样态度之后,必然会有人前来劝阻。
为此东郡太守乔元伟身死。
一番商议之后,众人将此事定下。
其父被华雄所斩杀,他作为儿子,不思为父亲报仇,就这和图书样跑了。
众诸侯纷纷劝阻,如此再三之后,袁绍才算是熄了这个心思。
很多人都是装装样子而已,并不曾真的出力……
“孙策此举,确实太过了,让人看不惯。”
……
但想起如今之局势,他心情也随之变得无比沉重起来。
然后显得恼怒。
孙策蜕变的厉害,也成长的极为迅速。
颍川这里,一青年人转头望向身边另一青年,如此询问……
势必要杀华雄!
很难再让人将他当做一个少年人。
而他被华雄攻打,我等不久之前才不顾危险,连夜出兵,帮助他抵御华雄。
义公叔是华雄斩杀的,但也可以说是自己杀的!!!
在回到大帐之时,忍不住的长长叹口气……
孔融如此骂道。
而是在想,如何既能够不与华雄打仗,又能够合情合理的不丢自己的面子……
若非如此,华雄贼子此番出战,也不会那样容易的回去!
很快就告辞,说营中有事,从袁绍这里离开。
他任由鲜血流淌。
……
袁术亲自将其送到大帐之外。
他又与袁绍明里暗里的说了一会儿,见到袁绍就是不这样做之后,便也止住话头。
“盟主,孙策带着孙坚兵马跑了!
主要是觉得自己被轻视了,不被孙策放在眼中!
是一点颜面都不给他们留。
带着鄙夷,显得气愤。
“不必如此,我与文台关系很好,如今文台不在,自当帮其看顾家人。
免得这家伙在这里说着不停。
以往孙策觉得,自己绝对不会说出这几个字。
华雄贼子过于猖狂,而众诸侯也被华雄贼子打破了胆子,各自有着各自的算计。
义公叔本可以离开的,但他却没有离开,选择了以他的性命,来换取自己活命。
叹气表示,就暂时按照众人所言行事,不和_图_书与华雄交战好了。
让他受到的刺|激更大。
这一幕看的在这里冷眼旁观的曹操,有几次就在想,要不直接就顺着袁绍的话,力排众议,支持袁绍带兵与华雄死磕算了。
此时看似没怎么赢过,但随着董卓开始迁都,实际上割据已经是形成了。
并生养了一个什么样的好儿子!
其父战死,随后他又接连战败。
让天下人都见识一下,当初不将他们名士放在眼中,逼死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的狂徒孙坚,无知武夫,落了一个什么下场。
打他们是不想打的,但退走也不可能。
孙策口中吐出这几个字。
同时,也将营寨修建的分外结实。
但是他为盟主,这样的话,实在是说不出来,丢不起这个人。
既然他作为盟主,嫌主动开口做出不与华雄作战的决定丢人,那就表达出与华雄不共戴天,与华雄决一死战的态度好了!
众人大多都注意到了这些,以至于众多人心中,都是不由的升起凄凉之意。
但是这个时候,从他身上,却看不出丝毫少年人的影子。
孔融一路快步来到袁绍帐中,对着袁绍如此说。
是铁了心的,在这里和华雄耗下去。
人总是要成长的,只是对于孙策而言,这成长未免过于剧烈,过于痛苦,过于迅速,过于令人窒息了些……
自己才是这联军盟主。
“回江东。”
毕竟自己这个盟主,是非常想要与华雄作战的。
你只管去吧。”
一个少年人,不知礼就不知礼吧。
还请派兵将之追回!”
……
孙策尚未成年,只是一个接近成年人的少年。
这孙策带兵而走,竟不前来告诉自己,实在是小瞧人!
并在接下来,将众人兵马汇集起来,一连扎下三个大寨。
我等兴义https://m•hetushu.com•com师而来,竟被这样一个蛮子给堵在这里,实属可恶!
倒也不觉得多难开口了。
孔融见此,再次出声附和拱火。
义公叔本可以不死,是因为自己的任性,非要在这里做上一些事情,最终导致了损兵折将,义公叔身死。
当真令人不齿!”
而孙策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在这接连不断的打击之下,变得更不一般了起来。
虽看不到汜水关,但在他的脑海之中,却浮现汜水关,还有华雄的样子。
不会在击破了自己这里,斩杀了乔瑁之后,从容而走!
真不知恩义!
此时,韩当这个孙坚留下来的唯一大将,这个在尽心尽责的帮扶他的人,也死在了华雄手上。
结果就在他以为,火候已经够了,袁绍将会按照自己所言,将孙策追回来的时候,袁绍却又摇摇头,叹口气道。
然后在自己胳膊之上,割出一道口子。
不少人都暗中长松一口气。
袁术听到孙策所言,沉默片刻,忍不住叹息一声。
心中极度不情愿。
看着离去的孔融背影,袁绍面露讥讽之色。
想要袁绍将孙策留下来。
他们众人,心中所想的最多的,还是凭借讨伐董卓,来获取大权力。
孙策对着袁术恭敬施礼,出声说道。
若是一般人,短时间之内,接连不断的遭受到这些,早已经是一蹶不振。
看着就令人心中生厌!
袁术望着孙策询问。
袁术站在这里看着,一直目送孙策远去,这才返回自己大帐。
你的兵马都带走,袁绍等人那里你不用担心。
自从腰间拔出匕首!
这孙策连一点表示都没有也就算了,如今更是不告而走。
将众多兵马都安排到这三个大寨之中。
袁绍闻言一愣。
必与其不共戴天!
而且孙策所带领的,孙坚遗留下来的m.hetushu.com.com长沙兵,是比较能打的。
孙坚之死,本身就让他大受刺|激。
义公叔说的对,这个时候不能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
此言一出,王匡、韩馥、刘岱,孔融等众人都是不由一惊。
如此以来,不敢与华雄作战的名头,就落不到自己头上。
在前行之前,孙策遥遥望向汜水关的方向。
是这些诸侯们怂了,硬是在这里阻拦!
虽曹孟德料到了华雄贼子的反应,众位诸侯也听从袁绍之令各自出动,准备留下华雄。
……
也不会让他们拦你。
现在只能是指望自己了!
孔融见此,不敢再在这里多待。
孙策带兵走了?
为的就是避免兵马过于分散,会被华雄贼带兵出来,各个击破。
其实打到这个时候,袁绍自己也已经不想打了。
鲜血顺着割开的口子,流淌而出,落在地上,溅出朵朵红梅。
一路前往江东去了。
反正被华雄打怕,在接下来不想再与华雄作战,至少是不想和华雄主动作战的人,又不是自己一个。
不必多与他一般见识。”
所以他很快就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毕竟少了鲍信、孙坚,张超、张邈,孔伷和乔瑁六人。
接下来,我等迅速整理兵马,与其再战!
而华雄又过于凶残,杀诸侯如割草。
如此行经,与其父孙坚简直一般无二!”
你是怕袁术与你闹得下不来台吧?
如此过了一阵儿,才用布将伤口随意的扎住。
屡战屡败,被华雄打的身心俱疲!
“公路叔父,小侄前来,是向您辞别的。”
“也行,伯符你就带兵扶灵柩回江东吧。
孔融看着袁绍,对孙策大骂,抒发自己不满。
他站在这里,回首望了一阵儿,忽然从战马之上跳了下来!
大家都在这里带兵攻打华雄,结果现在有人提前偷跑,这怎么能行?
第二和图书日,袁绍营寨大帐之中,在袁绍号令之下,众诸侯齐聚。
袁绍望着孔融如此询问。
袁术伸手将孙策给扶起,伸手在孙策肩膀之上拍拍。
“诸君,董卓篡权乱国,华雄贼子领兵守关。
十日之内完成整兵,十日之后,大举进攻汜水关!”
显得怒气冲冲。
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明如今之际,不宜和华雄硬拼。
孔融闻言微愣,心中暗自摇头。
不可贸然行事。”
若是忽略掉他那稍显稚嫩的脸庞,单从气质上面来看,就算是很多成年人,都不及他沉稳,内敛。
显得有些喜悦。
“你准备去哪?”
诸侯们越是阻拦,袁绍就越是起劲,说必然要斩杀华雄云云。
袁绍见到众诸侯的反应,心中暗自松口气。
原以为至少也能落下一个汜水关。
袁绍点头。
在孙坚死后,没了父亲的孙策,一下子就成长成熟了许多。
就算是不一蹶不振,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缓过来。
弯腰捧起一捧染血的泥土,将之放在布上包裹住,放入匣子之中带上,孙策这才翻身上马,带人从这里离去。
孙策回去之后,收拾兵马粮草,身披孝衣,带着孙坚、黄盖、程普、韩当等人灵柩,离开营寨。
事情成了!
不过,从这上面,也能够看出孙策的不凡。
至少在董卓退走之前,他们绝对不能退兵……
“孙策这人,竟如此无胆!
自己力量不够,众诸侯又指望不上。
孙策闻言,对着袁术一揖到底。
可结果,连汜水关都又被这贼子给重新夺了回去。
相比之前的济济一堂,此时帐中诸侯,看上去稀疏不少。
不是在这里思索如何打仗,如何将华雄战败。
袁绍闻言点点头,没有再在这上面多言,但看起来还是一副想要打华雄的样子。
但也仅此而已。
“文若,你怎么看?”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