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血火河山

作者:西方蜘蛛
血火河山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四卷 帝国威武 第289章 亚洲

第四卷 帝国威武

第289章 亚洲

现在中国人已经成功解决了日本问题,会不会趁着这次机会插手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对于英国来说,现在的中国已经够强大了,强大到了足以动摇英国人在远东的地位。
早在13世纪初,蒙古大汗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曾经攻克阿富汗并在阿富汗重镇赫拉特屠城,整个赫拉特只有40个居民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而也正是凭着阿富汗地被征服,蒙古人才能纵横欧亚大陆。
究竟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自己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本身正在发生改变?
印度、南婆罗洲和阿富汗三个地方的起义,象多米喏骨牌被推翻了一样,亚洲各个殖民地都在发生着骚动,到处都在争取着国家独立。
1901年,哈比布拉·汗登上了阿富汗国王的宝座,次年塔尔齐回国,他向哈比布拉·汗宣传改革思想,建议改变阿富汗闭塞落后的局面,赶走英国殖民者。在他的影响下,哈比布拉·汗实行了一些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阿富汗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光明报》出现。
亚洲的局势,在1910年这一年中风云变幻,很多事情都已经脱离了历史的正常轨道,不光是英国人,法国人,或者是德国人,甚至就连李国勇都措手不及。
德国人显然是很乐意这么做的,在远东没有任何殖民地的它们,对于任何一个可以打击英法的机会他们都不会轻易放过,与其让英国人在亚洲一家坐大,还不如全力支持自己在远东坚定的盟友中国。
当然这些对于中国来说是好事,本来在李国勇全盘构思里,起码还要再过个两三年才能在亚洲动手,但现在一个天大的大好机会放在了中国的面前,就看怎么样来利用这个机会了。
“这个事情你去办,”李国勇平复了自己的思路:“过去我们对阿富汗这类小国家重视得太少,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那些西方大国身上,现https://www•hetushu•com•com在想想实在不应该,这个国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亡羊补牢,希望为时未晚,看能不能把它从英国人手上抢过来。”
中国人没有动,他们似乎忘记了神圣条约的存在,只顾着埋头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外面打得天翻地覆,和他们好像一点关系也没有。
在《光明报》中塔尔齐较多地分析了印度和中亚的地区的情况,引导阿富汗人民去思索本国的问题。他指出印度的衰弱和中亚的日益落后,都是因为英国殖民者奴役和压迫的结果,并且高度赞扬了印度的两次民族大起义。
至于南婆罗洲南华共和国地成立,让荷兰殖民者大为惊恐,虽然这样的叛乱他们并没有看在眼里,但荷兰人担心的是由此引发的一连串反对荷兰殖民统治地叛乱。
陈金虎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
“正在办,相信再有一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成功了。”唐衍回答说道。
所以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很早就统治过阿富汗,其后又相继被波斯人、蒙古人和突厥人相继入侵,阿富汗在混战中度过1000多年;到了现在是英国人,都充分意识到了阿富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己怎么就会忽视了呢?
由于是华人发动的战争,所以此时中国政府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但中国政府却仅仅发表了一篇呼吁交战双方保持冷静,中国愿意做为中间人为双方调停的声明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我们也不知道,”唐衍老老实实地回答:“这个弹丸小国,从来都不在我们情报部门的观察范围之内。”
“什么?”李国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而他的儿子,后来改名为塔尔齐的马赫穆德·贝格在大马士革接受了教育。塔尔齐在大马士革大量结交激进的青年土尔其党人,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和*图*书的变化,成为了一名坚定不移地拥护祖国阿富汗摆脱英国人奴役,成为一个完全拥有独立主权的“青年阿富汗”党人。
哈比布拉·汗虽然生活糜烂,但倒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国王,显然是因为印度起义的消息刺|激了他,个性冲动的哈比布拉·汗毅然发动了阿富汗大起义,号召全阿富汗人民行动起来,赶跑英国殖民者,在“青年阿富汗”党的支持和鼓动下,整个阿富汗爆发出了狂热的民族主义倾向,到处都在发生着袭击英国人的事件。
中国的态度让荷兰殖民者大是兴奋,他们地判断是中国政府根本无意插手荷兰人和那个南华共和国的事,既然少了中国地威胁,那么一切都好办了,荷兰从国内陆续向印尼增兵5万,准备尽快的一举解决这场叛乱。
这项法令立刻引起了印度人的反对,东孟加拉、旁遮普的农民陆续抗议,加尔各答、拉瓦尔品地、孟买的工人举行大罢工。但是印度的国大党内部斗争非常激烈,无法有力地领导这一场运动,加上英国人无情地镇压,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高潮已经逐渐走向低谷。3万人的叛乱分子,在英国国内看来完全可以依靠英军的力量来独自完成镇压的。
这两件是都是在李国勇的控制之中,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却是他意想不到的,这些将加速亚洲局势的重新洗牌,在未来的历史书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笔墨。
本已平静的印度,忽然之间印度人又发动了近几年来最凶猛的攻势,这次他们来势汹汹,大有不把英国人赶出印度誓不罢休的味道,其武器之精良,补给之丰厚,让英军大为吃惊,虽然印度的总体局势依然牢牢控制在英国人手里,但仓促应战的英军总司令皮特中将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无论怎样努力,李国勇也始终想不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么一场大起义,还有那和图书个塔尔齐,虽然脑子里模模糊糊有这个人的印象,但他的思想理论居然大到了能影响整个亚洲的地步?
“阿富汗是怎么回事?”此时在元首府里的帝国元首李国勇,看不出一点的病容,精神抖擞的问着他的外交部长陈金虎和情报部副部长唐衍。
“那个塔尔齐必须除掉!”唐衍忽然冷冷地说了一句。
唐衍吐出了一口气,说道:“虽然现在他的思想对帝国的战略部署非常有利,但他这样的思想实在可怕,将会使帝国日后在亚洲的中心地位受到严重地威胁,所以塔尔齐这个人现在可以用他,但用过之后连一天都不能让他存活在这个世上,而且还要把他思想留下来的荼毒全部擦抹得干干净净!”
为此,印度的民族主义者经常引用塔尔齐的文章,以号召印度人民团结起来,赶走英国殖民统治者。英国人本来并没有重视,但在印度三万军队重新向印度发动攻势后,发现他们常用塔尔齐的思想来号召印度人民武装起来,和万恶的殖民者斗争到底,这才惊慌起来;英国人先是禁止《光明报》进入印度,接着给哈比布拉·汗施加压力,要求立刻逮捕和绞死塔尔齐。
英国人这么做是有考虑的,从印度第二次民族大起义爆发后,英国人就始终怀疑中国企图染指英国在远东最大的殖民地,虽然他们没有任何的证据,并且中国方面还给了印度英军莫大地协助。
另外,阿富汗的北部巴达赫尚和瓦罕山地高原,沿阿姆河平原及兴都库什山北部高原一带,水利灌溉条件非常优秀,运用得当,将成为帝国的粮仓。
李国勇“恩”了一声:“我已经让海军做好准备了,随时都可以进入印尼,解决那的危机,现在金虎身上的责任很重,谈判的时候需要多用一点技巧。”
李国勇说的不错,阿富汗地处南亚、中亚和西亚的结合部,向东又通过丝绸古道与中和*图*书国相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印度的局势虽然三番两次地出现变化,但并非不可控制的。在印度第二次民族大起义之后,为了削弱印度的斗争,英国颁布了分割孟加拉的法令。
在外交事物上越来越显得成熟的陈金虎说道:“出兵,坚决出兵,这是天赐良机,我们决不能放过,借着这次机会,只要利用得好,帝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将有可能急剧扩张;同时我们可以请求德国在欧洲再给英法施加点压力,让他们腾不出手来应付亚洲局势。”
帝国的情报机关现在已经处在了一种平衡之中,几个情报机关相互协助并且制约,当初一家独大的局面不会再出现了,唐衍应该感谢这种平衡政策,陈其美的悲剧不会再一次出现了。
“南华共和国那里也要尽快给与支援,这将会是帝国的突破口,”唐衍提醒着李国勇:“我们的电台已经和陈明豪、李天正失去了联系,他们那的情况应该很不容乐观,我已经陆续派出了几批情报人员,但到现在为止一点音训都没有。”
自从在情报部副部长的职务上上任后,经过唐衍的努力,情报部又焕发了陈其美时代的风采,但阿富汗的巨变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在唐衍看来,这也是自己的耻辱。
在1878年――1880年发生的第二次阿英战争结束之后,阿富汗成为了半殖民地,在形式上还拥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但并不能维持国家的独立,阿富汗在国际事物中没有单独的地位,一切都要听命于英国,甚至屈从于印度的英印度政府。
英法美这几个殖民国家慌神了,因为此时欧洲也不太平,德国人可能唯恐天下不乱,在欧洲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让英法无法抽调更多的兵力进入亚洲,于是他们启动了《五国神圣同盟》,这次就连高傲的英国人也要求中国立刻出兵,协助镇压亚洲正在发https://www•hetushu.com•com生的暴动。
皮特中将再次向国内发电恳请允许他和中国人第二次联合作战,但没有想到被国内一口回绝了,指示他必须依靠英国人自己的力量将印度叛匪彻底击跨。
塔尔齐担任了《光明报》的主编,他在报纸上坚决评击欧洲帝国主义,尤其是英国对亚洲的侵略,他极力唤起阿富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宣导“独立,只有完全的独立,才能使阿富汗繁荣富强”。
阿富汗高层统治集团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古拉姆·穆哈迈德·汗,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互相倾扎,古拉姆·穆哈迈德·汗被迫流亡海外。
“那么我立即约见英法公使,就出兵的问题详细谈判。”陈金虎说道。
“恩,去吧,”李国勇有点疲劳地说道:“另外要注意美国的动向,现在英法屯兵欧洲,但美国却没有受到影响,他们有力量往亚洲派兵,对了,唐衍,墨西哥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李国勇点点头说道:“金虎,这次委派你去和洋人谈判,你准备怎么处理中国出兵的事?”
就象元首所说的那样,外交的任务在于确保国家不致于英勇地走向毁灭,而在于使国家实际上得以保存。实现这一目标的任何办法都是权宜之计,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必须不择手段,不这样做的人必被称做是玩忽职守的罪犯。
李国勇重新审视着他的表弟,帝国的情报部长,当年那种懒洋洋的作风已经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了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酷,和陈英士一样的冷酷,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帝国的利益,为了这个利益,什么人都是可以牺牲的。
在亚洲的地图上,有个小小的国家,叫阿富汗。
列强们坐不住了,在霍必澜的牵头下,提出了紧急约见帝国元首李国勇的要求,但不巧的是,中国元首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总理杨度又远在德国,所以只能把谈判的重任放到了“铁血部长”陈金虎的身上。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