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血火河山

作者:西方蜘蛛
血火河山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四卷 帝国威武 第358章 海军大臣的建议

第四卷 帝国威武

第358章 海军大臣的建议

此时阿斯图曼克将军和他的部下全部龟缩到了利雅得一线,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仅仅是内夫德沙漠的天然防线了。
“难道您准备把达达尼尔海峡送给中国人或者俄国人吗?”丘吉尔反唇相讥说道:“请各位将军们注意,土耳其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这其中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尤其是达达尼尔海峡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我们决不能放弃这里,因此不管战局多么艰苦,我们也必须往达达尼尔海峡派遣出强大的军队,征服那里,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土耳其首都君土坦丁堡,迫使土耳其退出同盟国!”
12月11日,阿斯图曼克将军派出了代表,和蔡锷商谈投降事宜,在得到了将会保证英军官兵生命安全的许诺之后,中东的英军在阿斯图曼克将军的带领下,在利雅得降下了“日不落帝国”的米字旗,升起了投降的白旗。
“请大家注意奥斯曼帝国的现状。”丘吉尔踌躇满志地说道:“那些无能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我们仅用舰队兵力就能够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和君士坦丁堡,这费不了多大的力气,先生们,我请求你们授予我这个权利!”
德国为援助奥匈帝国,对俄国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军的接合部维斯瓦河中游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德军遭到了失利。随后,俄军企图乘胜打进德国腹地,德军抢先发动新的进攻,企图歼灭罗兹地区俄军,双方的企图均未实现。
黑格将军微微摇了摇头,他很反感海军大臣这样的态度,在对待奥斯曼帝国的态度上,海军大臣的态度简直奇怪到了极点。
但没有人想到,在第二年爆发的达达尼尔海峡之战中,奥斯曼帝国将会给协约国多么惨重。甚至是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教训。m.hetushu•com•com
一枚枚炮弹落到英军阵地上,几乎每一次爆炸都会炸死一大片英国士兵,在这样的炮火打击下,英军的心理开始崩溃了,他们不再抵抗,而是成片成片的开始撤退或者投降。但看起来犹太人的部队杀红了眼,在他们的眼里不再有俘虏的含义,刺刀直接落到了打着白旗的英军士兵身上。
中东的战争比原计划提前整整一个多月结束了,此时在整个亚洲,除了一个菲律宾以外,已经再也没有西方国家的殖民者存在。
……
德国见中国已经打通了通往欧洲的战线,多次要求中国立即向欧洲出兵,但中国方面以亚洲战争中国付出了惨重伤亡,士兵极度厌战为理由提出中国将延缓进军时间。
不过英军已经不象以前那样惧怕坦克了,他们在战争中摸索出了一套对付坦克的办法,挖掘深壕,用反坦克炮平射,中国人的10来辆坦克给于犹太人的直接帮助并不是很大。
在东线,以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最高统帅的俄军统帅部,决定以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以西南方面军进攻加利西亚,后者为主攻方向。8到9月间,俄军在东普鲁士遭惨败,但在加利西亚打败了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为总参谋长奥匈帝国的军队。
得到了亚洲巨大利益的中国,此时最需要做的是消化胜利果实,稳固亚洲利益,而不是参合到欧洲的战争之中。
海斯拉比固执地摇了摇头:“不,陈将军,你不明白圣城对我们的重要性,这里必须由我们亲手来攻破,我感谢中国军队的好意,但是请再给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一定把大犹太国的旗帜插到英军阵地。”
下午2点30的时候,海斯拉比的皮靴终于踏在了耶路撒冷的土地上,在这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抵抗。
英国没收两艘军舰的消息,给了奥斯曼hetushu.com.com帝国政府当头一棒,马哈茂德恨透了傲慢的丘吉尔,父亲哈米德二世灌输给他和穆罕默德五世的“土耳其必须永远和英国站在一起,土耳其将尽一切可能乃至牺牲自身来维护对英国的信誉。”被他们彻底抛弃,马哈茂德此后不再阻止政府倒向同盟国一边。
从1914年8月18日中国向协约国宣战开始,到12月11日中国在亚洲的战争结束,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中国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自己的强大武力。
中国人暂时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因为根据各种情报现实,阿斯图曼克将军和英军已经失去了抵抗到底的信心,英国人的投降只是早晚的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起初本想中立,但正是丘吉尔却把奥斯曼帝国推到了同盟国的一边。
在法国北部地区,交战双方的翼侧暴露。9到10月,德军和英法联军为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直到海岸方止,史称“奔向大海”作战。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被打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到11月,整个西线从运动战转入阵地战。
在巴尔干战场,奥匈帝国的军队对塞尔维亚的多次进攻,遭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军队的顽强抗击而没有取得什么进展。10月,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但当时没有人对衰弱的奥斯曼帝国的参战有足够的重视,甚至连德国人也这么认为。在德国人看来,奥斯曼帝国的参战,仅仅能够提升同盟国的士气而已,而在战争方面能够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但显然德国的企图失败了。8月21到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在https://www.hetushu.com•com法国东北边境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法军南撤,德军推进到巴黎以东马恩河地区。9月,德军在该地区遭法军大规模反击,史称“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退至埃纳河一线。至此,西线大部地段开始形成阵地战。
1914年战争爆发之后,英、法、俄三国包括殖民地在内总人口达7.045亿,动员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总人口只有1.3亿,动员陆军兵力634万人。但德国依仗着发达的军事工业,和战争准备比较充分,战争前期掌握战略主动权。
就在犹太人部队进攻受阻的时候,独立旅的进攻却异常顺利,他们接连攻破南部的防区沿丘陵的山脊从腊马拉往南至耶路撒冷和希布伦一线,对耶路撒冷形成了合围的态势,按照中国军队的进展速度,随时都可以对耶路撒冷发起致命的一击,但这时中国军队却放缓了前进的脚步,似乎他们准备把攻破耶路撒冷的任务由犹太人的部队来完成。
陈伟南所说的正面防线指的是从曼德尔鲍姆门到警察局一线的地区,这也是英军在约旦的生命线,因此在这一地区英军布置的火力点异常密集。
耶路撒冷防线的崩溃,意味着约旦一线有组织的抵抗已经不复存在,阿斯图曼克将军在约旦布置的英军全部力量37个步兵营在中国军队的凌厉攻势下,先后被歼灭击溃25个营,到了12月初的时候,约旦完全落入了中国人的手中。
这时候中国士兵忽然看到海斯拉比和他的部下跪了下来,深深亲吻着这片土地,这里是他们朝思暮想的圣地,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为此他们不在乎死了多少人,付出了多么重大的代价。
中午1点开始的攻击,一直到两点的时候,犹太人在付出了将近400人的惨重伤亡之后,终于突破了曼德尔鲍姆门。此时m.hetushu•com.com的攻击就变得顺利了,耶路撒冷的防线已经一览无余,中国炮兵部队的大炮直接架设在了曼德尔鲍姆门,对英军阵地发起了一轮接着一轮的射击。
1914年7月28日,即英国向德国宣战的前夜,丘吉尔毫无道理地征用了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两艘无畏舰,而且压根不提赔偿两字。在丘吉尔眼里,整个奥斯曼帝国还不如这两艘军舰重要。
“大中华联邦”的标记,在亚洲的地图上一个接着一个的展开。
“我还是坚决反对!”D·黑格将军是这场战争的反对者,他摇着头说道:“中国人已经打通了通往土耳其的通道,他们随时都可以增援土耳其;在欧洲,几百万的德国军队每分每秒都可能发动大型攻势,此时分兵对协约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中国在亚洲的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德国的局势却不是太容乐观。
黑格将军非常奇怪丘吉尔的做法,一个软弱无能、乖乖听话的土耳其难道对于英国不是更加有利吗,但他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他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
此时的海斯拉比心急如焚,一连几次的冲锋,非但没有突破耶路撒冷的任何阵地,反而让他折损了200多名部下。
“将军阁下,你这么强攻伤亡实在太大了。”在犹太人的进攻又一次失利的时候,独立旅旅长陈伟南再也忍不住了,他亲自来到了海斯拉比的指挥部:“英军在耶路撒冷的正面防线起码安排了两个步兵营,火力配备也很完整,因此我建议正面攻击的任务由我的部队来完成。”
英军对耶路撒冷的防守是非常顽强的,他们和犹太人的部队在耶路撒冷的每一块地方反复争夺,看到犹太人的部队伤亡越来越大,中国的坦克部队上去了。
在他的激励下,犹太人部队对耶路撒冷展开了开战以来最疯狂的进攻,此时蔡锷也给他们调来了足够强大的火力支援。
两大军事m•hetushu.com.com集团都企图依靠一两次总决战决定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打短期战争。而德国为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准备在6到8周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
海斯拉比阴冷着脸把所有的犹太士兵召集到了一起,他在士兵们面前来回走动,好半天才开口说道:“圣城就在我们的眼前,但我们却无能为力,难道真的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打下这里吗?小伙子们,拿出你们的勇气来,不要害怕伤亡,主会保佑我们的!”
此时在英国却出现了激烈的争执,争执的起因就是是否在亚洲战场全线失利,欧洲战场和德国人对峙的情况下,两线作战,对奥斯曼帝国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用兵,其中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倡议者和坚定的拥护者。
英国首相阿斯奎斯显然是丘吉尔的赞同者,他说道:“是的,海军大臣说的没有错,况且俄军统帅尼古拉大公已经向我们发出了吁请,俄国军队在高加索一线遇到了太大的压力,必须要把他们从这种困境中解救出来,否则协约国甚至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欧洲战场此时陷入了胶着战、对峙战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显然对于同盟国是不利的,尤其是德国,在东线对俄国人采取了守势,其主力即是中国派往德国的100万联邦军。
战前,亲英国的穆罕默德五世的兄弟马哈茂德的多次央求和英国缔结永久同盟,但每次都被以丘吉尔为代表的英国人傲慢地拒绝。1913年,奥斯曼帝国拿出了三千万美元向英国订购了两艘最先进的无畏舰,为筹措这笔巨款,马哈茂德甚至拿出钻石皇冠作为抵押。
炮声隆隆中,犹太人不顾英军阵地上发射出来的疯狂火力,低着头闷声不响的发动着一次又一次地突击,弹雨中,一个接着一个的犹太人倒下,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为此而退缩。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