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三国之袁家庶子

作者:讳岩
三国之袁家庶子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1卷 河北袁家庶生子 第135章 非同寻常的炊烟

第1卷 河北袁家庶生子

第135章 非同寻常的炊烟

张燕大军人数众多,却只是黄巾出身的乌合之众。
几处营帐被烈火焚毁,帐篷骨架完全烧焦,地上只残余着一根根条状的木炭。
五十名乔装成行商护卫的袁军纷纷下马,八人一拨,在路上垒起简易炉灶。
“看看也好!”张燕点了下头。
望着七道升腾而起的青绿巨龙,留下监视的兵士紧攥兵刃,眼睛眨也不敢眨上一下。
“将此物丢进炉灶。”唤来几个兵士,他将块状物分发下去。
只是觉着奇怪,贾诩却没想明白袁军这么做的目的。
“敌军真意或许并非焚烧粮草。”贾诩小声说道:“放火之处颇为古怪。倘若是某,差人放火必是从营内先起。此处却是营外起火,粮草更是丝毫未损。将军不觉着奇怪?”
“多谢将军!”起身实在乏力,伤兵顺从的躺下。
到处是烧焦了的草木,军营里传出阵阵伤兵的哀嚎。
得到消息,吃了一惊的张燕片刻也不停留,立刻带上一队www.hetushu.com.com卫士前往事发地。
没过多会,七道炊烟袅袅升起,在半空盘旋舞动。
另一人飞快的往军营去了。
大多数伤兵都带着被烫伤的痕迹。
一边填着,兵士们还会一边抬头看看升腾盘绕的烟柱。
选择距平山县城不远的山林,他是考虑到彼处地形复杂利于粮草藏匿。
兵士们应了,各自走到一处炉灶前。
“有一个活着。”
“将军可要前去看看?”毕竟是在张燕军中,贾诩还是须征询他的意见。
昏迷前他唯一的印象,就是许多同伴拖着兵刃跑出营帐搜寻敌人。
“全死了?”
山下升腾起炊烟,已是许久没发生过的情况,由不得兵士不觉着古怪。
“狼粪?”负责协同的军官见了分发的东西,诧异的说道:“此物填进炉灶,烟气是否太重了些?”
与他已是闹出不快,为顾全大局贾诩并未离开,也跟着到了屯粮处。
祝公道在张燕屯hetushu•com.com粮处放了把火,马义也到了敌军驻扎地附近。
肩头的剧痛,使他倒地后昏迷过去。
“如何发现敌军前来放火?”满心疑惑,他向跟在后面的军官问了一句。
“十名戒哨,死了九个。”贾诩说道:“只余一人且是伤在肩胛。某若说潜入之敌特意不杀,将军以为如何?”
“醒醒!”他轻轻晃了两下伤兵。
对贾诩并不熟悉,看了他一眼,伤兵的目光转向一旁。
肩头疼痛早已缓解,伤兵只是睡了过去,感觉有人晃他,他慢慢的睁开眼睛。
贾诩却是眉头紧锁。
当他发现张燕站在贾诩身后,连忙挣扎着想要起身。
张燕锁紧眉头,想了片刻说道:“粮草就在眼前,一旦敌军放火焚粮,我军不战自败!某想不通……”
看着炊烟,马义觉着好像不够浓重。
小心翼翼的将狼粪剥开一点点的填进炉灶。
军官引领二人走向一群伤兵。
囤在山坳中的粮草和-图-书,是张燕近年掠夺所得。
“在!”监视的兵士应道:“七道炊烟,应只有五六十人!”
“不要太重,能看得清便可。”马义嘱咐了兵士们一句。
醒来后,他看见的是被烧成一片焦土的地方,还有许多同伴的尸体以及更多的伤兵。
袁旭究竟想做什么?
躺在地上,他们极其痛苦的呻|吟、哀嚎。
他从马背上挂着的褡裢中取出几颗褐色的块状物。
他和五十名袁军早已换上深衣,装扮成行商模样。
两个警戒的张燕兵士,望见山中腾起七道炊烟,彼此看了一眼。
百余名兵士紧随其后,手持盾牌长槊,向炊烟升起的方向冲去。
救了整夜的火,军官眼睛布满血丝,脸上也东一片西一片抹着黑乎乎的炭灰。
囤积粮草的地方更靠里一些。
填进炉灶中的狼粪燃烧,烟气渐渐浓重。
“某也想不通……”
“躺着吧。”张燕说道:“及时示警,汝也是立了一功,某自会赏赐。”
“下m.hetushu•com•com山!随某去看看。”一招手,百夫长率先跑下山坡。
炊烟很快引起一座山头上哨兵的注意。
“歇着吧!”安抚了伤兵,贾诩起身对张燕说道:“将军借步说话。”
起初盘旋的烟柱呈着青蓝色,填进狼粪之后泛起青绿更凝实了些。
张燕正要让军官唤醒伤兵,贾诩已是蹲了下去。
“你是如何被箭矢射中?”看着伤兵躺下,贾诩问道。
风儿吹过,青蓝的炊烟四散飘去,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怎样?还在不?”才到跟前,百夫长劈头问道。
然而还是险些被袁军烧了个精光。
营中将士奋力扑打,最终将火焰堵在了离粮车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
经常从太行山中穿行的商贾,大多知道张燕屯兵于此,为免招惹麻烦,一般不肯从此处经过。
走出几步,张燕问道:“贾公莫非有所发现?”
他总觉着哪里不对。
烽火台点燃烽火,用的就是狼粪,升腾起的浓烟也叫狼烟。
“小人与和-图-书平日一样正在警戒,毫无察觉便觉着肩头一疼。”伤兵说道:“我觉着不好,当即大声呼喊,只知兄弟们跑出营帐,后面的事便不晓得了!”
粮草被焚,军心涣散,十万大军无需袁军厮杀便会做鸟兽散!
受箭伤的兵士不多,反倒是被火烧伤的不少!
“将士奋力扑火……”经贾诩点拨,张燕也觉着哪里不对,嘴上却不肯承认。
军官指着伤兵说道:“就是他发出示警。”
只有一个伤兵静静的躺着,他并未被烧伤,只有肩头缠裹着被血渍浸透的麻布。
杂乱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一个百夫长带领百余名持盾拖槊的兵士跑到近前。
“营中戒哨十人一值,每半个时辰一轮,敌军放火前,先是射杀了戒哨……”
他确实只记得这些。
眼看到了正午,马义望了望正当空的太阳,向兵士吩咐道:“八人一拨,生火造饭,将烟气弄的大些。”
粮草无恙,张燕松了口气。
其中一人说道:“你去禀报,我在此处看着!”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