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满唐红

作者:圣诞稻草人
满唐红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六百二十六章 心口如一的实干家

第六百二十六章 心口如一的实干家

李元吉恶声恶气的对宇文宝招招手。
安禄山是怎来的?
因为这代表着唐俭的行为是李元吉认可了的。
所以唐俭如今有麻烦了,李元吉说什么都得维护一二。
同样的,他现在这么做,让李纲等人、魏徵等人、谢叔方等人也很尴尬。
如果手底下的人都像是唐俭这么拼的话,那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反正,事情都被手底下的人拼命干完了,他上去了,吃喝玩乐,顺便帮手底下的人擦擦屁股就行。
他曾祖父、祖父,都是做过大佬的人,他从小耳濡目染之下,深知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宰辅。
比起裴寂、陈叔达、萧瑀、李纲等人而言,他在李渊心里就是个二线人员。
意思就是,但凡为大唐出力的,可以给他们一个抱大唐大腿的机会。
唐俭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回应自己说过的话。
大唐的鸿胪寺卿非你莫属了,唐俭!
李渊有问题,也不会找他问策,只会告诉他该干什么,又或者干什么去。
“殿下,您看要不要将正儿叫回来给您守个门?”
他做官是不求财的,因为他家里不缺钱,他家中世代官宦,又是晋阳的大户,家财万贯,所以他即便是不做官,也不会愁吃喝,更不会愁富贵。
别人想让李元吉揍,李元吉还不揍呢。
他以往就是干这个的,并且干成了不少,所以没什么好遮掩的。
所以在收编域外的部族,以及利用域外部族的时候,还是要考虑考虑养虎为患的事情的。
只要你将这件事办成,其他的事情纵然办不成,我也不会怪你的。”
不过,考虑到唐俭这一次需要游说的部族有点多,而且有很多部族跟大唐无关,也不归大唐管束,让他们派人去为大唐拼命,又不给他们好处的话,他们恐怕不会干,所以好处还是可以给一点的。
其中金国、蒙元虽然不是中原王朝直接养起来的,但也有间接的因素在里面。
宇文宝闻言,又想到了m•hetushu.com.com李元吉的凶残,信了李元吉的鬼话,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那倒也是……”
如今李元吉肯给他这个机会,他心里自然有所触动。
李元吉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大唐一向是什么都不给的。
“臣以为,可以准许族中有上百位忠烈的千余帐部族依附于我大唐,亦可准许族中有上千位忠烈的数千帐部族迁移至我大唐内部生活。”
历史上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几乎可以说将周边一切能招抚、能收编的部族全收编了,并且为大唐培养出了多位能征善战的部族将领。
不过,李元吉向来是喜欢将问题交给提出问题的人去解决,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反问了一句,“你觉得给那些部族什么好处合适?”
又不是没被揍过,而且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以及李元吉今时今日的地位,被揍一顿也不是坏事。
所以被李元吉揍一顿,那是李元吉亲信中的亲信,心腹中的心腹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唐俭这不仅是想把事情办成,还想盯死那些即将依附大唐的部族。
就是中原王朝养出来的。
李元吉瞪了宇文宝一眼道:“你觉得谁敢在我面前自作主张?!”
唐俭只有恭恭敬敬的躬身一礼道:“臣纵使一辈子待在燕幽,也一定会将殿下交代的事情办成的。”
但对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草原人而言,尤其是那些没有依靠,整日里被其他大部族欺负的中小部族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宇文宝也不知道是被谁教唆了一下,在昭德殿东拉西扯、扭扭捏捏的磨叽了一会儿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唐氏世代能居于高官,不是没有道理的。
“办法倒是个好办法,不用我大唐出一文钱,便能得到一大堆的助力,事后还能招揽一大|波人为我大唐卖命。只是,这种事情要是弄不好,很容易养虎https://www.hetushu.com•com为患。”
不过你此次去突地稽部,只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一起出兵去攻打朔方城,牵制梁师都的兵马。
虽说草原上的人不如汉人聪明,但那不是智商上的问题,而是文化和教育上的问题。
君王交给他们的事情,他们尽心尽力的去做,即便是做不好,也会想尽办法去做,这样的臣子,那个君王不喜欢?
他之所以做官,纯粹是为了建立一番大功业,为了强爷胜祖。
在草原那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部族,多多少少都有一两个智者,所以绝大多数草原人即便是看不到这中间的好处,草原上的智者们也一定能看出来。
同殿为臣,你还是个刚刚被招抚的,还没有被引为心腹,掌权者才交代给你一个任务,你就拼了命的去做,你让我们这些心腹、或者刚被引为心腹,或者已经被招抚了很久的人怎么活?
只要大事能成,这种擦屁股的事情李元吉不介意天天做。
宇文宝吓的缩了缩脖子,委屈的道:“臣才是您的潜邸之臣,臣可不想被唐礼部比下去。”
可李世民做的不够彻底,使得他死后,这些将领反的反,叛的叛,忠心耿耿的继续追随着大唐的,寥寥无几。
不仅如此,那个他不想要的帝位,他也能上去坐一坐。
又超纲了,而且把他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其他人觉得唐俭做的不对,那就是在质疑大唐的权威。
让手底下的人去冲锋陷阵,去做大事,自己跟在后面擦屁股。
所以他必须建功,建立大功业,才能追得上祖父和曾祖父,才能强爷胜祖。
唐俭想都没多想就开口了。
这么干看似有些莽撞,也不一定会起到大用,但唐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让李元吉为之动容。
并且在金国和蒙元壮大的期间,中原王朝没少为他们提供营养。
唐俭明显的愣了一下,没料到李元吉会将这个问题重新抛给自己。
只要唐氏子弟和-图-书不绝,那些部族就休想在唐氏的眼皮子地下抱成一团。
不然,今日他能助你,明日也能杀你。
李元吉能尊重他的想法,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同时心里也生出了那么一丝丝触动。
唐俭不仅自己去了,还带上了弟弟唐敏,还有长子唐松龄。
而他祖宗不是三公就是九卿,即便是他那个在祖父眼中不成器的父亲,那也是以郡公之位辞世的,死后还被追为了太常卿。
宇文宝疑惑的眨着眼,对于李元吉说要揍他的事情置若罔闻。
“这不是唐俭自作主张的吗?”
李元吉心里瞬间充满了感慨。
唐敏和唐松龄就是他挑选的继任者,在他死后,会帮他盯着那些部族。
只要让他们报上大唐这颗大树,他们就能摆脱那些大部族的欺负,安心的发展,安心的壮大。
就是唐俭似乎没有继承祖辈的圆滑,说话做事不拘小节,只要他认为对的事情,也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有点吃亏。
这么做虽然很缺德,也很不人道,但只要对大唐有利,哪怕是丧心病狂的事情,他也敢做,也敢说。
唐俭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以后,躬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只是这么做确实容易养虎为患。
主公、掌权者、君王,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李元吉不用多想,也知道唐俭的这个办法可行。
李元吉郑重的开口。
可惜,李渊根本不给他这种机会,这让他有点看不到强爷胜祖的希望。
“你过来!”
这对唐人而言,是一件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唐人听到了会十分不齿。
这跟他的追求并不冲突,这样的皇帝可以做一做。
“不错,只要你能办好这件事,成功的牵制住梁师都的兵马,我一定会不吝赏赐的。”
因为君无戏言,因为君王口含天宪,说出去的话不能随便改。
所以域外的部族可以用,也可以收编,但必须想要妥善的安置手段。
唐俭一脸郑重的保证。
拼不拼命吧?
再加上有突地稽部这个例www.hetushu.com.com子在前,他们也能看到依附于大唐以后的好处,不仅能有安定的生活,还能借着大唐的威风去欺负其他部族,还能吸纳其他部族的力量壮大自己,他们怎么可能拒绝。
还没开始办事,就已经开始回护了,面对这种掌权者……哦,不对,是主公,唐俭还能说什么。
有了这两份任命文书,朝野上下的人也就不会再说三道四了,也不会给唐俭穿小鞋了,至少明面上不会了。
一份是任唐俭的弟弟唐敏为燕州司马的,一份是任唐俭的长子唐松龄昌平县丞的。
不拼吧,你都拼了,我们要是不拼,那岂不是不如你忠诚,不如你会做事了,那怎么行?
李元吉很欣赏唐俭在这种事情上的率直,当即拍板道:“好,既然你有这个信心,那就按你说的办。
昌平就是突地稽部所盘踞的地方。
以前李渊让他去做事的时候,可不会这么问他,在这种事情上基本上都会圣心独裁,他纵然有想法,也只能旁敲侧击的去表达,但李渊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听的。
历史上他就是因为在李世民狩猎的时候,怼了李世民一番,又在跟李世民下棋的时候赢了李世民,然后被李世民抓住了一个小痛脚,给贬到犄角旮旯里去了。
宇文宝规规矩矩的凑上前,在挨了一脚后,喜笑颜开的离开了昭德殿。
“所以殿下想让臣游说突地稽部外的其他部族,跟突地稽部一起去攻打梁师都的朔方城?”
而他们所需要付出的,不过是上百位族人的性命而已。
李元吉在宇文宝走后,提笔快速的写下了两份任命文书。
他在大唐虽然官拜礼部尚书,爵封莒国公,可比起他那个做过侍中、尚书令的祖父,比起他那个做过尚书右仆射、司空的曾祖父,还差了点。
唐俭似乎对赏赐并不上心,在道了一声谢以后,问起了关键问题,“那殿下能给那些部族什么呢?”
所以这件事要是操作得当的话,成功的几率很大。
李元吉站起身https://www.hetushu.com.com,指着宇文宝的鼻子骂道:“唐俭带着弟弟和儿子去燕幽是我准许的,旁人不知道内情在胡说八道,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拼吧,有点太累了。
或许以后乱你基业的,便是他的子孙。
可千万别舍本逐末了。
但具体给什么好处,什么好处能让那些部族的人舍生忘死的去为大唐拼命,就有点不好说了。
李元吉原以为唐俭这话只是为了表明决心随便说说的,可当唐俭领命以后离开了宫里,带着人赶往燕幽的时候,他才知道唐俭是一个言行如一的实干家。
唐俭虽然做的有点过了,也有点不顾其他人感受了,可唐俭用他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心和决心。
西夏、辽国、金国、蒙元,乃至大清是怎么起来的?
那就是能向君王谏言,并且能陪着君王决策很多大事的人。
是不是我很久没揍你了,皮痒痒了?”
所以用上百人的性命,换取以后安定的生活,他们绝对是愿意的。
只不过,大唐祖上阔过的人太多了,大唐祖上阔过的人才也多,有这么多人才可选,李渊对他的倚重也不高。
能面见李渊,听李渊吩咐,也能从李渊手里得到权柄,但无法参与到一些核心问题的决策当中。
李元吉只会砍了他们脑袋。
李元吉毫不客气的就将手里的文书甩在了宇文宝脸上,破口大骂道:“你给我滚!”
“这个殿下不用担心,臣会想办法让他们各部族之间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绝对不会让他们抱成一团,成为我大唐的威胁。”
毕竟,他也就动动嘴皮子,在关键时候回护一二,又不用做其他的。
在这种挑唆别人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事情上,唐俭没有像是其他臣子一样,遮遮掩掩,委婉的说话,而是直接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因为他们不依附大唐的话,每年一样会死人,而且很有可能会超过百数,因为那些压着他们的大部族是绝对不会仍有他们壮大起来,也绝对不会任由他们好好的讨生活。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