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锻仙

作者:新兵扛老枪
锻仙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八卷 人间有尾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忘我三境

第八卷 人间有尾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忘我三境

不能想,就只能记。
第三幅是人,三名甲士,一名黄袍主官。
有动,无思。
……
也就是说,第一重忘我可以变成最高的那一重,前提是把双腿砍下来还能正常行走。
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十三郎算不上画师,但也不是一无所知,因此当他看到一些妙处,心里总会忍不住要赞叹,或者不知不觉中去想。
龙族“祝福”就像一场不治之症,每当他凝神思考点什么,那些碎片就像被惊扰到的蜂群乱成一团,带来更多痛苦。
……
他朝下一道门看了看。
不思考的情况下能否记住东西?
对比优缺长短,幼儿记忆准确但不容割断,一旦中途断掉,很可能怎么都想不起来;反之成人多数记不住原句,却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意思保留下来,终身难忘。
胭脂鸟一直留意着十三郎的情形,此刻如火浪轻轻推动,将十三郎送到第二幅画前。
砍掉双手触摸世界,假如感觉还有,就是忘手。
无招胜有招,说的就是这种。
更要紧的是,每当他挑出一部分,打算细看做分辨的时候,周围就像有狂风吹过,各种碎片随之飞舞,剧痛也随之而来。
伸出手,推了推,门扇纹丝不动;十三郎慢慢加力,直到七成仍无动静,果断放弃。
……
昏睡沉沉,十三郎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几天,也许几月,也许是几年;庆幸的是,通道既然无恙,至少证明圣坛还没有跨,他才没有在无知不觉间葬命。反过来想,事情如果变成那样,最后悔的不应和*图*书该是他,是送来祝福的阿大。
好在他视力惊人,只要认真看,没有细节能够逃脱。
以这种标准衡量,最低级的忘一点都不难,随时随地都能见到。比如,人人都会走路,人在走路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如何走路?先迈那条腿?
想不出办法,十三郎只好任由那些凌乱不堪、数量庞大到极致的记忆慢慢沉淀;过了好一会儿,他感觉好了些,心里强迫自己不想多余的事情,缓缓起身,重新走到刚刚进来的那道门前。
门栓门鼻儿都不难,十三郎总计才用去二十六天,转身朝第六幅而去。
十三郎没有理会难易,他像看“城”一样看着他们,像看“门”一样看着他们,神情没有丝毫变化。
事实上到这时候,十三郎已经大半忘记了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可说是有些茫然地重复着这些举动,就像一个被设好程序的傀儡,不断失败,又不断重复。
其实那不是错,而是同一种思维的不同表达,拥有思维意味着拥有观点,会在不知不觉的间改变人的态度,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
没有比这更严厉的“诅咒”了。
答案是没有。也就是说,本能与习惯便可看成是忘我,只是比较初级。
从地上坐起来,十三郎眼前发黑,因剧痛再次抱住了头。
……
十三郎想起那个声音,脑海又是一阵疼。
视线从一角开始,十三郎看着画中的每一道线条,每一块色,每一笔勾勒每一次停顿,不时会因皱眉停顿。
https://www.hetushu.com•com招很高端,但还不是真忘我,否则不会持剑杀敌保护自身。既然眼里还有敌我,就证明其所忘记的并非全部,而是有所筛选。
第二幅是门。
这些都是想,都是问,每一次必定换来剧痛,程度比刚才轻微得多,但足够打断记忆进程。
拿一个例子说明,同样是背书,成人与幼儿的记忆方式完全不同,前者会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因果相连,逻辑排列,理解越是透彻记得就越快。幼儿的理解能力很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最终记住的其实是发音。
进入那道门,就能见到圣坛,但不保证发生什么事,不保证还能回来。
抬头,凝目,思索。
看,再看,接着看,继续看,一直看。
醒后半日,头疼症状丝毫没有缓解迹象,意味着这种情况将与其长久相伴。
挖出心来感受世界,假如灵觉尚存,就是忘心。
……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十三郎日渐消瘦,身形依旧纹丝不动。
这样想是错的。
平静,冷漠,之后重新开始。
奇妙的是,两种记忆,通常幼儿的方式更加持久;他们的记忆不含思索,字句间的连接更像口舌多次重复之后的本能,非但张口就来,且能做到一字不差。反之成人记忆虽然更快,所记的多数是经过凝练的思想,过一段时间让其背诵,要么根本做不到,要么错误百出。
境界必有高低之分,忘我也一样。比如习武之人舞刀弄剑,经年苦修渐如化境,慢慢达到一种无思www.hetushu•com.com无想也能纵剑自如的时候,就是另一种忘我。
毫无疑问,这种线条简单的画看起来省力得多,十三郎只用了十天就把它看完,随后去往第三幅。
十三郎看着那些画,一笔一笔的看,其实是从第一步开始,让这种动作变成本能,之后进入第二重,眼中有画,心中无思。再下去,他要做的就是把眼睛与脑海分开……忘我因具体的事情而不同,但就看画这件事情来讲,忘眼即等于忘我。
时间流逝,时间从不停顿,时间在视线外溜走,时间催动十三郎的脚步。
十三郎在做的就是模仿幼儿,但他更彻底,彻底放弃思考,而且背的也不是书,是画。
真正的忘我,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状态,难以描述,只有模型。
恶果多多,好处倒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十三郎至少弄清了一件事,那位不知阿大还是阿三的大哥比自己更难过,难怪无法凝出真意。身陷这种状况,它能保持不疯,足以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
答案是可以,但很难,难如登天。
忘我是一种境界,修行过程中常常被谈到,但不仅仅指修士,连凡人也包括在内。
通道总长两百余长,只有九副图,有些简单有些繁杂,但它们都很大。十三郎没有飞,也未动用神念,站在原地,扬着脖子观望。
忘我不等于睡觉,简单解释一下,沉迷一道而不知外物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忘我,也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
人虽复杂,终究不像城池那样一砖一瓦都需要细细的描,十三郎用https://m.hetushu.com.com了七个月零五天看完那四个人,去向第四幅,第五幅。
八个月后,胭脂鸟悄悄飞出来,身体散开如一层灵膜将十三郎包裹起来;身在其中,十三郎的身体失去重量,垂直“飘”在空中。
……
挖掉眼睛去看世界,假如视力还在,就是忘眼。
那是一把锁,一把曾如刀阵翻滚的锁。
真正的忘我,其关键不在于“忘”,而是“我”。不知外物不等于不知自我,沉迷也不是无思无想,恰恰相反,进入沉迷状态的人思维极其活跃,只是过于专注。
所有这一切相加,就是忘我。
判断忘我的唯一标准为:有动无思。
……
强悍如他,竟也需要考虑要节省精力。
半日来唯一收获,经历数次煎熬后所做的决定,记住它们,记清楚,一丝一毫都不遗漏。
为什么这一笔走势中途?为何那一块涂抹更均匀?此处是不是因为岁月流逝而变淡,这座城池为什么会这般高?
很艰难,但他一步步的迈进着。
“或者阿三?”
不能想,目前看,这是龙族祝福带来的最大麻烦;具体有没有别的,估计要很久之后才能慢慢查。至于阿大所说的诸多好处,更是一点都没有体会到;或需要等他将所有记忆碎片整理完毕,才能从中找出相应线索。
默默站了一会儿,十三郎诵念几遍静心法咒,待到灵台“空明”,那些记忆垃圾重新沉落,十三郎缓步来到第一幅画卷前,抬头静静观望。
无奈,握拳,愤怒。
三年两个月又十七天,在经历上百万此剧痛后,十三郎的视和*图*书线从第一幅画上移开,眼里多了一座城。
假如不是忘我,此时十三郎一定会发现,画面中的四个人,有两个会让他觉得熟悉。那种熟不是面容,不是气质,当然更不是衣着神通;那是一种感应上的熟,比如梦里,比如幻想,再比如前尘。
人比城池小得多,但就作画而言,人是最难出神的“景”,同样道理,要看透一个人也不容易。
凝目,皱眉,低头。
与外面的不同,这道门准进不准出,至于别人怎么做……稍稍动念,脑海又疼,十三郎赶紧转身。
对习惯了用智的十三郎来讲,何异于断其一臂!
当他做到这件事,那副画的记忆就不再储存于脑海,而是在眼里。就像人类行走时一样,“走”这种记忆存在与双腿,存在于每一滴血,每一条筋,每一个分子。
办法早就想过了,十三郎试着将那些记忆分类理顺,结果刚刚尝试就不得不终止。数量太大,十三郎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座垃圾堆成的山,且只能靠双手慢慢翻检,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慢慢地,十三郎忘了自我。
这还不是最高的,因为它需要大量练习与经验、甚至需要实际搏杀作为基础,对一个刚刚练剑的人讲解无招,绝对误人子弟。
这个时候的武者不需要招式,动作也不一定是那些练熟了的套路,而是能够任意发挥,举手投足,随意挥洒即显高妙。
那太难了,实在太难了。就在刚才,仅浏览九副壁画就用掉十三郎足足两个时辰,且多数为泛泛的看,根本没胆量、也没办法深究。
要记住,而且要快。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