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监国太子

作者:姜松江
监国太子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七十一章 细说科考!

第七十一章 细说科考!

“你的意思是说通过思想控制这些读书人,让他们专研文章,这样就没了时间去带头造反?”
“父皇,儿臣需要军权,不用虎符的军权,若是儿臣得到的消息没错的话,城外三万御林卫怕是已经被胡正河控制了。”
“您可曾想过为何胡正河这么短短几年就能将朝政把持?”
“所以父皇,我们大周要想经久不衰,这制度必须得变,若是一成不变,那么历史将会重演。”
“还可以大量的选拔真正的人才,这样我们的官员选用就会多样性。”
老皇帝闻言思索起来:“你说的没错,这个确实是一个弊端,但是结党营私终究是自取灭亡,这制度变不变有何区别吗?”
虽然有些震惊,但是老皇帝还是想听听萧衍的计划。
这个选官制度他必须想清楚了,不然未来多少年都是要受到牵连的。
“你和朕细说说!”
萧衍将这些好处都讲给了老皇帝,老皇帝此时沉思起来。
https://www.hetushu.com.com萧衍赶紧说道:“当然有关系了,而且关系重大。”
“还是不是那些官员都是他推选上去的,别人想要登上那些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也是胡正河能把持朝政的一个原因。”
“有能力的人当然会被推选上来啊!”
“这不仅仅是百姓们活不下那么简单,这其中定然有读书人的影子。”
“最后一点,儿臣想问父皇,我大周是如何建立的!”
“这祖制是我萧家祖制,可不是他胡家的。”
萧衍笑着说道:“父皇,您怕是忘了今日胡正河是用什么借口弹劾儿臣的吧?”
“我大周自建朝以来就是推举制,这有什么不好吗?”
“他们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通过考试上面,那么就没有机会和一些什么都不懂的百姓去起哄。”
“当然这需要父皇的支持,您再下一道圣旨,那么此事绝对能成,纵是胡正https://www.hetushu.com.com河之流反对,那么也无济于事。”
听到前两个老皇帝听的特别仔细,这忽然问了自己问题,顿时愣了一下。
萧衍心中甚是感动,老皇帝知道这个制度的好,但是那是要触碰很多人的利益的啊。
萧衍颔首道:“正是如此。”
“父皇,这仅仅只是其一,还有就是人才的选拔,这推举上来的不一定都是人才。”
“朝中这些将军们手中有调动的权力,但是他们不听命于任何人,这就很难办了。”
萧衍闻言便讲了起来。
“没错,就是独断专行,他不是用这个弹劾儿臣吗,那么儿臣便独断专行一次。”
“父皇,这考试要分为乡试,院试,会试最后是殿试!”
“您也说了前朝乃是被百姓们推翻的,皇权深入人心,为何这些人不惧皇权呢?”
“动祖制?”
“儿臣准备将我大周的选官制度变了!”
萧衍的这个提议老皇帝认同,但是理hetushu.com.com由还不够充分。
萧衍知道有戏,若是这个计划成了,那么将打破胡正河官员垄断的场景。
“会试通过还可参加殿试,殿试则是给这些考生排名,排名越是靠前获得职位越好。”
“父皇,考试选官有好些好处,刚才儿臣说了,可以避免结党营私。”
“会试便由翰林院组织考试,只要是通过了会试的考核,那么便可入朝为官。”
萧衍坐在了一边的椅子上面说道:“父皇,这天下的读书人若都是一心想着做官那么还会在乎别的吗?”
“院试同样由各地州府组织考试,通过之后获得秀才身份,只有获得了秀才身份才能参加会试。”
萧衍直接摇头否认。
“这和选官有什么关系吗?”
“你想动什么?”
“但若是从民间大量的选拔,那皆是人才,所儿臣以为这天下不管是什么官职,都应该通过考试来选取,符合的留下,不符合的来年继续考。”
“所以这件事情不管是从任何的和图书角度上去看,那都是必须要改变的。”
老皇帝顿时会心一笑:“独断专行!”
“平民知道平民的苦,能出更多办实事的好官和清官!”
“朕以为此计……可行!”
老皇帝欣慰的笑了起来:“老了啊,终究是老了,不如你脑子转的快啊。”
“但是要说服朝臣们同意怕是并不容易,毕竟这些事情还是要朝堂上商议的。”
“解释一下,何为牢笼治世?”
“说白了就是没有了中心思想,那么剩下想要造反的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
所以难免会有人狗急跳墙,作罢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安全。
老皇帝闻言心理中算是安定了一些,这个还好,还能接受!
“所以选官制度必须改变!”
“能能说你的操作方式吗?”
“前朝不仁,百姓民不聊生,致使多地起义,我先祖皇帝也是其中一员,将前朝推翻,建立大周。”
“这件事情不解决的话,那么接下里的事情处处都将会受到牵制。”
“乡和*图*书试由各地州府组织考试,通过考试之后才能参加院试。”
“父皇,这推举制存在弊端,你可有想过,这是特别容易结党营私的一种选官制度。”
老皇帝这时候明白了萧衍是什么意思,犹豫起来。
老皇帝闻言,眉头紧锁,不明白这是何意。
老皇帝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当然这个秀才的身份是终生的,但是限制年龄进入会试,一些老人考过了入朝为官不合适,年龄卡在三十五岁之前最好。”
萧衍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听的老皇帝有些蒙圈,但是总的还是明白了什么意思。
“而且这朝中有了平民做官,那么他们就会人为这还是为他们做主的官。”
“其实最大好处就四个字,牢笼治世!”
“院试通过并且成为秀才,而且年龄在三十五岁之前均可参加会试。”
“行,那朕就支持你一回,但是万事不可强求,若是胡正河要狗急跳墙,此事便作罢。”
“民间人才多如牛毛,何必单单盯着这些官员们推选上来的呢?”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