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日月永在

作者:煌煌华夏
日月永在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241章 大明党争(中)

第241章 大明党争(中)

让他们打的头破血流,可不就在无形中尽到了监察御史的职责。
双喜微微一怔,他心思聪敏,很快从朱允炆这句话中听出了弦外之音。
“天下民心、军心、士林之心都在朕一人的身上,他们三方生与死、忠与逆,荣与辱皆朕一言而决,其何以评太祖高皇帝乎!”
“你怎么看?”
早晚有一天,权贵们通过钻空子欺压了百姓壮大了自己,这些人的力量纠缠着、互相帮衬着可以跟君王分庭抗礼的时候,他们就该修改法律了。
雄鸡吐白,旭日东升。
异族踏上咱们的土地,接受着那些权贵们的效忠谄媚,然后就会将咱们苦苦守护的法典扔进尘埃,嘲讽着吐上几口口水。
见双喜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朱允炆便轻松的笑了起来。
倾诉完自己的心里话,难得又有双喜这么一个贴心的家伙能了解自己的心意,朱允炆的心情便好了不少。
朱允炆站起身放声大笑。
一时不纠不代表一世不纠。
朱棣跟徐辉祖没有一个是愿意捏鼻子吃亏的主,指望他俩挨着一刀之后不还手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哈哈哈哈。”
“自古党争祸国害民,唐宋之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朕缘何一意孤行?”
朱允炆嘟囔着,双喜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听,却是沉默着什么话也不说,偶尔看到朱允炆说累了,便从左右倒上一杯茶水。
文官集团已经向宗勋集团发起攻击了,作为回应,宗勋也势必会向文官集团进行反击。
天还没亮的和-图-书时候,朱允炆便醒了过来,这个时间,金秋下的南京城还没复苏呢。
这两方是朱允炆登基伊始的时候拉拢追求的,他骗宗亲,厚赏武勋,但现在的朱允炆还需要在乎他们吗?
皇位坐稳了,皇权到顶了,朱允炆已经可以无所顾忌的去做他认为对这个国家正确的事。
想想太祖朱洪武,他赐死了自己的儿子朱梓,囚了鲁王朱檀,贬黜流放过周王朱橚,禁足过秦王朱樉。这是宗族方面。
水打在脸上赶走困意,朱允炆边擦边感慨着,“睡不着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皇帝砍宗亲年俸,转过头却又鼓励宗亲们自食其力,去参加省考甚至是科举,鼓励宗亲从政为官,这就势必会侵害到他们的利益。
看到朱允炆迈步出暖阁,双喜便唤上扈从赶忙跟上。
“陛下的意思,是想让他两方互相攀咬,为国纠虫?”
“你看这天色,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
等到那一天,国亡了、民亡了,就剩一本法典孤零零的悬在奉天殿上,这样的法律就算依然存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走吧,到奉天殿里吃点东西,顺便等着看看他们的嘴脸。”
杀人就一定是错的吗?
四大案合法吗?
因此,看到朱允炆翻身下了床,马上便有人去通知双喜。
只是以前大家各管一摊,都有自己的利益范围,不踩过界的话,文官绝对会老老实实的呆在自己的圈子里,不可能去跟宗勋们打擂台。
守夜的小宦官和*图*书吓了一跳,平素里一般朱允炆睡了之后,双喜也就歇着了,他就好像朱允炆的影子,朱允炆醒了他便也就醒了。
漫步在殿宇楼阁之间,头上的繁星还没有退去,秋风习习,朱允炆也就懒得上肩辇,而是在这皇宫中干脆散起步来。
“老百姓永远都不是这些权贵的对手,老百姓又没有文化,论钻法律空子的本事,哪里比的上权贵们精明,朕若是一味的迷信法治,跟一味的迷信儒家才能治国有什么区别?儒家为什么要提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什么也在大力的推崇依法治国?
开国元勋方面更不要说了,解缙修太祖实录,多次为这事找过朱允炆,意思就是隐晦些,删减些,当年史官随扈时记下的太祖起居随笔可以适当烧掉些,焚毁些,都被朱允炆给拒绝了。
“其以何评太祖高皇帝乎?”
政治这两个字,堪称是从永乐登基贯彻到了明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喊了将近两千年,早已深入人心,真当那群读书人愿意老老实实的看着宗亲耀武扬威吗。
这些话,他当年怎么不去找太祖皇帝说。
朱允炆突然笑了起来,因为他陡然想起明朝是党争玩的最熟稔的一个朝代,而政治倾轧最凶的两个年代:嘉靖、万历更是被频繁搬上大荧幕,让老百姓看的直呼痛快,再然后东林党一枝独秀,大明亡国。
而朝堂方面,四大案哪一起案件是合法的反腐?
空印案中,上万地方府县https://m.hetushu.com.com的官员,每一个都贪墨国家的税赋了吗?
因为他们亲手编纂的法律,他们知道漏洞在哪里!他们拿法律当幌子,目的是为了给君王的脖子套上枷锁,好让他们可以安心的攫取财富和利益。
朱允炆喝着茶,叹着气。
“今日朕都不用猜想也知道奉天殿里会是怎样一副场景,党同伐异大打出手啊。”
朱允炆走着聊着,他心里憋得事越来越多,这睡眠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
守法守到亡国灭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本末倒置之最高水平了。”
蓝玉真敢霸占太祖皇帝看上的女人,甚至喝点酒大放厥词?
走的累了,朱允炆便寻了一处台阶,顾不得灰尘一屁股坐了上去。
“对了,在过几天你派点人把东暖阁拾掇出来,让文奎搬进去住吧。”
听到皇帝发问,双喜组织起语言来,他先是小心的瞥了一眼朱允炆的脸色,后才开口道:“陛下,让奴婢来看,满堂衮衮诸公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才,是陛下的肱骨大臣,这攻讦弹劾的事,陛下只要愿意,还是可以压住的。”
锦衣卫和西厂又不是吃干饭的,很多材料早都放满了朱允炆的御案,只是早两年国家求稳,朱允炆视而不见罢了。
《明史》是满清修撰的,可能会有夸大抹黑的成分在。
在大明这个年代,这个问题不需要纠结吧。
大家都知道的史实,正史里却没有,那正史还代表百分百的正确吗?
“等朕一下,桌上有茶自己倒着喝。”hetushu.com•com
“三法司一定会被四叔和徐辉祖弹劾,就是不知道他们俩能罗织哪些罪名出来,唉,党争一旦开始,又是多少颗大好人头落地。”
胡惟庸真的准备造反吗?
“律法永远不可能比朕大。”
朱允炆又迈开腿走了起来。
是非功过后人评述不假,但太祖何许人,他在乎吗?
没有四大案,大明在洪武年就不可能如此迅猛的发展。
而后朱允炆就可以好整以暇的举起屠刀了。
自古党争皆利益之争,宗勋踏过了界,这群玩意就一定会予以反制。
“楚王叔那日劝朕,希望朕慎杀戮,以免宗亲与朕离德,眼下朝廷之上,文官、武勋、宗亲三方并存,政局平衡且相互钳制,更有利于朕的皇权稳固,你觉得是这个道理吗?”
“皇上您怎得醒这般的早,这离着大朝会还有两个时辰呢。”
太祖皇帝把所有的势力都得罪了一遍,咋没见有人把太祖推进河里,没人造太祖皇帝的反呢?
“皇上要保重龙体啊,您这过了子时才睡下,这前后不过才一个时辰,龙体哪里吃得消啊。”
“哪怕你的御前司和西厂不报,朕猜都能猜到他们俩会对付哪些人。”
四大案死去的人头,加在一起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何以兴无名之狱,皆因公道二字简在朕心,朕说什么是对,什么才叫对!”
“朕让他们搞党争,就是想看看,我大明国内现在到底有多少的蛀虫!”
淮西勋贵集团兼并土地,变民产为私产,这是锦衣卫查出来的,地方官府hetushu.com.com为什么没有查出来?
朱桢劝朱允炆要慎重处置,企图以此来包庇宗亲兄弟,以法来说事,既无犯法,何必深究重处?
朱允炆叹了口气:“好事?坏事?”
依法治国还是依帝治国这个问题等同于,到底是独裁好还是民主好。
“平素里他们沆瀣一气,互相遮蔽掩盖,都当朕不知道吗?”
朱允炆没有开腔,款款落足,自有几名宫女上来穿衣和准备洗漱的物件,前者还没洁面,暖阁外双喜已经匆匆走了进来。
《明实录》是解缙修的第一版,随后杨士奇又修一版。
“今天大朝会,朕心里已经有了准备,是以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踏实。”
双喜便失声笑了起来。
宗亲生来就是人上人,享受着富贵荣华,已经让天下人很是嫉妒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是第一版明实录中可没有建文年号,明实录有洪武三十五年,没有建文四年!等到朱瞻基承认了朱允炆的政治合法性后,官修的明实录里才有建文四年的史实,也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一版明实录。
在这点上,正史跟野史无法相互佐证。
他们要做的就是爆料,爆出一大堆文官集团的黑材料、黑历史。
宗亲离德、武勋离心?
弹劾,就是他们手里最锋利的武器。
“是啊,只要朕愿意。”
“朕让高炽当吏部尚书的时候,今天要发生的事其实已经有心里准备,但朕还是坚持己见,乾纲独断的让高炽进了庙堂之高,就是在鼓励他们进行党争。”
所以没必要篡史,就照常记下便是。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