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作者: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手机阅读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
0%
第378章 惊叹

第378章 惊叹

“言之有理。”反应过来,刘仁之笑道:“恐怕大人之意并不仅如此吧。”
“似懂非懂,糊里糊涂。”刘仁之说道,低头看着低下的一滩潮水,海风刮过,仅片刻时间是,居然变成了薄薄的一层盐粒。
“刘主簿,待会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如果让你不来,说不定日后还会责怪本官。”楚质笑着说道,不是谁都能第一时间见证奇迹的。
而且当盐场修筑完成之后,楚质却忽而没有了动静,既没筹备柴薪,又没有召集盐户,只是命令一帮衙役严加看守,他们还以为楚质意识到事不可成,已经自动放弃,对此刘仁之心中暗喜,却不会笨到出言讽刺,仿佛全然没有此事似的,不想,才过几日而已,又被楚质拖着去巡察盐场。
“哪里,日夜深思,偶有所得罢了。”楚质谦虚道,别的功劳可以推,但是这个足以留名青史的壮举一定要归于名下,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改变中国科技史上的进程,具体里程碑式的意义……想想就让人心情爽快。
在离盐场还有几百步时,几个衙役纷纷冒了出来行礼,此后,每段距离就有几个衙役出现,真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对于盐场未完成,就看管得如此严密,刘仁之不予评价,心中却泛起了一丝好奇,难道里面真有天大的机密不成。
“不用可惜。”楚质微笑道:“等三日之后,潮水干透,又是满地盐块,而且比刚才的还要多出一层来。”和图书
“变出来的?”刘仁之很怀疑,简直是在污辱他的智商嘛。
不太认同楚质之言,却不见得会却反驳,刘仁之心中不以为然,沉默的跟随楚质前行,再过片刻就是盐场,那时就可知道楚质在卖弄什么玄虚了。
“主簿在找些什么?”楚质含笑问道。
“这怎么……”忽然止声,把可能二字吞回肚子,刘仁之呆呆着看着盐田,想象一下过程,只觉思绪混乱,脑袋胀得发痛。
楚质走来笑道:“主簿,怎样,可看得明白。”
以最快的速度在地上摸了把,沾舌微舔,一股咸中带苦涩的味道在舌根蔓延。
三月杭州,暖风吃得游人醉,阳光明媚,春意更浓,正当文人骚客忙着踏青赏玩时,钱塘楚知县却兴致勃勃的扯着刘仁之前去盐场巡视,由于杨承平的大力支持,不愁人力物力,几日功夫盐场就按照楚质的规划修建完毕。
步步前行,依稀就能见到盐场,还是与之前一样,没有灶具,也没有柴薪,更加没有盐户煎盐的迹象,甚至连一丝烟火都不见。
“大人莫非不知,杨东主不仅是粮商而已,也兼涉有盐运买卖。”相对来说,刘仁之要比楚质更加了解杭州士绅商贾的情况。
“该死,好端端的,你们怎么样盐沾水了。”刘仁之愤然叫道,急忙跑了过去,想予以补救,忽然又惊愣起来。
“别听长贵胡扯。”楚质笑了笑,伸手指着盐田示意,轻声说道hetushu.com.com:“主簿还没看明白吗,这盐就是如此得来的啊。”
“胡言乱语。”楚质啼笑皆非,弄了半天,刘仁之压根不相信自己,还真认为这些盐是自己偷盗而来的。
盐场选址的时候,楚质故意挑了个地方僻静,而且只有一条通道的地形,所以只要守住路口,就不怕别人从其他道路进去,当然,海运除外,不过一般情况下,无缘无故的没人会来这人迹罕至的地方。
揉了揉眼睛,还是没有发现,刘仁之有些生气了,很想拂袖离去,但想想还是留下看看他们在玩什么把戏,慢慢腾腾走了十几步,忽然察觉脚下有异,下意识低头观看,顿时眼睛圆瞪,满面惊愕,瞠目结舌。
刘仁之彻底失望,却见长贵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跑了过来,一脸的激动,语不成调:“公子,真的,好多……好多的盐。”
盐?在哪里,刘仁之张目四望,半天没看也所以然来,很怀疑这对主仆是不是在捉弄自己。
“这还不简单。”眼珠一转,刘仁之笑道:“大人莫要忘记了,盐场之所以能修建完成,杨东主可是出了大力气,可要好好感谢人家。”
“大人,县衙还有许多公文还未处理,要不先等下官批示妥当之后,再陪大人前去巡视如何?”刘仁之说道,显然是对盐场不抱期望,连煮盐的灶户都没有一个,能有什么令人震撼的事情发现。
“明白就好。”望着堆积在盐田附近,刘仁之误以和图书为是沙丘的盐山,楚质也觉得有些难办:“这些盐如何处理?总不能私自卖了吧。”其实他也曾经想过,可惜没有门路,只能放弃这个念头。
“炭薪煎煮海潮……”刘仁之立即脱口回答,在沿海地区肯定是这个方法,如果是内陆的话,有盐井盐池之类的特殊环境,直接开挖就可。
这个时候,市井之中已经有三国话本的雏形,诸葛亮多智近乎妖的聪明形象,经过说书人的慢慢完善,也逐渐得到世人所知,刘仁之这是有感而发啊。
“当然是煎煮出来的,不然你以为是偷来的不成。”楚质轻声笑道,欣赏着刘仁之近乎失态的表情。
“果然……”眯眼抬头感受灼|热的阳光,刘仁之幡然醒悟,心中大受震动,转身看向楚质,其中崇拜敬佩之意毫不掩饰:“大人之智,堪比孔明。”
“刘主簿,你可别污蔑我家公子。”长贵在旁愤慨说道:“这些盐是公子使了神仙手段,凭空变出来的。”
半响,觉得脑袋晕乎乎的刘仁之恢复了一丝神智,赶忙跑到楚质旁边,急声道:“大人,这些盐是从何而来?”
“你的意思是?”楚质迷惑问道。
“眼前的难道不是。”楚质轻轻一笑,慢步向前面一块块像田一样的空地走去。
刘仁之浮想联翩,却忽然听楚质说道:“不急,待朝廷来人之后,再上报也不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然别人以为本官为求政绩,弄虚作假,欺瞒朝廷呢。”
“如此,我就和-图-书让你看个明白。”楚质笑道,拉着刘仁之走出盐田之外,朝长贵稍微示意,忽然堤坝缺开一角,潮水争相涌进,片刻就把盐田淹没,还未等刘仁之反应过来,跺足心痛,堤坝缺口又迅速堵塞,一层潮水就留在盐田之内。
“只要大人将此法上奏朝廷,陛下一定会大肆嘉奖。”刘仁之欣喜道,说不定自己也能从中沾点光,不耗人力、炭薪便能晒出盐来,大宋沿海十几州,能开辟出多少个盐场,其中利润之丰豫,简直不可想象,光是这个功劳,封侯拜相怕是不怎么可能,但越级提拔,授予散官章服那是必然的事情。
“海潮干而淅盐。”楚质笑道:“既然如此,何必要用炭火煎煮,须知天地本就是一个烘炉,连江河之水也能晒干,区区一片潮水自然不在话下。”
“果真如此,那太好了。”楚质心中喜悦,忽然想起一事,连忙说道:“对了,这事先瞒着太守,不然以他的秉性,定然不允我这样行事,等钱粮凑足了,我再向他请罪。”
怎么得来?刘仁之迷惑的看着眼前情况,一条长长的堤坝把盐田围了起来,任海水浪潮在外惊涛拍岸,坡度较高的部分,也就是他们如今站立的地方,貌似均匀的铺着一层盐粒,而倾斜朝下的地方,似乎还有些潮水,水质浑浊,白茫茫的好像是……盐。
“大人莫要说笑,此地根本毫无煎煮之迹。”刘仁之表情肃然,低声说道:“大人,下官知你关忧百姓,但也不该……和图书使些……手段,从何处弄来这些盐,若是让朝廷发现,恐怕连范公也保不住……”
春阳暖人,但是盐场海风烈急,待久了也好生灼|热,还是留在官衙比较清凉。
“真的是盐,好多的盐。”刘仁之喃喃自主,表情不可思议,一脸难以置信,从脚下起止,方圆几十丈的地方,尽是凝结成块的盐沙。
“下官是在寻大人所说之盐。”刘仁之说道,压根就觉得楚质是有意寻自己开心。
“知道,知道。”楚质轻拍着长贵的肩膀,微笑说道:“还未称得上盐,只是一层粗劣渣滓而已,还要经过加工处理。”
“大人这是何意?”刘仁之厉声问道,在为满地的盐粒痛惜。
然而,望着一片片类似农田的空地,无论刘仁之还是杨承平都摇头无语,如果不是见到楚质言语条理分明,恐怕怀疑他是不是得了失心疯,纷纷极言相劝,却拧不过他,只能任由他折腾,抱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思,再也没去盐场看过。
“主簿定是老眼昏花了,居然连盐也不识。”长贵也嘻笑说了句,连忙跟上楚质的脚步。
反正是修条堤筑,铲平块空地而已,也算不得劳民伤财,且任其胡闹吧,反正到时朝廷来人勘察时,肯定不会予以通过的。
“还是想不清楚?”楚质微笑说道:“本官问你,盐是怎么得来的?”
楚质现在是大理评事,知钱塘县事,才七八品的官职,已经很让人羡慕了,特别是如此年轻,再破格提拔,以后的前程一片光明啊。
  • 字号
    A+
    A-
  • 间距
     
     
     
  • 模式
    白天
    夜间
    护眼
  • 背景
     
     
     
     
     
书签