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作者:南山有龙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十卷 大漠风情 第四百六十五章 君臣之争

第十卷 大漠风情

第四百六十五章 君臣之争

当官到了他这个位置,自然会知道很多常人所不知道的事。
屋子里只有两人,杨旦也不再掩饰,说道:“张兄,你出身低微,有些事迄今为止你没看明白,也没人跟你提起,这不怪你。”
那两人会意,关上房门,继续守在门外。
张益回过身来,满脸怒容:“杨旦,你真的要造反?”
十月份,朱元璋又调了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有德和梁国公蓝玉去给朱标帮忙,这就很可疑。
后来坐稳了江山,由于南京的战略纵深易攻难守,不适合做都城,便开始考虑迁都。
杨旦是前任内阁首辅杨溥之子,自幼便与各种达官显贵打交道,对张益的出身,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不以为然。
“你……你究竟想说什么?”
杨旦突然仰天大笑,然说道:“你说的没错,就算是太祖皇帝,杀人不眨眼的暴君,进入晚年之后,老虎没了獠牙,不还是老老实实受人摆布?”
仅仅一个月之和图书后,朱标也过去了。
杨旦摆了摆手,道:“太祖皇帝临终前还给燕王下了一道敕令:朕之诸子,汝独才智克堪其任。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
然而,仅仅五个月后,年仅三十五岁,正值壮年的朱标突然没了!
张益不明所以,稍加思索后,便说道:“太祖皇帝以布衣之身起家,消除暴元统治,文韬武略无人能及,称之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张益感觉心头拔凉拔凉的,问道:“这些话是恩师说的?”
张益双眉紧皱,却没有反驳。
张益还是不相信,猛地摇头,说道:“这都是你的一面之词,我不信!”
杨旦的父亲杨溥曾任内阁首辅,而且亲身经历过建文到永乐朝的变故,他对于前朝一些事情,必然了解的多些。
张益又说道:“谋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要想清楚了!”
张益更是震惊,问道:“你是说……太祖皇帝曾有意https://m.hetushu.com.com传燕王继位?”
“你这都是赞誉之词,难道就没有其他想说的?还是说……你压根就不敢说?”
今日听杨旦说出这番话,好似掉进了冰窟,浑身发冷。
杨旦不禁好笑,又问道:“那好,我再问你,我朝太祖皇帝为人怎样?”
“这算什么?”
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六十五岁了,他已经将所有的权力都移交给了朱标,迁都的事自然也是朱标在忙活。
“哈哈,哈哈!”
在他心中,张益是自己老爹一手提拔起来的。
却没想到,今日被杨旦重新提起,而且看他的意思,不像是假的。
张益只感觉浑身一软,整个人跌坐在太师椅上,脸色惨白。
关于懿文太子朱标的死因,朝廷内外确实流传着一些说法,只不过,没有证据,他便当作是流言蜚语,未作理会。
张益摇头道:“吾辈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苍生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朝堂之https://www•hetushu•com.com上,君臣相得益彰,何来的斗争?”
“大位到底要穿给谁,不必我说的了吧?”
张益更是一头雾水,问道:“你究竟想要说什么?”
杨旦摇了摇头,叹道:“你我二十年的兄弟之情,今日便说说心里话,我来问你,自大明开国以来,咱们这些为人臣者,什么时候停止过和上面那位的斗争?”
杨旦根本不避讳,点头道:“正是!”
传言懿文太子朱标暴毙,就是因为迁都!
太子出门考察,又不是去打仗,需要这么多强力武将保护吗?
有人私下里说起,朱标暴毙是被人谋害。
今日讲话挑明,心里反倒痛快许多。
“今日没有外人,我便告诉你,懿文太子是如何薨的!”
张益倒吸一口凉气,又问道:“你告诉我这些,是什么意思?”
洪武二十四年的七月,朱元璋先是调了五千富户迁到西安。
可是,张益一直认为这样的说法只是流言蜚语,不值一提。
hetushu.com.com杨旦说道:“这便是我要跟你说的,皇帝想立谁做储君,这天下大位要传给谁,不是他一人能决定的!”
朱元璋在南京定都的时候,天下还在大乱,他能控制的地盘有限。
“你方才说的那些话,是何意?”
张益便出身于普普通通的乡绅之家,在当地并非名门望族,只是个小地主。
杨旦再次冷笑,说道:“我就再告诉你一件事,懿文太子薨,储位空虚,太祖皇帝曾对百官言,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燕王类朕,朕欲立之,何如?”
“张兄,你身为内阁次辅,当朝第二号人物,怎的如此糊涂?”
十一月,朱标考察结束,回到南京,朱元璋正式宣布迁都西安。
相关记载只说是重病不治,由于朱标没有正式登基,也就没有单独的起居录,连死于什么病都没有详细记载。
“我有何不敢?”
张益黑着脸,一甩衣袖:“告辞!”
由此可见,朝堂之上对于迁都是反对的,而且反对者很多,力量很和-图-书大,不容忽视。
说完之后,转身便走,可是,刚推开门,就看到面前站着两名彪形大汉,手中持刀,满脸狰狞之色。
因此,只要能参加科举的,无一例外都是地主士绅,至少家里有余粮,有能力供养子弟读书。
张益有些急了,说道:“太祖皇帝为人残暴,洪武四大案,受牵连着数以万计,百官苦不堪言,这便是过!”
这样的出身,在士大夫阶层,确实只能算低微。
杨旦冷笑,道:“他若不迁都,如何能暴毙身亡?”
大明的底层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已经是奢侈,更别提读书了。
甚至考虑过老家凤阳,后来还盖了一座宫殿。
杨旦神色冷峻,向着门外那两名壮汉挥了挥手。
张益神色骇然,道:“你这些话又是从哪里听来的?太祖皇帝晚年如何受人摆布?”
张益闻言大惊,指着杨旦,甚至有些发抖:“你……你在说些什么?懿文太子不是病逝的吗?”
杨旦轻蔑一笑,道:“我又不起兵造反,谈何谋逆?”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