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血火河山

作者:西方蜘蛛
血火河山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四卷 帝国威武 第352章 印度终战(二)

第四卷 帝国威武

第352章 印度终战(二)

李国勇微微笑了下:“那么你可以说出你的要求了,我将会尽量地满足你。不过你要知道,中国不是我一个人的,我的下面还有内阁,还有总参谋处,很多事情我还需要征询他们的意见才能够做出最后的决定。”
“不是调停,现在已经不存在调停的可能了。”巴特中将苦笑了下:“是营救,或许是把我们从班加罗尔或者战俘营救出去,谁知道呢,希望万能的上帝还没有忘记在亚洲的一小块土地上还有我们这群可怜虫的存在。”
“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李国勇脸上的表情非常奇怪:“条件,我想知道协约国的条件是什么,退出同盟国,还是对我的盟友德国宣战?”
的确,这样的要求比起协约国的付出来说已经很优厚了,实际上在开战后中国也并没有对德国、奥匈帝国在欧洲的战线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除了在开战前提供的大批援助之外。
可怕的中国人,可怕的中国军队,被他寄予厚望的阿嫩达布尔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坚守下来。现在整个印度丢失得差不多了,一个小小的班加罗尔又能够抵挡多少时间呢?
李国勇把他一个人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等坐下后说道:“当年我初任江苏巡抚,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想我现在也许还在浑浑噩噩的当着满清的官员。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对于任何得罪过我的人,我都一定会报复,对于任何帮助过我的人,我也一定会回报。而你,美国的毕德格先生,你对我和我的国家的贡献,必然会得到中国的感谢和赞美,说吧,你今天来是不是为了亚洲的战事而来的?”
他说着推开了窗户,班加罗尔城外中国军队的炮火已经能很清晰地听见了。
但看起来他的参谋长铠恩斯对这场战争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他颓丧地告诉他的长官:“将军,我们已经失败了,在班加罗尔一带和图书防御圈里,大英帝国只剩下6000名不到的士兵,算上我们的殖民地军队,连三万人都凑不满,我们缺少补给,缺少弹药,缺少海军支援,我们什么都没有。您再看看对面的中国军队,他们起码有几十万人,几千门大炮,还有那些可怕的刀枪不入的水牛。只要他们愿意,他们甚至可以象踩一只蚂蚁一样把我们踩死!将军阁下,援兵呢,我们的援兵在哪里?”
“既然您这么说了,那我也不想隐瞒我来这里的用意。”毕德格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现在印度的情况我们都看在眼里,大英帝国想要恢复在印度的地位已经不太可能了,他们要的,只是保留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方圆200公里的殖民地;同时,协约国将承认中国在亚洲的既得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向中国提供在波斯湾的驻兵权,并愿意将中国的三分之一土地交给中国,这个范围由马斯喀特开始,一直延伸到萨那,元首先生,您可以想像一下不费一枪一弹就得到如此大片的殖民地,我想这不管从哪方面看,对于您和您的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所以我希望您能够考虑一下。”
巴特中将叹了口气,他并不想过多的指责部下的懦弱,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够做到不害怕的人又有几个:“铠恩斯先生,我希望你能够镇静,别忘记你是一名大英帝国的军官,还有几千名士兵正在等待着我们的领导,你这种惊慌失措的表情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士气。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大英政府没有精力顾及我们,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被抛弃了。政府已经请求美国人出面和中国政府交涉,来搭救我们,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在班加罗尔再坚守半个月,也许到了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回国了。”
铠恩斯绝望的一把抓住了头发:“难道我们就这样在这里等死?和*图*书在曼彻斯特,我还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在等着我平安的回去,不,我不能死在这儿,绝望不能!将军,投降吧,也许投降我们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几年没有看到老朋友李国勇,他变了不少,曾经年轻的脸庞上已经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李国勇今年应该只有37岁左右吧,这样的年龄正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岁月。是的,李国勇正处在自己的黄金岁月,中国的横空出世,在亚洲战场的所向披靡,无一不震撼着全世界。这个中国的元首,正在主宰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正在主宰着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国的命运,中国的国防军,雄踞亚洲,虎视世界,谁都不知道哪一天他们会向欧洲伸出尖利的爪牙。
美国人有自己的考虑的,他们这次委派毕德格来到中国,不全是为了被困在印度的英国士兵,那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是为了试探中国的真实目的而来。中国人究竟是想象美国一样在战争中大发横财,还是真正铁了心要参加大战?
将军的话让铠恩斯的眼睛有些亮了起来,这几句话就象强心针一样刺|激着他。
还有就是中国人提出了“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样的口号,其实在美国看来中国人的真实想法就是“亚洲是中国人的亚洲”。那么美国呢,美国在亚洲一样有殖民地,中国对此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毕德格忽然想到了1898年他在上海才认识李国勇时的情景,那时候的他虽然年轻得让人羡慕,但却象个被父母宠坏的孩子,处处表现着自己在政治上的幼稚,为了一点点贷款可以出卖铁路主权,可以对英法公使拍台子讲条件,甚至可以用义和团的暴民来威胁大家。那时候每个人都认为他只不过是个靠着祖父关系一路升迁上来的少年,没有谁真正的尊重过他,就象没有谁真正的尊和-图-书重过中国一样,所有人都认为可以把他和中国玩弄在股掌之中,但忽然间他们发现自己全部错了。
“毕德格,我尊敬的朋友,你这是怎么呢,看见老朋友难道不高兴吗?”李国勇满脸带笑地走到了他的面前,用力拥抱了下毕德格,然后松开说道:“自从你从领事的位置上卸任回国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想念着你带给我和中国的好处,我说的是真心话。”
做为李鸿章和李国勇两代人共同的朋友,毕德格被美国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不管从哪一个方面看,和中国元首李国勇私交甚好的毕德格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李国勇斩钉截铁的态度让毕德格始料不及,来此之前他已经意料到了将会遇到的困难,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他还是没有想大中国最高元首的态度竟然如此的坚决和不讲情面。
看起来美国人的决定是正确的,毕德格受到了中国元首李国勇热情的私人接见。但毕德格却觉得这次的目的恐怕很难实现,因为中国方面给于他的接待仅仅是“私人”性质的。
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不是李国勇和他的国家,而是他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列强们。
“元首先生,站在朋友的立场,我恳请您多考虑一下。”毕德格尽量掩饰着不让自己的脸上露出尴尬:“做为一个大国的领袖,多考虑一些总是没有错的。”
“都不必。”毕德格看来对自己能说服中国的元首很有信心:“他们只要求中国保持实质上的中立而不必发表任何声明,同时不再向同盟国提供任何援助。”
……
接近黄昏的时候,阿嫩达布尔攻坚战结束,英军布置在阿嫩达布尔主力全军覆灭,不过英国的指挥官霍姆上校却不见了踪影,这也成为了胜利之中的一点小小遗憾。
毕德格心里冷笑了下,这话就显得有些虚假了。现在全世界哪个不知道中国是个独m.hetushu.com.com裁的国家,“一个中华,一个目标,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呼声就说明了一切。这个李国勇,从在上海开始就在演戏,现在依然在乐此不疲地演戏。他那双永远透着真诚的眼睛后面,谁知道他在动着什么样的脑筋?
毕德格被他看得有些不太自在,干咳了两声后说道:“元首先生,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毕德格笑了一下子,现在他对李国勇的话并不完全相信,他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客气:“我现在该叫你元首先生了,真高兴您还能够记得我们之间的友谊,也许这会让我这次的出访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但协约国看重的是中国庞大的战争潜力,以及在后方对协约国的巨大威胁。中国成为亚洲盟主看来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实,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放弃已经失去的利益,把中国慢慢拉拢到协约国的一方。等战争结束,欧洲国家恢复元气之后,那时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中国了。
他的开门见山,倒让毕德格有些意想不到,理了理思路后毕德格说道:“我想您猜对了,我正是接受了政府的委托而来,而我的政府,也受到了英国的委托,希望凭着我们之间的友谊,您不至于让我空手而归。”
美国人并没有食言,他们对营救英国士兵还是很热情的。不过他们看来也知道,美国驻中国公使詹姆斯和中国人的关系不是太好,为了此事他们派出了以毕德格为首的代表团。
“我不得不承认你的建议非常诱人。”李国勇轻轻叹了口气:“你知道吗,我个人非常想立刻答应,但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别人送上门来的好处我们是抱着怀疑的心态的。中东我的军队早晚会开进去的,不需要协约国的施舍。在印度的英国人更加一个都不能留,那是大中华联邦加盟国的土地,我们不可以失信于他们,m.hetushu.com.com我们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帮助他们夺回国土,事实也证明了我们正在不惜用战争的方式来完成这个允诺。至于抛弃我们的盟友那更加不可能,中国决不当一个背信弃义的国家!”
而阿嫩达布尔的失陷,班加罗尔正面防线已失,中国国防军随时随地都可以给它致命一击。此时的巴特中将的心情是沮丧,甚至是绝望的。
“没有援兵,一个援兵也不会有。”巴特中将很能体味部下现在的心情,他又何尝不是这样:“曾经带给我们无数辉煌的海军失败了,我们海上交通线已经被中国人掐断。大英帝国的军队正在欧洲和德国人作战,他们已经没有力量再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这了。”
协约国这样的条件对中国来说的确是种巨大的诱惑,让人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李国勇却似笑非笑的看着毕德格,没有马上说话。
画像中的乔治国王还是那么威严,但威严的面孔后面,实际上隐藏着英国在亚洲的全面溃败,从陆地到海洋,每一个过去英国引以为傲的东西现在已经全部被中国军队无情地粉碎了。巴特中将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英国在印度的失败不应该由自己来承担责任,这对自己是不公平的,现在自己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做最后的挣扎,虽然这一切现在看起来都是徒劳无功的,但或许能够给骄傲的英国绅士挽回一点颜面吧。
“您能够肯定吗?”铠恩斯的脸色有些发热发烫,用急切的语气说道:“中国人真的会听美国人的话?要知道中国那个该死的元首可是个谁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他既然敢和协约国开战,又怎么能够保证他会接受美国的调停。”
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中国在这个人的带领下,从一个人见人欺的“东亚病夫”一举而定朝鲜、灭日本、建立“大中华联邦”,继而横扫亚洲,打得英法军队失魂落魄,不敢在亚洲直视这个新兴的巨人。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