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纳米崛起

作者:岭南仨人
纳米崛起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将一军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将一军

3月23日。
“呵呵,这个就是机翻的。”托马斯无奈地回道。
但是随着燧人系的壮大,燧人学刊也在跟着发展起来,在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和农业生物上面,燧人学刊成为外界了解燧人系科技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在参与会议的各方代表中,米国那边的代表团最郁闷,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被孤立了。
羊城。
德意志确实需要这个技术,煤层自燃可不单单华国一家,北美、澳洲、中亚、南亚和西洲联盟都是煤层自燃的重灾区。
一想到福岛事故,托马斯就想起了今天早上燧人公司的开场演讲,似乎这个公司也在研究如何处理核废料,就不知道具体可以做到哪种程度。
两个多小时后,他朋友回了一份邮件。
哈雷揉了揉稀疏的白发,放下手上的文件后,小声地回道:“非常糟糕,华国承诺在未来10年,保持碳排放的零增长,但是要求我们也要保持碳排放的零增长。”
哈雷教授听完介绍后,也露出了惊奇的表情:“竟然还有孤立于世界的学术https://m.hetushu.com.com期刊,真的很难想象。”
“基本不会有造假的可能,因为对方的实验数据上,有前后的红外探测数据,我们的卫星探测一次,就可以确定真假了。”
[燧人学刊:关于煤层自燃治理的实验报告……]
尽管不想看到华国人掌握这个技术,但是口嫌体直的托马斯,还是耸耸肩说道:“我们需要这个技术。”
尽管有一些偏见,但哈雷还是本着学者的严谨,摇了摇头解释道:
拥有深度元素回收技术、温差发电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复合太阳能发电技术、煤层自燃处理技术的华国,成为了各方眼中的香饽饽。
这个会场上,环保激进派赞同华国的“碳中和倡议书”,而保守派则态度模棱两可,双方在现场激烈争吵着。
可惜很多人都被东瀛的躬匠精神忽悠了,以为他们可以处理好,结果一拖再拖,最后就是往太平洋一倒了之。
在某种程度上,毛熊虽然简单粗暴,但是至少人家可以硬核控盘,不像脚盆鸡https://m•hetushu•com•com这种坑爹货色。
“老师,我的选修专业就是中文,之前浏览过这个期刊的官网。”爱德华随即解释了一下,燧人学刊的一些情况。
特别是德意志,由于国内没有太多石油资源,只有相对丰富的煤炭,每年看着自己的煤矿,被白白烧掉,不心疼才怪。
一旁气呼呼的麦克斯,终于回过神来,直接扭头就走。
现在国内的材料学、半导体专业,基本想不和燧人学刊产生交集都难。
和其他追求国际化的国内期刊不一样,燧人学刊只接受中文论文投稿。
除了深度元素回收技术之外,其他技术的衍生品,倒是可以作为产品出售到国外。
如果是2009年刚刚起步的燧人学刊,别说国际学界,就连国内学界都没有将这个菜鸟放在眼里。
来自德意志慕尼黑大学的气候学家杜克,和一旁的老朋友奥林巴斯·哈雷,看完了手上的“碳中和倡议书”,有点不知所措。
“这是……”面对页面上,那翻译质量感人的论文内容,哈雷看得hetushu.com.com脑瓜子疼,吐槽道:“托马斯先生,这是哪个期刊的论文,我要去投诉他们的审稿编辑,这翻译质量简直比机翻还垃圾。”
而在会场上,各方代表除了争论碳中和方案之外,也在争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哈雷教授沉默了一会,才回答起来:“西鲁说有可能实现,目前治理煤层自燃的方案,就有阻燃气凝胶、氮气隔绝、泥水灌注、沙土覆盖和工程掘断这些路线。”
“我的朋友,你怎么看?”杜克抬了抬眼镜问道。
作为官方人员的托马斯,倒是明白燧人学刊的情况,肯定是那个神奇的年轻人做的。
“会不会是造假?”托马斯恶意怀疑着。
比如近期因为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国际专家组中,露西亚专家给的方案,就是他们的传统技能。
一旁不适合开口的托马斯,立刻转移话题:“哈雷教授,你们看看这个,这是我刚刚在华国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内容。”
哈雷和杜克也借坡下驴,故意无视一旁的麦克斯,将目光集中在托马斯的笔记本电脑上。https://www.hetushu.com.com
“NO?我的朋友?我没有听错?这不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吗?”麦克斯一边摇头,一边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先是惊愕,然后是疑惑和一丝愤怒。
目前主流的处理方案,要么处理周期非常久,需要数以年计的时间,投入资金也非常多;要么放任不管,比如澳洲煤矿,就是一边煤层自燃,一边开采;要么就是毛熊的硬核方法——氢弹灭火法。
比如刘欣、高山等人的煤层自燃治理技术,相关论文就在燧人学刊上刊登。
一旁的德意志环保部门负责人托马斯,表面上一脸干笑,暗地里却大骂:华国人不讲武德。
只是条件和限制非常多,有这么多王牌在手,肯定要想办法利用起来。
其实这个方案是最理智的选择,将那些核污染物质一次性反应掉,才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绿色和平的理事长麦克斯,向俩人走了过来,作为激进的环保主义者,他倒是面露喜色:“哈雷教授、杜克教授,这是一份伟大的倡议书,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该共同推进这项计划。”
“什m.hetushu.com.com么?”哈雷教授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是机翻的?不可能吧?国际论文都通用英文的,难道是华国自己的小期刊?”
白云区,国际会议中心。
“如何?”杜克好奇的问道。
就在这时,跟着老师过来混熟脸的爱德华,小声地说道:“哈雷老师,这个燧人学刊只有中文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新学术期刊。”
此时整个会议中心内,全球的环境保护机构、专家学者、官方机构代表,企业代表,都在议论纷纷。
“这种技术?”哈雷眉头紧皱,没有妄下定论的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将论文下载下来,然后通过邮件发给慕尼黑大学的一个老朋友。
“麦克,这项计划确实有利于遏制全球变暖,但是太激进了。”杜克虽然是气候学家,却并不是那种激进的环保主义者,他其实更加在意德意志的利益。
麦克斯和杜克等人的观点不一样,就是其中一个微小的缩影。
在爱德华那半桶水的中文翻译下,他们又登录了燧人学刊的原版网站,大体弄懂了那篇论文的内容。
“爱德华你知道?”哈雷非常意外。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