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锦衣状元

作者:天子
锦衣状元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官还是地方官?

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官还是地方官?

朱浩不想让张璁去南京。
杨慎笑道:“朱浩你少年之身,对于事理之明了,不亚于朝中诸多资历深厚的老臣,如你所言,陛下的皇位传自于大行孝宗皇帝,而献王本乃大行宪宗皇帝之子,生前并无继位之可能,若是以其子追封为帝,岂不成了子传父位?”
老仆一名,乃是朱浩在京师雇请,对朱浩的事并不了解,却也受于三的指点帮忙照顾院子内的一些杂务。
与朱浩进到小厅内,里面只摆了一张桌子。
“嗯。”
“倒也雅致。”
杨慎道:“听闻令尊受封忠义将军,为何你不想继承祖上军职?”
作为大明一等一的才子,你这么执拗干什么?
这也是朱浩对杨慎出主意把张璁调任地方的原因。
杨慎见劝说不动,也没生气,大概是理解朱浩这种不想惹事的心态,起身告辞。
朱浩从这点就能感觉到,杨慎在大礼议的问题上,态度或比他父亲都更坚决。
朱浩还是拿出之前那种明哲保身的态度。
杨慎抬头看了一眼,随朱浩走进院子。
大礼议风波仍在发酵。
朱浩心说,果然是让我上奏自己反驳自己。
朱浩摇摇头,“很难讲。”
张璁一想,我这刚当官呢,二甲进士,礼部观政两个月,出缺不当知县,直接跟知府平级?
就算是大明朝,由妃子所出的皇帝,登基后也会追封母妃为先皇皇后,不也是同样的道理?
……
选择依附新皇提出大礼议,不早和-图-书就知道会有今天?
这货去南京联络一群不得志的闲官,再提出几轮大礼议,结果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朱浩道:“在下认为,张璁的论点,并非全无道理……”
杨慎面色沉思。
“那就请朱兄弟帮忙运筹,在下……想留在京师周边,时刻为陛下出力。”
“是,是。”
朱浩摇头:“与阁下初识时,在下便提过,家族不允许,家大业大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精忠报国,很多人需要自谋出路。”
朱浩微笑点头。
嘿,这可比当南京刑部主事好多了!
张璁当然不能说我喜欢按察副使这官职,因为它官大,权力也大。
朱浩笑了笑:“礼法就是原则……其实我想说的是,礼部之前的奏议中都已经提了,无论长子是否应该出继,陛下的皇位却始终是来自于大行孝宗皇帝,所以尊称大行孝宗皇帝为皇考,理所应当。”
反正先有立场后有观点,双方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可能保持一致,大礼议的过程就是君臣之间互相妥协的过程,连你爹都知道推诿妥协,就你杨升庵不懂或者不屑于去懂罢了。
三十多岁的人了,朱浩觉得自己实在没必要去改变杨慎的想法,他想他的,我想我的,各自出发点不同罢了。
杨慎再问:“若是以你来驳斥张璁的观点,你觉得,应该以何处为突破?”
“吏部传来消息,说是要将质疑礼部议礼之事的新科进士https://m.hetushu.com.com张璁,调到南京为刑部主事,你如何看?”
……
朱浩严肃地道,“南京乃繁华之地,大明陪都,诸多官员在南京当差,眼下张璁不过是他一人鼓噪,势单力孤,可当他到南京后,指不定会有多少人拥护于他,除非他不在朝堂,否则在何处为官,并不影响他继续议礼,不是吗?”
张璁没想到朱浩在自己面前打起了官腔。
杨慎态度随和。
换到朱四身上就不行了?
杨慎没想到朱浩会有如此言论,还是在他面前,便追问:“你是替他可惜?还是觉得,不该这么早将他外放,免得被人说是朝廷有意针对?”
说漂亮话,要继续给新皇出力,就是想尽快获取政治资本。
朱浩道:“不过是心中所想,随便议论两句,翰林院那么多事,有关大礼的问题,实在不该牵扯。”
朱浩的话算是站在“敌人”角度分析利弊,杨慎听完后不由点头:“蛊惑人心,于礼法不合,当除之!”
若是换做留在京城为刑部主事,张璁或许会选择留下,但南京刑部主事这职位实在是没法跟地方按察副使官职相比……突然间就有种自己力挺新皇有了回报的幸福感。
杨慎坚持让朱浩说。
杨慎点头道:“朱浩,你不必再称呼我杨翰林,称用修便可,你的见地……倒也别有深意。”
朱浩依然摇头不迭,无论杨慎怎么说,他都表明自己不想再出头的态度。www.hetushu.com.com
这是要家访了。
杨慎道:“朱浩,你还没说,突破在何处。”
……
朱浩摇头:“不好……”
杨慎面有不悦:“朱浩,你前途无限,不该为眼前之利益,而坏了长久的大义。”
翰林院内却一切如常,表面对朱浩没有任何影响。
张璁大概知晓自己要被外放,心中失落,赶紧来找始作俑者朱浩求助。
朱浩点点头。
“嗯。”
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就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去想事情,朱浩明白杨慎追求的不是为父亲专权,单纯就真的觉得新皇这么做有违礼法。
朱浩问道:“你希望调任南京,还是调任地方?眼下对你来讲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杨阁老想让你出任南京刑部主事,算是正六品京职。或调地方……我可以向陛下为你争取,直接调为提刑按察副使,就在京畿周边,正四品地方官缺。你觉得呢?”
张璁有些着急了。
朱浩不想让事情超出自己的控制,毕竟他不可能跑去南京指点张璁怎么做,需要避嫌,没法时刻去信提醒张璁。
“至于兴献王,作为陛下本生之父,若以今上追封为帝,那其帝位受传自何人?”
出了翰林院,二人的马车一前一后,抵达了朱浩在京师中的住所,一处看起来不大的院子,此处宅邸纯粹就是起障眼法作用。
杨慎果然直入主题。
“哦。”
“这……可是……”
“秉用兄,这是怎么了?得知自己要结束观政,出缺南m.hetushu•com.com京,所以有所忧虑?”朱浩上来便主动将张璁的隐忧说出。
朱浩等于是刚见完杨慎接着又见张璁,自己跟自己打架。
二人就在院子里坐着,朱浩拿起蒲扇随便扇了几下,杨慎则在朱浩面前紧绷着脸。
“不妥。”
屋子里太热。
杨慎一拍手道:“有理!”
老仆马上去烧水。
朱浩无奈摇头,“先前迎陛下生母之事上,在下已牵头过一次,态度已表明,若真要有人来上表反驳张璁的观点,那便应当以资历和威望都超过其的资深朝官来领头上奏,在下势单力孤,实在不想兼顾公务外的事情。”
不怪朱浩打官腔,怪就怪朱浩说出的每一句话都那么有道理。
这边刚把杨慎送走,另一边就收到消息,说是张璁去客栈拜见。
杨慎道:“那朱浩,若是以你来上奏提出此等观点,你可否出面呢?”
自古以来追封老爹当皇帝的皇帝少了么?
当朱浩见到张璁时,就在客栈旁的一处小茶摊内,张璁一脸土灰色,一看就知道这两天寝食难安。
“孝,本就为华夏人立身之根本,张璁以孝为切入点,试图改变之前礼部所定之大礼,很容易蛊惑人心。”朱浩道。
因为平时朱浩多去给朱四处理公务,这里他四五天才回来一次,但只要有人来登门造访,朱浩随时都可以过来。
“好吧,你再想想,此事其实由你来提最合适。”
“但说无妨。”
朱浩道:“话可不能这么说,都是为朝廷,为大明https://www.hetushu.com.com。”
张璁苦着脸道:“在下可是一心为陛下……”
“没事。”
话说得挺狠。
朱浩却知道杨慎和余承勋不可能一直隐忍不发,这天结束了一天修书事务,杨慎有意走到朱浩桌前,道:“朱浩,从你进翰苑后,都未详加了解你,可否今日到你府上拜访?”
朱浩道:“平时没什么客人来,茶叶果脯之类都没有准备,还望杨翰林不要介意。”
说到这里,杨慎的脸色变得稍微有点差,大概容不得别人来质疑他的父亲。
朱浩叹了口气:“陛下是忘恩负义之人吗?当初陛下已是兴王,而你不过是等待放榜的举人,都选择会见你,足见陛下礼贤下士。我知你现在迫切想见到陛下,但如今大礼议论调已启,若此时去见陛下,便会让人觉得你跟陛下有私下交流,对你对陛下都不是好事。”
……
看似同意了杨慎的说法,心里却暗忖,你能说服你自己,你觉得高兴就好。
“这……”
“不是。”
朱浩心想,就这还有道理呢?我这是在拿出观点来驳斥我自己,连我自己都觉得没说服力,你居然还觉得有理?
或是朱浩的意见很中肯,提到了张璁到南京可能会发展“同党”,一听就是在帮杨廷和扫清朝中大礼议的潜在对手,加上杨慎之前对朱浩的欣赏,以至于其从心底里想跟朱浩交朋友。
杨慎点头。
“一点浅见,望杨翰林不要见怪。”朱浩笑道。
哪个开国皇帝不往上追封几代?
朱浩亲自送他出门口。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