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

作者:鱼龙服
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八百一十章 祖制

第八百一十章 祖制

就如同穆公霸业时,有人殉的制度,穆公一死,所有朝中大臣也要跟着殉葬,最著名的就是子车三杰。
在这种心理下,所有人都会遵循着祖制而不敢去创新和推翻,哪怕明知道祖制是错的,但是却依旧会选择性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这是因为商君时的秦国国库根本没有任何余力去赈济,加上地方贵族把持官府,若是开仓赈济,那么百姓也根本无法从官府拿到一丝的赈济粮,这些赈济只会流入贵族手中。
嬴政看着李斯凝重的说着,他看到的远远不止当下,还有未来。
这也才是嬴政养着他们的根本原因。
这一来一回浪费的时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消息传到咸阳需要时间,咸阳做出反应也需要时间,再到选派镇抚使又要一个时间,从镇抚使带人和粮草从咸阳赶到灾区,又是一个时间。
“而且,这群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在来咸阳之前,他们游走在燕地,蛊惑地方贵族,传播长hetushu•com.com生教义,神鬼之说,蛊惑地方百姓。”
让名动天下的郑和宝船成为了历史,再也无法再现。
所以这群人中的领导者,也都会蜂拥到咸阳,根本不用秦国费力气去追寻他们,他们就会自己送上门来。
等于是说,若是没有君王的命令,地方是不能开仓赈济和帮助百姓度过灾年的。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因为防范倭寇,下达了禁海令,裁汰了几乎所有的船舶市司,更是“片板不入海”。
等到镇抚使抵达,要救治的就已经不是洪涝和地龙翻身的灾害而是随之而来的瘟疫了。
因此,嬴政想到的就是废物利用,让他们来给“蜃楼计划”背书,同时对他们这群人来说,蛊惑百姓和地方贵族哪里比得上蛊惑君王的利益大?
对于卢生、侯生这些人,杀是杀不尽的,想抓到他们也很难,打一枪换一地是这群人最常做的。
简单来说就是,“蜃楼计划”https://www.hetushu.com.com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没有个三五十年都很难成功有突破,甚至在嬴政一朝都不大可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他虽然不是大秦的开国之君,但却是一统后的帝国的开国皇帝,始皇帝。
而大灾可能是蝗灾、水涝、旱灾更可能是地龙翻身,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等咸阳的命令和赈济,最短也需要十日。
“最主要的还是这些人是流动的,不会一直在一个地方,而且精通躲避之法,能够躲避掉罗网和地方官府的追缉,很难一网打尽,除之后快。”
“远不仅如此!”嬴政摇了摇头。
等到合适的时机,或者说用不到他们的时候,就可以送他们上路了。
而对于洪涝和地龙翻身这种突然性的大灾来说,当地百姓根本就不可能等到咸阳的赈济救治。
始皇帝一朝都终止的计划就证明了这个计划无法完成,我们要遵从祖制。
然而就算知道这条律法有问题,李斯一https://m•hetushu.com.com样是不敢废除,因为废除之后,地方的权利会变大,甚至会有虚报,一旦出现问题,作为律法的制定者的李斯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可是若是嬴政不去做,甚至做了一半就终止掉,那么后来的继任者,在看到“蜃楼计划”的花费如此之高,潜意识里就会拒绝再开启这个计划。
这也就导致了原本雄霸西方的秦国盛极而衰,并且因为这个祖制,使得士子都不敢再入秦为仕,也使得后来的秦国越来越弱,朝令夕改更是常事。
结果就是使得原本作为全球最强的大明海运瞬间没落,哪怕是永乐帝重启了船舶市,更是开启了当世世界上最远的航海旅程,结果在永乐之后,不知为何却又重启了祖制,重启了禁海令。
所有朝臣也都会上书说,始皇帝一朝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怎么可能做到?
嬴政此时做的也正是如此,若是终止了“蜃楼计划”,等于直接放弃了沿海的开发,最后形成了习惯www.hetushu•com•com,让后人对大海失去了向往和探索,最终闭关锁国。
若是他们一朝禁止了太多的东西,那么就会形成一种制度,在后人的习惯和曲解下,就会衍生出无尽的麻烦。
更多时候只是在商君之法上做出适应性的更正和补充说明,而不敢真正的去废除。
比如商君法中,大灾之年,官府不得开仓赈济,百姓自力更生,克服灾年。
“所以,朕将他们聚到了咸阳,聚集到了秦宫之中,让他们这些人都赶来咸阳!”
那么在他一朝所定下的所有规则都会成为帝国将来运行的规则,也将被称为祖制。
若是晋遥在的话一定能想到这么做的后果,因为历史上华夏由盛转衰的伏笔就起源于这个祖制。
嬴政继续说着。
从此,“蜃楼计划”也将会无休止的暂停。
所谓法制,最终还是会沦为人制,因为法是为人服务的,也是由人来执行的。
一直到秦献公时才下了大魄力废除掉人殉制度,然后再到孝公时再给秦国擦屁股,想尽m.hetushu.com.com一切办法来招揽山东士子入秦。
就好比现在的秦法延袭的是商君之法,其中很多东西都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秦国,但是真正敢去废除,更改,哪怕是李斯也不敢。
“一统是在朕的手上一统的,按照惯例,我等制定的一切制度都会成为后人遵循的法度。”
可是秦国现在百废待兴,没有过多的精力和人力去管他们。
在嬴政的解释下,李斯也很快反应过来。
尤其是作为朝臣,敢于创新和推翻旧制的少之又少,更多的人想的也都会是,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哪怕是李斯现在在重新制定秦法,也不敢去更改这条律法,只是在律法之后加上了补充,由地方上报咸阳,再由咸阳决议调度粮草赈济。
可是现在的大秦明显是有余力去赈济,但是却也没人敢去更改这一条律法,顶多是在大灾之年,由君王下令赈济,而不是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赈济。
所以祖制的危害,秦国是最有发言权的,也正是如此,秦国也一直在规避着这个风险。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