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血火河山

作者:西方蜘蛛
血火河山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204章 11.6兵变

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204章 11.6兵变

唐衍来到元首府已经快半个小时了,就看到元首坐在那傻傻的想着些什么,他也不急,耐心地等待着,反正元首那么急着调他回来肯定不是为了让他在这干坐着。
“大人,趁现在还来得及,快走吧,去东乡大将那,海军对您还是忠诚的!”卫队长焦急地说道。
“首相大人,快跑吧,兵变了!”守卫首相办公室的卫队长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西园寺公望固执地摇了摇头:“我不走,我要说服那些兵变的士兵,我走了,日本将可能陷入一场内战,日本消耗不起这样的内战了!希望能用我的死,让这些人恢复一点点的理智吧。”
西园寺公望镇静地道:“你们这是谋反,你们这是要毁灭日本,不管你们有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天皇陛下都决不会容忍的,你们将会给日本民族带来莫大的耻辱!”
‘飞腾1型’的设计是李国勇亲自参与的,他主要剽窃了后世的德国的名枪MG34两用机枪的原形。比起仅适用于阵地战和防御作战的重机枪,‘飞腾1型’装在两脚架上,配上弹鼓,就是轻机枪,能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装在三脚架上,配上弹链,就是重机枪,基本能够替代重机枪的防御任务。
藤则安三看着他,冷笑地道:“给日本带来耻辱的不是我们,而是你,西园寺公望首相阁下,我们只是在执行军人的使命,让这个国家来一次浴火重生!”
金陵兵工厂经过几年地发展,规模急速扩大,大量资金地注入,也让金陵兵工厂有了一个质地飞跃,在全亚洲已经是最大的轻武器生产厂,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了。
李国勇站了起来,挥了挥手:“走,带你去金陵兵工厂看看咱们的新式武器,也算是提前为你饯行了。”
“好!”唐衍也不问什么,干脆利落的回答道。
参观完了兵工厂,惊叹不已的唐和*图*书衍,没有耽误,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一艘英国船只,赶赴日本,去完成元首交给他的使命。而几乎在唐衍启程的同时,一场决定日本命运的兵变正在悄悄进行。
卫队长真野看着昔日的朋友,叹了口气,无法逆转了,什么都无法逆转了,他向周围的卫兵摆了摆手:“放下枪吧,藤则君不会为难你们的。”说完他向首相办公室的方向跪了下来:“首相大人,我先走一步了!”然后他将枪口倒转,塞进了自己嘴里。
在日本近卫师团,几十个眼中闪动着狂热火焰的日本少壮派军官,团团围坐在师团长大岛久直和被他们视为偶像的乃木希典身边。
办公室的门被踢开了,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在藤则安三地带领下冲了进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首相。
“天皇万岁!”已经被他们话刺|激得完全失去了理智的少壮派军官们集体呼喊道。
“恩。”唐衍的回答还是那样简单。这让李国勇发现唐衍越来越象陈其美那样不爱说话了,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如此沉默寡言,难道做情报工作久了都会落下这毛病?
“诸君,日本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乃木希典用颇具感染力的语气说道:“日本在无能的政府统治下,对内罢工不断,镇压无方,对外一味妥协,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积累下来的光荣将荡然无存!满洲的失败,是我们陆军的耻辱,我们将用鲜血和生命去洗刷这个耻辱,但西园寺公望竟然要和支那人和谈,彻底出卖陆军的利益,不,骄傲的帝国士兵决不愿意看到这一切!既然政府做不到让日本再次强大起来,那么就由我们来完成吧!”
在组装车间里,一件件组装完毕的武器静悄悄地排放在那里,有的武器唐衍从来没有看过,在这里他象个好奇的孩子一样四处看着。
各个车间警卫森严,荷枪实弹的士和-图-书兵把守着每一个车间的大门,警惕地监视着每一个进出的工人有没有偷偷携带什么东西出来。车间里的工人们各自忙着手头的工作,车着一个个零件,最后汇总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
细心的唐衍也注意到了元首脸上的变幻不定的表情,是不是因为怕自己年纪的问题而害怕自己担不起这个责任?唐衍没有开口,只是在那静静地等待。
虽然大批的新式武器在全国的几家兵工厂里源源不断地研究出,但对于生产量李国勇并不是很满意,毕竟要武装未来的数百万军队,这样的速度是不行的。在南京、在武汉、在上海,大批的兵工厂开始上马,李国勇的决心是要在一战爆发前要让自己的部队全部武装上新式武器。
外面的枪声突然停止了,办公室里的西园寺公望知道什么都已经结束,他并不惊慌,细心地整理好了衣服,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
责任已经很清楚了,日本不能再任由那些文官组成的政府胡来了,这些人只会把日本推向火坑,挽救日本的重任,将由光荣的日本陆军来完成!他们要用武装政变这种最激进的方式,打倒那些碌碌无为的官僚、政党,在“皇道精神”指导下,建立一君万民的独裁统治。日本的命运,从此后将由军人来完成!
“元首,这是什么?”唐衍拿起一件奇怪的武器问道,这样东西步枪不象步枪,机枪不象机枪,怪模怪样的,拿在手里也不觉得怎么沉重。
很快,防线被冲破了,残余的十来名卫兵背靠背的站在一起,在卫队长地指挥下,刺刀对外,面对数量远超自己的叛兵,丝毫也不退缩。
日本就这么完了吗,毁在了一群疯子的手里……
兵变了?兵变了!那些混蛋无知的陆军啊,难道非要走到这一步,非要把日本搞跨才肯罢休吗?西园寺公望没有逃跑,反而还推开和*图*书了窗户,象是要看清楚发生在东京的这一切。他内心的痛苦不知道该向谁去诉说,只有等恢复了日本的经济,才能够对中国动手啊,为什么他们永远不能懂得这一点呢?
后来被称为“中国枪械之父”的李国勇,一生剽窃后世创意无数,好在脸皮较厚,对这个叫法倒也坦然承受之。
突如其来的日本“11.6兵变”,几乎将西园寺公望文官政府的官员一网打尽,不少不甘心束手就擒,奋力反抗的官员全部倒在了激进的兵变士兵枪口之下,剩余的也全部被以叛国罪遭到逮捕。
在福建的蔡锷第一集团军,在四川的张孝淮第3集团军也早进行了数次演习,个个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全都看着柳波成打得正欢而羡慕不已。
日本政坛一场大暴雨就要来临,但远在南京的李国勇却并不感到惊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设想进行。日本这个国家就是要让它陷入疯狂,疯狂地扩军,疯狂的战争,最后在疯狂中毁灭自己。
东乡平八郎无神的眼睛看着首相办公室的方向,喃喃地道:“西园寺大人,保重啊!”
卫队长怔怔地叹了口气,扭头走了出去,组织抵抗,希望能有忠勇的士兵赶到这儿来营救吧。
军官们被他的话激动得热血沸腾,还有什么比能重新开创一个时代更加让他们激动的。
街头骤然响起的枪声,划破了夜晚的宁静,也惊动了还在首相办公室办公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西园寺公望。
李国勇接过了这件武器,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说:“这叫轻机枪,也属于机枪的一种,只不过它比重机枪更加灵活,机动性也更好,便于携带,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飞腾1型’,希望装备了它的帝国军队,能够象巨龙一样飞腾在战场之上。”
“不用担心什么,你在东北就做地很好。”李国勇鼓励着他:“国内怎么做,www•hetushu.com•com到了国外也一样怎么做,没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有我给你撑腰。还有,日本很快就有大事发生,通知我们的情报人员注意隐蔽的情况下,看看能不能把事态扩大化,让日本整个国家陷入疯狂的状态!”
“去日本!”李国勇下定了让唐衍放手去干的决心:“在日本有很多帝国的情报组织,有大量的情报人员在那活动,但自从陈其美局长去世后,组织显得比较松散,各行其是。你去了之后,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尽量把日本这盆水搅混,搅脏,配合未来帝国军队的登陆作战!”
进攻首相办公室的藤则安三遭到了二十余名卫队士兵的激烈抵抗,不过只有轻武器的卫队士兵,明显抵挡不住兵变者地冲击。
唐衍没有立刻回答,这么重大的责任让他感到了一点压力。
“唐衍,去趟日本怎么样?”李国勇终于从出神的状态中醒来,把目光投向了唐衍。
仔细想想,当年陈其美负责情报工作的时候,还没有唐衍大吧,不也一样做得非常出色?每当想起陈其美,总会让李国勇的心里一紧。
藤则安三从变兵中走了出来,刚才的激战,让他左胳膊中了一枪,但血流如注的他却好不在意:“放弃吧,真野君,你的责任已经完成,已经尽到了军人的勇武,看看外面的形势吧,你也是个军人,让我们一起为日本做点贡献吧!”
1906年11月6日夜,史称“11.6事件”的兵变在毫无防范中发生了。
枪声响了,藤则安三没有再让西园寺公望说话,西园寺公望缓缓地倒下,在他死前他想的最后一件事是:
在同一时刻,一群兵变士兵大声喊着“保护天皇,卫护皇权”的口号冲进了明治天皇唯一的儿子,大正天皇嘉仁的皇宫之中。
……
军费象流水一样哗哗流了出去,财政负担还是比较沉重的,不过李国勇并不在乎这些,这些都是暂时的困和-图-书难,为了收复全部的失地,砸锅卖铁也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自己那个时空的历史上,日本曾经有过一次不成功的“二二六兵变”,虽然兵变最终因为天皇地干涉而失败,但却从此让日本政局由军人左右,日本也从此彻底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李国勇的想法是决意让这样的兵变提前。
海军也已经听到了枪声,但东乡平八郎却动弹不得,他也被海军激进的士兵控制住了,还好这些参与陆军兵变的士兵对他这个老上司有着起码的尊重,并没有为难他。
1300名近卫师团的士兵,在藤则安三大尉,久福广平大尉的带领下,从近卫师团出发,占领了东京的政治中心永田町一带,包围了闲院宫以及内务大臣、首相、陆相、外相等官邸,其后约300名士兵由藤则安三大尉率领向首相办公室进发。
这话反而让李国勇又沉默下来,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是不是太草率了,他派唐衍去日本是为了领导那里的情报工作,应对日本即将到来的大风暴。不过唐衍是不是太年青了,能不能很好的达到自己的要求?李国勇发现了这两年自己身上的变化,以爱用年轻人出名的他,最近变得越来越多虑了,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就会改变?
……
“用武力推翻他们!”大岛久直也同样狂热地道:“推翻腐败的政府,迎接山县元帅重新担任首相,乃木大将担任陆军大臣,只有他们才能带领日本不断前进,去征服支那,征服整个亚洲!天皇万岁!”
前线的柳波成适时地打了几个“败仗”,分寸掌握得很好,他要坚定日本军部对中国出兵的决心;吴佩孚的第4集团军也拉到了现在改名为辽宁的奉天,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进入朝鲜境内,当然,他们肩负是帮助朝鲜人民赶走万恶的侵略者这一光荣使命,顺便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所以在朝鲜呆个十年二十年的也大有可能。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